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带你学党史⑫】 第十二讲 红军不怕远征难

大学 作者: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4-30 21:15:5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100年,初心不变;100年,砥砺前行;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将利用《团团带你学党史》专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第十二讲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年秋天,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国民党军采取的步步为营、节节推进的“堡垒政策”使得中央红军被压缩包围在闽赣交界处仅有7个县的狭小地区。9月上旬,各路敌军加紧对中央根据地中心地区发动进攻,中央红军在原地扭转战局已无可能。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 8.6 万余人开始了长征。

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至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后再建根据地。国民党当局在红军西进的道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等着红军送上门来。由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事先派人同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代表秘密谈判,使其同意在赣南让开一个缺口,中央红军比较顺利地突破敌军两道封锁线进入湘南。但是,长征一开始时错误的大搬家式的行动,严重迟滞了部队迅速、机动作战的能力,时任红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后来回忆说:“中央在突围转移时并没有想到要长征,只认为是一次‘搬家’,把根据地从江西搬到湘西。”中央苏区兵工厂里的机械、银行印钞票的石版等都由挑夫担着走,8万多人带着笨重的机器,行进在山间小道上。为掩护行动迟缓的运输队,长征的全部战斗部队都成了掩护队,仍无法摆脱敌人的追击。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已接近广西和湖南交界处的湘江,蒋介石调动中央军、湘军和桂军共20万军队到此地,企图全歼红军。彭德怀建议自己率红三军团向益阳、湘潭挺进,威胁长沙,吸引敌军主力,中央率主力甩掉笨重辎重,迅速进入湘西,博古、李德却仍让全军呆板缓慢地沿直线前进,并由战斗部队以甬道式掩护方式保卫机关过江。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由于携带大量“坛坛罐罐”,行军队伍拉长到70多公里,行动迟缓。当时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气愤地说:“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是打仗的样子。把革命当儿戏,真是胡闹!”英勇的红军在湘江血战五天五夜,直至12月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机关渡过湘江。这一仗,红军遭受了空前未有的严重挫败,付出了极大牺牲,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 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辎重大部丢弃。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党和红军内部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和要求撤换领导的情绪迅速增长。一些曾经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逐步改变态度。对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在渡过湘江后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与会者多数同意张闻天、毛泽东等人的意见。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后不久,在向云南扎西地区进军途中,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担任总书记。中央政治局通过《遵义会议决议》,并及时向全军传达、贯彻。3月中旬,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首,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迈开“铁脚板”,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使敌军摸不清我军战略意图,疲于奔命,红军则处处主动。从1月末到3月下旬,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四渡赤水,也成为毛泽东指挥军事作战的得意之笔。3月下旬,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蒋介石这时正在贵阳督战,红军出乎意料的行动,使他急调滇军前来增援。滇军一被调出,红军立刻大踏步奔袭云南,兵锋直逼昆明。这时,昆明防守力量空虚,云南当局急忙调集兵力固守昆明,削弱了金沙江的防务。红军又突然掉头向北,于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红一方面军入川时,红四方面军根据中央指示策应中央红军。3月末,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率领下西渡嘉陵江获得胜利后,4月间张国焘决定放弃已开辟了两年的川陕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8万人全部西进。从强渡嘉陵江开始,红四方面军也开始了长征。

在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后的一个月,1935年11月19日,转战在湘鄂黔边区的红二、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的领导下也踏上了长征之路。1936 年元旦前,部队冒着大雪进入贵州东部高寒山区,把国民党中央军、湘军、桂军远远甩在后面。为避开强敌,程弼时、贺龙率部进入纵跨云贵两省的乌蒙山区,并渡过金沙江北进,进入了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东部。经过一个多月艰难跋涉,部队于7月初到达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二、红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即与红四方面军一起行动的原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合组成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成立后,经过朱德、任弼时、刘伯承、贺龙以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强烈要求,张国焘被迫接受了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红二、红四方面军继续并肩北上。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静宁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至此,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

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涌现出一个个机智勇敢、豁达乐观的英雄人物,演绎出一幕幕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据统计,长征共行军368 天,15整天打大决战,白天行军235 天,夜晚行军 18天;日平均行军 37 公里,跨越18 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穿越方圆 15200 平方公里草地;转战11个省,占领过62个城市,通过6个少数民族地区;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长征中,红军战士所面对的困难,几乎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在极端艰难困苦面前,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依靠的是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依靠的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的是乐观进取的革命精神,依靠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漫漫征程中奏响了团结奋斗、人定胜天的壮丽凯歌,谱写了不怕困难、视死如归,“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朽篇章。

延伸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