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一等奖5项!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东北大学牵头完成的5项科技成果荣获一等奖,创历史新高。
本次荣获一等奖的项目分别是:顾晓薇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金属露天矿生态化开采设计及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厉英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高质子迁移数材料研制及在铝熔体在线、快速测氢中的应用”,张廷安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防弹及核用碳化硼超微粉非平衡态制备及其制品低成本制备技术”,乐启炽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镁合金大规格锭坯半连续铸造关键技术”,以及刘燕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
据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评选和审定,通过分组评审、专业组初评、大会复评等过程评选出的年度获奖项目。该奖项是我国有色行业的全国性科技奖项,对展示行业最新成果、推动行业科技发展、培养行业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共有243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06项,二等奖77项,三等奖60项。
项目简介
01
金属露天矿生态化开采设计及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低品位资源生态化优化开采模型
“金属露天矿生态化开采设计及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针对我国金属露天矿绿色开采方案设计以及低品位-多矿种-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研发了绿色低碳的生态化矿山优化设计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低品位伴生资源边际品位生态化优化的品位-成本-价格法等。项目研发的生态化设计方法、多矿种边际品位优化技术及多阶段随机规划边际优化技术,揭示了随开采时间和空间推进的品位、价格、成本及生态冲击动态演化规律。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低品位伴生资源的绿色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同时减少了低品位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占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02
高质子迁移数研制及在铝熔体在线、快速测氢中的应用
铝熔体氢含量在线测试
“高质子迁移数研制及在铝熔体在线、快速测氢中的应用”项目面向国家高端铝材生产质量监控的迫切需求,立足原始创新,攻克了铝熔体快速测氢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高质子迁移数的新型氢敏传感材料,开发了铝液在线、快速测氢传感器,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铝熔体快速测氢技术及设备,是冶金传感器领域的重大集成技术创新。该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及垄断,实现了铝加工行业测氢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国产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障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装备的安全运行,对提升我国铝加工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防弹及核用碳化硼超微粉非平衡态制备及其制品低成本制备技术
防弹陶瓷制品及高温气冷堆用碳化硼控制块和中子吸收球
“防弹及核用碳化硼超微粉非平衡态制备及其制品低成本制备技术”项目面向我国高机动武装装甲防弹、快速移动单兵防弹材料的轻量的迫切需求,开发了通过调控碳源活性、优化高活性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及核心装备,形成了从原料-技术-装备-产品全链条的创新,实现了高功能微米级碳化硼粉体与高端制品制备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解决了高活性碳化硼超微粉低成本制备的难题,实现了高端碳化硼制品与器件的低温烧结的技术突破和低成本化。项目成果成功推广应用,研发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并出口欧美日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
04
镁合金大规格锭坯半连续铸造关键技术
1600X400X5000mm镁合金扁锭
“镁合金大规格锭坯半连续铸造关键技术”项目针对变形镁合金大型构件亟需的大规格高质量镁合金锭坯的制备的瓶颈问题,开展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开发了镁合金熔体组合纯净化技术和镁合金熔体组合外场非平衡凝固调控技术,有效实现了镁合金熔体的高效精炼以及锭坯的细晶、均质和低应力铸造,显著提升镁合金半连续铸造锭坯的冶金质量,并成功开发出大尺寸镁合金圆锭坯和大截面、大宽厚比镁合金扁锭坯。利用该项目成果研发的镁合金组合外场半连铸系列装备与工艺技术,已成功在我国镁合金生产企业推广应用,截至2020年底行业占有率达80%以上,推进了我国镁合金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工业进步。
05
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
非对称机械搅拌耦合气体喷吹气泡分布预测模型
“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项目面向我国复杂非线性冶金工艺的多相混合强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研发了系列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项目开发了固—液悬浮最低搅拌功耗技术,应用于晶种分解固相析出工艺,覆盖全国80%产能;开发了新型多相搅拌管式反应器,应用于钛铁矿锈蚀还原工艺,反应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缩短至2小时;开发了机械搅拌与气体喷吹耦合的非对称式流场结构搅拌技术,应用于镁蒸气原位脱硫和CO2矿化工艺。该项目推动了我国冶金工业技术领域的节能化和低碳化发展,对“绿色制造工程”的推进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 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辑 | 吕佳悦
责编 | 管珊珊 杨明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加入我们 neuxcbtg@163.com
往期回顾
特色化示范性!东大这个学院首批入选!
来了!寒假校园生活指南!
分享
点赞
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