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发展、成就了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早在周朝的时候,姬旦便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礼制,即为“周礼”,用来约束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所有人。其内容范围从社会阶层到家族成员,从百姓的职业到百姓的生活,无所不包。圣人孔子特别尊崇周礼,他曾对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的第十篇《乡党》便通篇讲礼,甚至提出了具体的礼仪要求。热情好客的中华民族,在待人接物上也有许多的传统礼仪。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为“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便有信陵虚左的典故,魏公子信陵君预备酒席,大宴宾客。他驾着马车,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侯生。后来“虚左”便流传下来,成为礼遇宾客的礼仪之一了。 扫榻,正如它的字面意思,便是打扫床榻,拂拭坐卧用具,表示欢迎宾客。《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借用“扫榻”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倒屣,又称倒履,是指急于出迎,把鞋子左右穿反,形容热情迎客。清代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庵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余自甲辰(1664年)交君,每过访则必倒履欢迎,见其貌肃而气和。”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洒扫庭院,大开柴门,恭候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拿出自己所能拿出的最珍贵的酒肴款待朋友,主宾欢饮,兴会淋漓,甚至隔墙高喊邻居共饮作陪助兴。两位挚友越喝酒意愈浓,兴致愈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 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最盛情的款待和浓浓情意可能是最好的待客礼节了。 友人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园特色,又见待客的简朴与诚恳。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让客人在舒服的同时又不显主人失礼。 但全程气氛最热烈当属主宾两人对酒、共话桑麻。古人饮酒是十分重视饮酒环境的,或优雅舒适、或在茂林修竹之间,诗人便是在绿树青山的闲适田园中进行的。 因为与友人对饮,省去了一些繁文缛节,但实际上,在待客礼仪中,饮酒礼仪也是不可或缺的。《仪礼》中有一篇《乡饮酒礼》,载之最详。所谓“乡饮酒礼”,是指掌管一乡政教禁令的乡大夫做主人所设的宴饮,乡大夫每三年要向国君荐举贤能之士,在乡学之中设宴会饮,待之以宾礼,或以宾礼宴饮国中的贤者。 荀子有言:“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素来是个人修养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是教人心生庄敬的美德,是使人行事得体的分寸。走近它,你会发现,古老而朴素的中华礼仪文明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浸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来 源 | 共青团中央
编 辑 | 汪翠莲 邵婉婷
审 核 | 陶 辰 李新新 胡 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