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并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推出【走进百年党史 感受党的伟大之感悟“红色力量”】栏目,本栏目旨在通过红色经典故事的讲述,帮助师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学校全体党员在追寻红色记忆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的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红军不怕远征难,但长征的难不仅是路远且艰险,更主要的还是要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作斗争。红军出发前有20万人,长征胜利结束时仅仅有3万余人,长征途中大大小小的战役有上千次,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战役达到120余次,但若问哪一场战斗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结果也最为辉煌,熟知这段历史的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湘江战役。
是的,湘江战役。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先后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之后,11月中下旬已经西行至湘桂边境,即将到达湘江。蒋介石部署了第四道封锁线,调动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40万大军形成合围之势,计划全歼红军。情况十分危急,战斗已经打响,红军伤亡惨重。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损失过半,有三万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被后人称为“绝命后卫师”的红34师,更是以全师六千将士几乎全部阵亡的惨痛代价,换来了中央纵队的顺利渡江。2021年4月25日上午,在红军湘江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幅油画前驻足、凝视良久,画面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大家仔细看一下这幅图,这两侧抬担架的人,是谁呢,是陈树湘最亲密的战友吗?不,不是,而是他的敌人。在掩护最后一支队伍渡过湘江后,红34师被敌重兵截断于湘江以东,陷入重重包围,多次突围失败后,陈树湘腹部中弹,不幸被捕。红军师长被俘,对敌军而言,无异于如获至宝。他们大喜过望,一边邀功请赏,一边企图从陈树湘口中得到红军情报。然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陈树湘毫不动摇,拒医绝食,身体也越来越虚弱。敌人无奈,只好用担架抬着他,前去县城邀功请赏。突然,后边抬担架的那个士兵,脚下踩着什么东西差点滑倒,他踩到的就是陈树湘师长的肠子,原来,陈树湘师长躺在担架上,在担架上,他将手伸到腹部中,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做到了他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在湖南道县的坟墓中埋着的他的骸骨,恐怕没有头颅。因为据档案记载,他的头颅当时被割下来送到了长沙,放在一个木笼子里,挂在小吴门的墙上示众。我相信那颗头颅死都不会瞑目的,因为就在那颗头颅的面前是一条小街,那条街叫瓦屋街。他就是瓦屋街人,那是他的故乡。在这条街上一个破门板的背后就躺着他多病的母亲。陈树湘师长就是用这种方式和母亲最后相见的,那一年他29岁。开国上将肖华,在其所做的《长征组歌》中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红军的理想信念。“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END>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执行编辑/张红静
责任编辑/赵婷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