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中国精神之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国首倡“丝路精神”深远影响亚洲及世界
地处东亚的中国同位于西亚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今后将弘扬“丝路精神”、深化双边合作,这将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尽管有着明显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但都面临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在世界局势纷繁复杂、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地区冲突不时发生的时代,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为亚洲与世界树立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新典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做了主题为“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阐述了“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并阐释“丝路精神”。
分析人士表示,“丝路精神”将成为中阿合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可以增进双方的战略互信,实现求同化异,还可以与亚洲安全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一起指导解决地区及世界性的复杂问题。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地处亚洲东部,而阿拉伯国家集中的西亚和北非则处于亚洲西端。中国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串联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一带一路”将成为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深化的新机遇,同时中阿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史称“丝绸之路”;而从中国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自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路径则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说,中阿合作有着重要的地缘意义。由于双方都曾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在历史上又有着悠久而广泛的往来,中国尊重阿拉伯国家,并愿意与阿拉伯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上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中方首次倡导亚洲各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这与“丝路精神”有着相契合之处,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的一贯性和延续性。事实上,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亚洲安全观“共建、共享、共赢”的战略支点也具有高度一致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说,这些新的表述是中国外交政策在新时代的延展,在不同场合、面向不同受众不断地用具有相似内涵的理念表达中方的立场,而让世界接受这些理念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中阿合作将可以作为样板让国际社会注意到,并吸纳国与国交往的新思维。
冷战结束至今,国际安全形势复杂、热点问题频出,东亚与西亚成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和威胁交织密集的重点区域之一。个别国家不断染指这些区域内国家的内政事务,强推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以“实力论”“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的旧思维行事,令一些问题和矛盾更趋复杂化。
习近平说:“我们应该一道努力,倡导文明宽容,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间制造断层线”“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中国将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地区事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同阿拉伯国家一道,推动通过对话找到各方关切的最大公约数,为妥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阮宗泽表示,国际安全问题的热点大多在亚洲,包括东亚和西亚。加强中阿合作则是要树立一种国际社会“大家庭”理念,以合作共赢代替对立零和。中阿如此不同的实体之间深化合作,可以为未来世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让各国找到相互之间最大公约数,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打击极端思想与势力。
第四次亚信峰会为亚洲各国描绘了一个“新亚洲”的美好愿景,将以新安全观、新秩序观、新发展观实现亚洲复兴的“亚洲梦”。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也是“新亚洲”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以“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同“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并行不悖。
中国正在受到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三股势力”的威胁,与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构建安全屏障。
时殷弘说,阿拉伯国家也是“三股势力”的受害者,而一些西方国家则因之歧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深化合作不仅有助于阿拉伯世界的繁荣稳定,共同消灭危害安全的因素,也有助于使外部世界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实现再平衡。
弘扬丝路精神,共创共享美好未来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强调“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繁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顺大势、应民心。我们要弘扬丝路精神,共创共享美好未来”。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到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旨在传承丝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热烈响应,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并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正是因为坚持和平合作,我们笃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努力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正是因为坚持开放包容,我们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推进同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规划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融通;正是因为坚持互学互鉴,我们倡导“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正是因为坚持互利共赢,我们秉持“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启动了大批务实合作、造福民众的项目,构建起全方位、复合型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前景。新时期的丝路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讲究和睦、追求和谐的民族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中国人民的福祉,也追求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回答好“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必须弘扬丝路精神,共创共享美好未来。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以丝路精神为指引,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前进道路上,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就一定能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