上新!北建大校史馆升级重张,镇馆之宝首次揭秘
民生百计资之工,
世界科学趋大同。
我不努力斯愚蒙。
复兴我国宜有新国风,
愿我同学肩之我躬。
——《北京建筑大学校歌》
历时大半年改造升级
本学期北京建筑大学校史馆
在昂扬奋进的校歌声中全新亮相
“京师始创”“高工崛起”“建筑兴邦”
“建功立业”“发展壮大”“志存高远”
六个章节、5万余字文稿
30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
焕然一新的展陈立体呈现了
学校百余年的辉煌办学历程
恢弘的百年校史中有哪些峥嵘岁月?
升级的展馆里添置了什么镇馆之宝?
跟随官微的镜头一起来探访吧!
六大章节串联百十载恢弘校史
布置一新的展陈是对百年校史的全面梳理,也是对百年老校厚重底蕴的深刻阐释。
整个展览共分为六个章节:“京师始创”“高工崛起”“建筑兴邦”“建功立业”“发展壮大”“志存高远”。
第一章节京师始创:展现了1907年至1933年,学校的前身京师初等工业学堂实业报国,弘扬匠人精神的初心。
第二章节高工崛起:展现了1933年至1949年,学校砥砺开拓,增设土木工程科,增强社会影响力,成立地下党支部,为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贡献力量。
第三章节建筑兴邦:展现了1949年至1952年,学校扩大规模,增设专业,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第四章节建功立业:展现了1952年至1977年,学校喜迁新址,扩大规模,广纳贤才,名师辈出,注重实践,师生同心协力建校园。
第五章节发展壮大:展现了1977年至2012年,学校开启本科教育新篇章,广育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科技成果脱颖而出,形成多层次办学格局。
第六章节志存高远:展现了2013年至今,学校更名为大学,成为省部级共建高校,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北建大党委常委、文发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冬梅介绍,展陈的一大亮点在于,精心提炼了学校在办学历程和办学思想上的文化特色,包括开办中国职业教育之先河,校史中的红色文化、服务国家城乡建设的辉煌成就等。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面对国家和民族危局,全国掀起了废科举、兴西学、办实业、图救亡的浪潮。1904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将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官方学制,称实业学堂。1906年,清政府成立京师督学局,为推动初级实业教育,以解决民生生计之艰难,1907年成立京师初等工业学堂,这就是北建大百年校史的最初序章。可以说,学校从成立之初就承载了“兴学强国、实业救国”的重任,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职业教育之先河。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学校改组为“京师公立第一艺途学校”,设置金工、木工、电镀、胰皂、印刷、化妆品等,务求培养实用人才。1914年学校金工科电镀班18人毕业,是中国最早的电镀职业教育毕业生。美国记者甘博在他的书中记载了当时学校办学情况。
民国初年,学校校名几度变更,其中第九任校长李潭溪任职期间,学校发展较快,成绩显著。学校早期的校园文化呈现出:秉承振兴工业的爱国志向、注重实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实用型人才三个特点。
展陈还通过图片、文字、奖杯、获奖证书等展示了北建大服务国家城乡建设辉煌成就。
三维建模重构老校园建筑风貌
经过改造,校史馆添置了200余件历史底蕴浓重、特色鲜明的展品,并展示文稿5万余字、收集图片300余幅。
步入校史馆门口,一座大型的建筑模型沙盘便映入眼帘。四合院高低错落,纵横交叠,平顶与悬山顶的屋瓦质感分明,宽敞的篮球场与紧凑的屋墙界感清晰,但却在宏观格局上呈现整齐明快、和谐相融的风格。这是用3D打印技术复原的我校位于什锦花园胡同的校园——顺天学政旧衙署。该模型依据1937年的校园老照片和实测的校园地形图,利用正逆向工程精细数字三维建模技术重构,一共还原了34座建筑物和构筑物。
为了更加真实地表现年代感,沙盘在完工后还专门加了一道做旧工序。地面上的每一块灰砖,屋顶上的每一块瓦,廊道里的每一棵树,也由此被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它们静卧在清朝末年的京城胡同之中,稳重而端庄。
摆放在玻璃展柜里古铜色游标经纬仪,是1908年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期所用。车轮型的仪器外表,表面的漆皮经过岁月的打磨已出现了些许脱落,但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仪器,在科技还不曾发达的那个年代,在我国的铁路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透明玻璃橱窗中,1947年老校长曹安礼为学生求职所书的推荐信见证了一段暖心的育人故事。“本期毕业生赵士铎,体力强健操行优良思想纯正成绩中上,如能使用予以练习机会可望有所成就,兹特检同该生成绩表另函介绍……”工整隽秀的小楷,落墨于淡黄色的信笺,干净利落的笔触,简明扼要的言语,无不流露出校长对学生成才的殷殷期盼。
清朝末年的学生实习作品“镀镍器”虽为图片展示,但细腻的线条却展现出了精湛的工艺。据记载,学校在办学之初设工厂实习车间,学生半工半读,即工即职,培育匠人精神。“学堂以施工业必须之知识技能,毕业后愿谋生计者能从事各项工业”的宗旨也可见一斑。
曾任全国政协主席、年轻时有“青年鲁班”之称的李瑞环也是我校知名校友,他于1958年至1964年在我校夜大学习。墙壁上张贴着他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接见的照片,透明玻璃橱窗里,整齐摆放着他的学籍表印刷件以及他撰写的《木工简易计算法》等书籍。
从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证书,到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奖杯,再到1958年学校开始本科教学所用的绝缘试验器……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见证了学校发展壮大的历程,也镌刻着北建大人参与祖国建设事业的光辉足迹。
大幅互动触摸墙让校史活起来
漫步校史馆,观众的另一大感受是,科技范儿十足。此次展览实现了一键开馆,还运用了多媒体互动触摸墙、动态切换音响、定向介绍音频等智能设备,给参观者带来更加独特的视听体验。
小小的Pad汇集了现有展陈空间的电子设备。走进场馆,只要轻轻触摸pad的“一键开馆”,展厅里的日光灯、射灯、灯带、电子屏、电视、导览系统等就会有序启动,顿时让观众有一种置身于科技盛会的体验。
展厅门口的多媒体互动触摸墙是本次升级改造工程的亮点,也是我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
它将展陈内容搬至屏幕之上,观众滑动指尖即可纵览校史。它由北建大科技有限公司捐赠,此处的数字展陈还列出了杰出校友、北建大与城乡建设、校史文物、宣传片等多个专题,观众单独点击每个专题,都会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北建大与城乡建设”一节中就通过北京十大建筑、亚运奥运工程、城市规划与更新、乡村振兴、两轴三带、交通建设与管理、遗产保护等系列章节,细数我校师生、校友等参与建设的知名建筑和重大工程。
此外,现场还设置多处投影和电视屏幕,可循环播放校史视频。
升级后的校史馆还实现了一大观展场景——让校歌萦绕耳旁。在参观展览时,校歌会自动播放,声控开关会自动监测,若与讲解者的声音冲突,便会自动暂停,讲解结束后才会再次触发声控开关。
在第四章中,一方白色的奠基石格外吸睛,其上书写有三行大字“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 勤工俭学 自建教学大楼”,落款日期为1958年7月18日。这是我校西城校区至今仍在使用的教一楼。
此处还设置了定向感应器,每当有观众,将自动播放这段校史的讲述音频。
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可预约参观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以史为鉴,开拓未来。
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北建大秉承着“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到北京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工程,从天安门、故宫修缮到首都总体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城市交通、市政管理、新型城镇化建设到环境保护,都凝结着北建大人的智慧和汗水。
目前,校史馆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这里将成为学校开展入学教育、增强爱校意识的主要基地,也是弘扬百年校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今年,学校聚焦“学党史、知校史、铭初心、谋发展”的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了充分发挥校史馆宣传育人作用,进一步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本学期学校陆续组织全体2021级新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学生感悟学校底蕴,增强爱校意识,培育爱国情怀。学校还组建了校史文化宣讲团,为参观者提供讲解。
看到这里,想必各位粉丝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参观了吧!
新鲜出炉的预约攻略在此
、
参观指南:
1、校史馆日常开放时间:每二、周四下午12:30——17:00(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除外)。
2、非日常开放时间参观和校史馆讲解服务,需要请提前2天预约。进入北京建筑大学公众号打开A微应用平台点击校史馆参观预约。
3、温馨提示:本馆实物展品较多,且多为原件,请勿触碰。
出品|党委宣传部 文化发展研究院
统筹|任敏
供稿|黄赞宇 傅正越 丁瑞轩 王珮力
摄影|许子健
部分图片文发院提供
编辑|保雪莲
责编|王洋
审核|高蕾 李守玉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