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青春!同济这位老师太优秀

大学 作者:同济大学 2022-01-08 20:14:42
彭 婧
她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积极参与乡土教育
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
多类志愿服务
从志愿服务参与者到组织者
再到发起者、引领者
身体力行、以一带众
扩散育人涟漪
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以突出的志愿服务表现获得了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
优秀个人奖

她就是数学科学学院

团委书记

彭婧




乡土文化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唯有传承才能使我们更清晰

未来要去向何处

——彭婧



自2013年起
彭婧连续九年
十五次带领团队
深入乡村开展教育扶贫
的志愿服务工作
累计为近十个乡村
提供乡土文化夏令营
乡土文化梳理的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时长达10800小时
她发起“美丽乡愁”公益团队
聚焦乡土教育与乡土文化公众传播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形成“乡土教育柔性介入
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模式
她还致力于搭建志愿服务组织化平台
发起“涟漪行动-家园一方志计划”
引导青年学子返乡
开展志愿服务



除此之外她也积极推动
高校志愿服务发展
指导“数学外卖”
“数学文化宣讲团”“彩云支南”等
多个优质志愿服务项目
开设《社会创新创业》课程
多次组织讲座、分享
传播志愿服务精神
营造校园志愿服务氛围




“昨天 今天 明天”诺邓古村文化展览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3年一次偶然的社会实践,她发现贫困地区存在“文化失传→认同缺失→乡村人才缺失”的问题。为充分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着扶贫、扶智也扶志的理念,她成立了“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开启了在诺邓古村乡土教育实践。


她连续8年先后亲自带领8支实践团队106名大学生前往诺邓开展乡土教育,梳理编写了《诺邓乡土文化读本》。同时还开创了“乡土文化创变营”品牌,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带领当地孩子策展览、办市集。


“一诺千集”诺邓古村首届创意市集

举办“家园宝藏故事会”村民工作坊


九年深耕,她和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了诺邓古村的一份子,近50名古村孩童在他们的引导下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助力家园文化传播的“小大人”。


从成立“诺邓古村美丽乡愁服务站”,到举办“一诺千集”创意市集品牌,这些用行动激起的家园文化“涟漪”,累计吸引村内外近十万人关注,为古村引入近20万元社会捐赠,也呼唤更多的人投入乡土教育事业。


项目连续4年荣获“知行杯”上海市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特等奖、二等奖等荣誉,两次获得“为爱上色”全国大学生支教奖金奖,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榜单,彭婧也在2018年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青年精英榜单。



“从一个村子,是否可以扩散到很多村?”


通过不断探索、凝练总结,彭婧带领团队最终开创出特色的“乡土教育柔性介入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行动模式。


在诺邓的行动中,彭婧发现了在地青少年对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她带领团队不断迭代,提出“乡土教育+”理念,将项目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模式引入乡土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乡土教育为介入手段的“柔性扶贫”模式。模式聚焦培养乡村建设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以高校专业师生为推动者、在地人群为主力军,通过乡土文化梳理、教育赋能和营造传播的“三步走”战略,树立文化自信,唤醒自我认同,为乡村培养“知乡、爱乡、建乡、守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模式得到光明日报、青年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荣获2021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推荐案例”。


“乡土教育柔性介入乡村振兴”的同济方案正随着彭婧的身影拓展到云南祥云大营、河北王金庄、云南剑川石龙、云南临沧翁丁等十余个古村落,也形成了易于推广复制和操作的行动工具包,为35个大学生暑期支教点200余名扶贫志愿者提供乡土教育的培训和支持,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运行。2021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也发起乡土教育“水源计划”,支持更多的乡村教师开展乡土教育。



在诺邓的扶贫行动中,近百名大学生为云龙的脱贫攻坚付出力量,更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能力、找到认同。那么,“是否可以将诺邓行动案例提炼形成标准化的工具,推动乡村振兴呢?”


彭婧在“家园一方志”计划里给出了答案:鼓励青年志愿者回到家乡开展志愿服务,梳理家乡文化,编写《家园一方志》。为支持学生更好地返乡行动,她带领团队开发系统赋能课程,设计成行动工具包,大大降低青年返乡志愿服务的门槛。


“家园一方志计划让我有机会对家乡的美进行探索并引起重视,为家乡做一件小事;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段探索的经历也会让我将这份对家乡的感知传递给更多人,让家园文化的韵律成为一支奔流不息的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四志愿者俞乐在行动总结中说道。现在的她,已经成为家园一方志计划的共创者,支持更多青年开展返乡行动。


青年返乡的过程,也是重识脚下土地、增强家园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力的过程,《家园一方志》作为青年参与家乡发展的切入口,成为了青年为家乡做的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激发和培养青年的家园创变力与行动力。


就这样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迄今为止,“家园一方志”计划已经开展4期,共支持来自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467个县市311所高校的1244名大学生返乡编写地方刊物,传播家园文化,激活家乡活力。共已形成《一方志·水》、《味道一方志》、《一方志·家园宝藏》等多个主题的300余份地方刊物。 


截取自《我的美丽乡愁》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


从2013年开始参与志愿服务到现在,彭婧一直用行动在践行着同济人“济人济事济天下”的使命担当。从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到组织者,从践行者到引领者,从探索者到开创者,从无到有,从不可能到可能——她不忘初心,踏实前行,身体力行,将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校团委、数学科学学院


推荐阅读

亮眼!这一做法很同济




骄傲!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人+5




奋进正当时!同济大学举行2021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点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