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篇】 让思政教育之花哺育桃李满园

大学 作者:大连大学 2022-01-10 21:32:33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可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如何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校不断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面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突出“四个引领”,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持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 突出组织引领

5年多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对照中央、省、市出台的文件精神,台帐式推进落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学校将“三全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抓手,每学期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大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校领导、党委常委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涵盖校办、组织、宣传、人事、学生、团委、教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院等部门或单位,旨在理顺思政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协同联动,不断强化工作合力,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意见”

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思想政治工作

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通过开学季“书记校长”第一课、资助育人“绿色通道”、宣传先进典型、开展校情校史教育和国防教育等方式,在新生入学季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帮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在大二、大三阶段,依托各类学生团体,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延时教育”等制度全面记录学生成长经历并给予及时、充分的反馈。在毕业季,始终坚持将价值引领贯穿就业工作全过程,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立党建引领、主题教育、志愿服务、赛事活动、实习时间、典型树立等实践思政育人机制。

学校隆重举行“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升旗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红色连大》

学校在毕业季组织“百年芳华·逐梦青春”爱国爱校及感恩教育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 突出思想引领

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口,以思路创新为依托,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角度和温度,充分挖掘党史、校史中的红色基因,高扬思想引领旗帜。

构建思政引领平台。打造“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为牵动的基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围绕重大专题、重要会议、重要纪念日等,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汇聚机械力量·筑梦创意未来”机械节活动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学四史精神•颂百年党史”四史知识竞赛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举办“莲子相聚·共唱华夏”红歌比赛

旅游学院举办“初心之旅”旅游节活动


滑动查看更多

注重内容有效供给。夯实学生红色文化理论,以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努力提升网络思政实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校团委推出《师生共话信仰的力量》系列主题视频

校团委推出“连大团团”视频号,为全校大学生提供思想引领

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学校每年立项精品文化活动10余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排演话剧、歌舞,打造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构建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报国奉献理想,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排演清唱版大型民族歌剧《江姐》

学校举行“美丽金秋·初见大连——大型原创红色主题舞蹈展演”

学校举办“青春向党·音你不凡—大连大学第21届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推动思政创新 突出阵地引领

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抓好网络育人阵地建设。以大连大学网络思政中心、大连大学易班发展中心为牵引,努力实现体系化建构、网络化联动、精准化供给。举办“风华百年,青春同行”大连大学第一节网络文化节,将网络思政工作落实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延伸至学生发展各方面。

做优典型示范提升行动。注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嵌入“青马工程”、“三会两制一课”基础建设、推优入党、推优入团、团支部达标升级、五四评优等育人链条,组织评选“最美连大教师”“最美连大学子”活动。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阳秋兰、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金丽雅等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实现示范引领功效。


人文学部文学院2013级阳秋兰同学荣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机械工程学院2014级金丽雅同学荣获“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强化学生宣传阵地建设。推动“连情话语”原创文章诵读平台建设,加强短视频、微电影育人载体建设,制作《初见连大》《父亲》《信箱》等在学生群体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短视频作品。在打造宣传品牌上,涌现出“心语热线”“信青年正青春”“莲子音乐”“旅人心声”“医心为你”“团情心声”“经管听我说”“寻声诵字”“物理体制”等优秀的网络思政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网络教育生态。



开展主题教育。以班团阵地建设为重点,在各团支部中广泛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持续深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热潮,利用主题团日活动等契机,开展“团章知多少”“做新时代优秀共青团员”“弘扬五四精神”“共青团的历程”“好家风,代代传”“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奋进新时代”等主题团课,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弘扬校园新风”“学四史精神•颂百年党史”“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仰望星辰大海,肩负使命担当”、学习“七一”讲话、“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纪念一二九,传承爱国情”等主题团日活动。

开展“礼赞百年征程·重温入团誓词”活动

开展“做新时代优秀共青团员”主题团课

开展“好家风,代代传”主题团课


开展“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聚焦学思践悟 突出实践引领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引领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上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寒暑假专项实践活动,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大连本地实际需求,设置“追溯百年荣耀”“追寻改革足迹”“感知中国成就”“乡村振兴调研”“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大连发展”等主题专项实践活动。

学生参加暑期

社会实践

构建“全覆盖”式分层分类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覆盖学生从“入学季”到“毕业季”的全过程实践育人体系,本科生大一侧重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国防安全教育、校情校史教育,大二侧重国情国策教育,大三侧重职业生涯教育,大四侧重感恩教育、奉献意识教育、诚信教育等。

组织新生参观博物馆,开展校情校史教育

开展“新体验·心感悟·心成长”成长计划心理团训活动

各学院在毕业季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拓宽实践育人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科技强国”为主题,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引导学生将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融合。开展青年宣讲团,通过宣讲让学生感受中国的新变化,引导更多学生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继续打造支教活动品牌,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劳动教育。特别是在2020年、2021年的抗疫工作中,连大学子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了连大学子的青春担当。

2021年暑期,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国内多地突发疫情。在此期间,连大学子以各种方式积极投身抗洪抗疫志愿服务

5年多来,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学校构建了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共同打造了一批品牌活动,形成了全校关心支持思政工作的良好氛围。面向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牢牢守住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

奋力奏响

培根铸魂育人最强音

素材|学生处

文稿|于  淼

编辑|陈  晖

封面|邓天峰 滕文泽

技编|于  淼

校对|王琳琳 刘恩泽 刘禹含

责编|宇  宸

请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点亮“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