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陈红专、张卫东及栾鑫团队联合发表抑制肿瘤细胞代谢中药小分子作用靶点及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日,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陈红专教授、张卫东教授及栾鑫研究员团队合作在抑制肿瘤细胞代谢的中药小分子作用靶点及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Bruceine D inhibits HIF-1α-mediated glucose metabolism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blocking ICAT/β-catenin interaction近期正式在线发表于药学领域知名期刊Acta Pharma. Sin. B。
肝癌细胞的异常代谢加剧肿瘤局部氧耗,异常的无功能血管结构及高瘤内间质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肿瘤微环境的恶性乏氧状态。研究表明,缺氧肿瘤微环境可导致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异常高表达,并激活下游多种促癌基因的转录。β-catenin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转导因子,亦可诱导多种致癌基因如c-MYC等的激活,促进肿瘤恶性进展。前期研究发现β-catenin和HIF-1α在肝癌中存在共表达现象,共同加速疾病进程,显著缩短患者生存期。因此,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抑制肿瘤细胞β-catenin和HIF-1α的相互作用,对肝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陈红专教授、张卫东教授、栾鑫研究员课题组构建了完善的中药小分子药物作用靶点筛选和验证平台。运用多学科交叉技术手段,如药物亲和反应靶点稳定性技术(DARTS)联合蛋白质谱检测技术、细胞热转移分析技术、微量热泳动技术、分子对接及定点突变等,成功验证中药活性成分鸦胆子苦素D通过靶向β-catenin结合蛋白(ICAT),阻断ICAT与β-catenin相互作用,促进肝癌细胞中β-catenin降解,继而下调缺氧肝癌细胞HIF-1α及其下游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最终实现肝癌细胞能量代谢及肿瘤体内生长的高效抑制。该研究为中药鸦胆子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鸦胆子苦素D的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和前期数据。
交叉科学研究院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中心2018级硕士研究生黄睿、助理研究员张莉君和2019级博士研究生靳金美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交叉科学研究院陈红专教授、栾鑫研究员及张卫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药物重点研发项目、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上海市化学生物学前沿科学基地、上海市科技行动创新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完成。
供稿:科技处、交叉科学研究院
图片:科技处、交叉科学研究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