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⑫】滁州日报:以“奋进之笔”书写职业教育新答卷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发展纪实

大学 作者: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12-21 21:48:37


浩浩滁河水,巍巍琅琊山。在千年醉翁亭畔,坐落着一所现代化高职院校,她就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初心为证,使命作答;党旗领航,扬帆奋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有力指导下,学院党委全面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主动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全力以赴写好滁州职业教育的“奋进之笔”,成功跻身安徽高职教育办学综合实力先进行列,荣获“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如今,在皖东大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正昂首阔步,为推进学校全面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坚持从严治校 凝聚发展合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过去五年,学院始终坚持用党的旗帜引领办学方向、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凝聚改革发展力量,不断推动学院达到新的发展高度。

学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大会

思想的纯度,影响认识的高度,决定执行的力度。五年来,学院扭住理想信念教育“生命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心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校上下“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学院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现100%达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支部“星级管理”,持续开展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原食品系党总支获“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五年来,共发展党员588名,选送党务干部参加各级业务培训269人次。同时,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和责任查究机制,开展了“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实施了“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组织了“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作风建设大讨论”,作风建设得到加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学院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等次。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60名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原机电系2013级机电1班团支部和团支部书记赵蕴阳同学分别获得“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和“全国百佳团支书”称号。谢丽丽、李晓辕、刘娟获“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原经贸系、机电系、汽车工程系团总支分别被评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校获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试点建设高校。


坚持人才强校 推进内涵发展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五年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树牢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工作新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要在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指示,坚持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师发展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有效保证。围绕八大产业链开办专业,专业布局更加合理,课程体系更加健全。通过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验收骨干专业3个,建有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4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3项。

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与博西华连续开展“双元制”合作24年,培养优秀学生850余名。与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专业10个,21项证书获批国家“1+X”证书试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顺利通过教育部结项验收。与安徽科技学院开展四个专业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工作,逐步搭建起应用技术型本科、高职、成人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学生获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265项。获国家级体育竞赛奖项20项,省级竞赛金牌40余枚,两人3次打破两项省记录,学院获“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教育教学改革标杆校”称号。

学校2020-2021学年优秀教师风采

强化“内培外引”,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学院引进人才117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9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84人,“双师型”教师275人,副高职称教师由91人增加到136人,正高由14人增加到33人,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教坛新秀19名。选派269人次教师参加国(境外)培训,14名教师国内访学。教师获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9项。

“不断深化制度机制创新,完善学院治理体系,注重品牌和特色培育,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技能型高校。”这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目标。五年来,学院结合实际,积极整合相关优势资源,努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办学规模实现新扩展。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招生就业质量。全日制高职在校生由“十二五”末11098人增至14980人,其中社会扩招学生3000余人,首批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300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9998人,学校被省厅评为“高职扩招标杆校”。

学校获第33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男子丁组 第一名

创新创业构建新体系。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搭建省级“众创空间”实践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承办安徽省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学院在教育部专项调研组对皖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生在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29项,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办学实力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品牌兴校战略,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验收,立项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并在教育厅组织的中期检查中获A档,2019年学院在中国智库高职高专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292名,2020年位列252名,2021年位列244位,学院排名逐年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坚持特色立校 服务地方发展 

办学特色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打造出自己的金字招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五年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集聚优势资源,通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新模式,努力改善学生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发展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社会服务创造新业绩。学院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9035人,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为“两区”输送毕业生7500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56.7%,位居全省首位,招生就业处获市首届“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称号,王义利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面向企业开展非学历培训和技能鉴定均超过20000人次,各类综合服务技术到款额3290万元,比“十二五”增加了895%。选派3名优秀干部驻村,开展科技扶贫,组织农副产品定向采购,累计支持贫困村各类帮扶资金110余万元,学院多次被市扶贫开发局评为“好”等次。

实训课堂一角

科研能力再上新台阶。立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15项,同比增长330%。签约横向项目115项,签约经费近1000万元。建有校级以上科技平台6个。出版著作21部。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1500余篇,授权专利858件。学院科研和社会服务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高职院校83位,省内高职院校第2位;论文竞争力位列全国48位、省内第1位;发明专利竞争力位列全国58位、省内第3位。

产教融合取得新拓展。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牵头组建“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吸纳成员140家,设立15个专业工作委员会。2019年职教集团获首批“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单位,并入围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院先后与15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就业基地,并被遴选为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校企合作怡创学院教学现场

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今天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信心满满、蓄势待发,以即将召开的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善谋善为、善作善成,提速提质、提优提效,继续写好安徽职业教育的“奋进之笔”,为实现滁州市“5688”奋斗目标,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作出应有的贡献。(张磊 采国润)


EN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