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前沿 | 华理近期科研成果上新
科研创新不止步
踔厉奋发担使命
让我们一起看看华理人
近期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
全球首套荒煤气
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装置
一次投料成功
近期,哈密广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聚酯级乙二醇项目现场传来消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王辅臣教授、代正华教授等开发的荒煤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装置一次投料成功。该装置单系列荒煤气处理量为182047Nm³/h,有效气(CO+H₂)产量是82760Nm³/h,共设置2个系列,是目前全球首个采用荒煤气作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项目。
该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简单、流程短、投资低的特点,已建成了全球单炉处理能力最大(75000Nm³/h)的焦炉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装置,应用于国际上首套分别采用天然气原料、焦炉气原料和荒煤气原料制乙二醇装置,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生物医药领域合作研究新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赵玉政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蒋玉辉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深入解析了营养缺失条件下PHGDH通过核易位以及酶活转变调控细胞核NAD+和肿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代谢》上。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赵玉政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蒋玉辉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马春敏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郑珂和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姜坤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位等项目资金的支持。
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系列进展
华理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兴贵教授课题组,青年教师段学志教授、陈文尧博士等在传统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关注宏观变量与性质),建立能准确预测催化剂结构参数对催化性能影响的纳米动力学(Nano-Kinetics)模型,为催化剂理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该研究得到了袁渭康院士、周兴贵教授、挪威科技大学De Chen院士等的悉心指导,同步辐射表征方面得到了上海光源姜政研究员和司锐研究员等的大力支持。此外,该研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新计划”、上海教委科研创新计划自然科学重大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项目的资金支持。
“水-能源-食物”耦合(InFEWs)
关键分子电催化转化机理
研究新进展
近期,Angew. Chem. Int. Ed.在线报道了华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佳男博士后在环境能源电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以封面文章的方式重点报道。
该论文以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第一作者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后李佳男为第一作者,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杨雪晶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分别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汪华林教授、陈秀荣教授,复旦大学李晔飞教授、龚鸣研究员、刘智攀研究员的指导帮助,以及分析测试中心施超欧高级工程师在离子色谱测试分析方面的技术支持。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智能损伤检测与成像研究新进展
华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刘立帅博士等在智能损伤检测与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连续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上。
本研究为实际工业场景中的损伤智能检测与识别任务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立帅博士,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扬帆计划项目等资助。
抗菌多肽聚合物骨水泥
治疗慢性骨髓炎最新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林浩东教授团队合作,制备了基于宿主防御肽模拟的抗菌多肽聚合物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微球 (PMMA@polymer),在兔慢性骨髓炎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体内治疗效果。该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华东理工大学武月铭博士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林耀发医生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林浩东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萜烯高产细胞工厂开发的最新进展
近日,Metabolic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生物工程学院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魏东芝团队王风清课题组关于“利用酵母细胞工厂高产萜烯”的最新研究进展。
该论文的主要实验工作由博士生朱占涛和杜蒙蒙完成,指导教师为王风清副教授,论文第一作者为朱占涛,通讯作者为王风清。相关研究工作由生物工程学院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魏东芝教授指导,得到了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荧光RNA领域联合研究新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光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杨弋教授课题组、朱麟勇教授课题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任艾明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在荧光RNA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研究文章。
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黄凯怡博士和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陈显军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朱麟勇教授、杨弋教授和任艾明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经费资助。
绿色环境化工领域新进展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连续刊发两篇文章报道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绿色环境化工领域的研究新进展。
这两篇文章分别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段学志教授、陈文尧博士与挪威科技大学DeChen院士在反应动力学指导催化剂设计方面的进展,以及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杨雪晶研究员、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金岭与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Angelika Brückner教授在生物质平台分子C-C键自由基活化和高原子经济性可控转化方面的进展。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渭康院士、周兴贵教授、刘洪来教授、汪华林教授等参与了上述工作,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指导。
近红外光敏剂研究新进展
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张伟安教授课题组通过对五氟苯基卟啉进行还原,得到具有类似天然细菌叶绿素结构且在近红外区有较强吸收的五氟苯基菌绿素(FBC)。FBC作为一种新型近红外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中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该光敏剂目前已获得2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相关研究成果在《化学科学》《自然材料》上发表。
张伟安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功能高分子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课题组针对光动力治疗中起关键作用的光敏剂递送效率低、聚集失活以及吸收光波长短等问题,结合高分子材料精准设计的工作基础,在新型光敏剂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创新工作。
《生物活性材料》报道华理
组织工程支架最新综述文章
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昌胜院士、陈曦副教授发表组织工程领域最新综述观点论文,文章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全文回顾了用于组织工程的脱细胞支架的最新进展和成就,并对脱细胞支架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具备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该工作以华理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前沿科学中心为第一单位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张雪薇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洪华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刘佳尚等。陈曦副教授和刘昌胜院士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聚集诱导发光喹啉腈染料
前沿应用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朱为宏教授、王琪副教授课题组在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先进材料》《先进功能材料》。
上述工作由硕士研究生吕妍婷、博士研究生朱志荣等完成,并得到了田禾院士、朱为宏教授以及王琪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同时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晓炎医生的大力支持。该研究成果得到了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专项、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等项目资金的支持。
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新进展
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田禾院士和马骧教授团队在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
该研究工作主要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马良伟在马骧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并得到了田禾院士的悉心指导,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前沿科学中心等项目资金的支持。
新型近红外染料和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
取得新进展
华理药学院朱维平教授课题组在新型近红外染料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和Acta Biomaterialia上。
上述工作由博士研究生金彤霞、程迪、硕士研究生计越佳等完成,得到了钱旭红院士、朱维平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孙海涛教授的悉心指导,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等资金支持。
活细胞RNA光遗传学控制技术研究
突破性进展
上海市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华理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光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药学院杨弋教授团队在RNA光遗传学控制技术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文章在线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上。
论文第一作者为生物工程学院刘韧玫博士和杨菁博士,通讯作者为药学院陈显军博士和杨弋博士。该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得到了生物工程学院全舒教授与蔡海波教授的协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基地、“111”计划、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经费资助。
人工光合成领域研究新进展
近日,Angew. Chem. Int. Ed.在线报道了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人工光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以内封面文章的方式重点报道。
该工作主要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刘袁微在刘鹏飞特聘副研究员、杨化桂教授等指导下完成。
电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新进展
近日,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线报道了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电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工作主要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张馨予、博士生李文婧在袁海洋博士、刘鹏飞特聘副研究员等指导下完成。
激发钻研精神
依托特色优势学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华理人一直在路上
追求卓越 服务社会
满载梦想 扬帆远航
了解更多研究成果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信息来源 | 新闻网、相关学院
党史知识知多少
(单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和( )精神。
A
工匠
B
勤劳
C
民主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单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管理体制上必须坚持( )的根本原则。
A
正面宣传
B
弘扬正能量
C
党管媒体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单选)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必须坚持( )的工作导向。
A
以人民为中心
B
以经济为中心
C
以内容为中心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推荐 阅读
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华理新增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1,再见。2022,你好!
投稿邮箱:newmedia@ecust.edu.cn
分享、在看、点赞
据说一键三连的姿势很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平凡岗位育桃李,为人师者守初心 | 大荔县职教中心榜样教师风采(二)
- 这件事,关乎我们每一个人
- 喜报|山旅选手参加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餐厅服务”赛项喜获团体一等奖
- 疫情防控 | 贵州省对重点地区来(返)黔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 湖南城市学院举办“党史照亮青春路”2021年大学生合唱比赛
- 百年师范育英才丨天津市耀华中学教师王健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绽放光彩
- 你好新学期
- 重塑山河!100年中国做了什么
- 我校学生代表队荣获2021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与经贸会展比赛一等奖
- 青年领导力项目升级焕新 UP计划助推青年成长铸造榜样影响力
- 珍爱地球资源 倡导低碳生活
- 龙泉中学服装设计研学暨职业体验活动在重庆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