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联克: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践行教育职责担当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读懂党的百年辉煌成就。近日,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撰文《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践行教育职责担当》,指出全省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贯通古今的大历史观,坚定教育报国的大使命感。一起来看全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建党百年的关键历史节点,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的特殊历史时刻,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总结重大历史经验,树起了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全省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做到从历史与现实两重维度看教育、抓教育、办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描绘好新时代贵州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回顾总结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昨天、今天、明天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
历史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深刻认识、主动培养,特别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增强历史意识、拓宽历史视野、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大历史观,是基础课、必修课。树立大历史观,就要认清历史有其发展规律和大势,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把握机遇的能力。历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回答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路要怎么走”三个重要问题——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厅长 邹联克
历史是身份的来源,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是个经典的哲学命题,也是历史脉络和身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全党同志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个定义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凝练而成的,必须放到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
只有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只有了解先辈党员们的献身精神,才能看清共产党员永不褪色、历久弥新的英雄底色,才能认识到共产党员这个染着血、凝着泪、浸着汗的身份是何等的光荣,才能做到《党章》中要求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才能做到入党誓言中最后的四个字——“永不叛党”。对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我是谁”这个身份的认定非常重要。
历史是规律的总结,回答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人类历史的发展漫长而多姿,但绝不是任意的、随机的,而是有其规律性。要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最终从前路中找到未来的方向。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经历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现代化建设道路。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对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就能更加清醒地认识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复兴;更加真切地弄清为什么我们走的道路是通往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更加坚定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邹联克到荔波第一小学参观调研
历史是经验的凝练,回答了“路要怎么走”的问题。“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凝结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重视、研究、借鉴历史,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法上的启示。我们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实践中不断回答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这些重大历史性课题,这些都是指导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前行的宝贵资源和思想武器。
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特别要注重吸收历史经验,转化成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的生动实践。历史是积累的,是前赴后继的,所以我们才有五千年的编年史。历史也是选择的,我们总是要根据昨天来研判今天、走向明天,这也是选择的,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接受历史经验。
坚定教育报国的大使命感,就要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增强教育报国情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质、更公平教育的需求,让教育改革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握好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始终牢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要涵养家国情怀,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家国情怀,映照着教育人的赤子之心,彰显着教育人的顽强意志,体现着教育人的奉献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国之重托、党之重托。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任务,是一定时期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教育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德智体美劳”是对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要求,其中德育是灵魂、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升华、劳育是关键。“全面发展”是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健康发展,不是人人争取“门门优秀”“样样出色”的机械式平衡发展,不是忽视个性的“一刀切”“齐步走”。全省教育系统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用“中国心”思考“中国事”做好“中国人”,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要涵养教育情怀,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就是一项有情怀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他又强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在接受教育、办好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涵养教育情怀,坚定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怎么培养人,解决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针对现阶段我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一是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理解的拓展,揭示了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才能有机地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二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育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必须经过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才能显现成效,因此需要我们有“功成不必在我”、甘做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让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的人,才能让青少年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条件。
要涵养人民情怀,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人民情怀是这一思想的显著特征。教育“为谁培养人”或者说“为谁服务”,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问题。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为人民培养人,就是为党和国家大业培养人,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服务”重要论断。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实践要求就是做到“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教育的民本取向,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民当家作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体现教育的政党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教育,教育理应为执政党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体现教育的制度取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教育必须为其扎根的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体现教育的实践取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这是教育工作的职责所系。
教育系统在“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定力,立场坚定、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贯彻“四个服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教育报国正当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正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大步迈进。
全省教育系统要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更加清醒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两个历史性重大课题,立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战略高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厚植教育情怀、涵养师者匠心,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精准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切实抓好“双减”工作,努力补齐贵州教育短板,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奋力开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为续写贵州教育的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小 编 | 谭青青
校 对 | 母浩杰
责 编 | 顾雪梅 谭青青
副主编 | 张 恒
主 编 | 夏 鲲
来 源 | 贵州教育发布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