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语言之美,立人文之意
光华中学
平和教育集团第二届学术周
2021.11.25
为更好地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平和教育集团课程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携上海平和双语学校、上海民办光华中学、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以“平实做研究,融合见素养”为主题,展开了平和教育集团第二届学术周活动。我校作为语文主场,助力学术周,聚焦语文与生活的链接。
Q1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块美玉的现世,经过了不断的雕琢与打磨。一堂好课的呈现,也经过了长久的反思与琢磨。
本次学术周以“大单元设计与教学”为抓手,语文学科围绕同一主题,在同一班级,连上三节课——这便要求执教老师紧密合作,以使授课思路连贯,像一个人上一节课一样。这对老师而言,可谓是一次挑战。
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每位老师的上课风格不同。
● 三校老师各自磨课
● 线上沟通备课
沟通,协作。
协作,沟通。
......
Q2
如何拓宽语文的外延?
“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不是一篇篇文章连缀而成,而是活泼泼地与生活打交道、与人群打交道的学科。生活即语文。
因此,要把语文与生活链接,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项舒艺 青浦平和
《我为光华做宣传(1)》
胡警予 光华中学
《我为光华做宣传(2)》
顾嘉惠 平和学校
《我为光华做宣传(3)》
本次大单元设计,依托部编版教材八年级“新闻”单元,尝试为学校公众号撰写文章,旨在真实情境中开阔学生视野,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课堂点滴
Q3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推力是什么?
专家的指导和专业的引领。
本次学术周活动聘请了夏智老师作全程指导,从思路上帮助老师们搭建教学设计的大框架;邀请田健东博士作专业点拨,以媒体人的眼光帮助老师们精心打磨课堂的细节。
● 专家团队评课
● 各校老师听课交流
活动组织方——平和课程中心和教发中心,不仅组织了本次活动,协调了前期各种安排,还依据教学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听评课角度,并为此设计《课堂观察听评表》,为老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专业引领。
Q4
课后老师们的思考?
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在本次教学周活动中受益良多。
本次三校联合教研让我收获颇多。当我们将主题定为实用文——宣传文案写作教学时,我的内心是十分忐忑的。这是我平时较少接触的教学领域,可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少,幸好有其他两位老师和我一起共同研讨,有同教研组的老师们为我评课提建议,最终有了比较流畅的呈现。
——青浦平和 项舒艺老师
利用本次学术周三校联合教研的机会,集团分校间密集的教研、分享和讨论充盈着思维的碰撞,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语文学科的大单元设计采用了微型项目式学习的思路,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多轮的线上线下教研,一次次重建和推翻,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单元教学中,只有不同老师的有效合作,以及各位专家和组长的宝贵意见,才能促使这次尝试的顺利进行。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会在以后的创新教学中不断积极地实践。
——平和学校 顾嘉惠老师
在这次三校联合教研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以至于产生了一种“顿悟”的感觉。一直很困惑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链接,于是借这次学术周的机会作了一点点尝试。尝试,总不是那么经验充足、深思熟虑。教学设计、试课磨课过程中,同伴带来的灵感与陪伴,专家的引领与建议,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光华中学 胡警予老师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创新,是我听完这次三校联合教学展示课的第一感受。新奇的写作视角,新颖的提问方式,新鲜的作品呈现。
胡警予老师选取在座同学亲自参加的拔河比赛为写作视角,这样很好的调动了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项舒艺老师在课堂形式上,打破传统师生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改为小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成为了课堂的主角。顾嘉惠老师让同学们利用自己讨论出来的写作框架,当堂写作。等学生完成写作后,顾老师随即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并讲解。这让同学们快速地将理论化为实践,巩固了当堂所学的知识。
——光华中学 吴臻老师
本次三校联合所开的语文课,将学习落实到日常应用,是很值得日常教学学习借鉴之处。第一节课,经过比较归纳出微信文章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课,在回顾拔河比赛视频中结合具体画面提出相应的核心价值。第三节课,针对具体的语句进行指导,突出推文语言“短”的特点。这三节课,从概念的理解到写作的训练,从写作核心价值的确定到“短”语铺排营造的语言风格,由浅入深,真正实现了从学到习的教学目的。
——光华中学 王新敏老师
光华中学校长
陈河清女士
光华中学是平和教育集团从黄杨路走出来的第一个集团校,也是第一个合作办学项目。六年来,从无到有,我们见证了平和教育集团的蓬勃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021年,平和教育集团开展了两届学术周活动,鼓励大家在顶层设计之下大胆地创新、坦诚地探讨、勇敢地尝试。其实,教无定法。今天我们聚在这里,磨课、上课、观课、交流。“学术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讨平台,集三校之力共创我们心中的教育生态,为我们共同心爱的事业做一点发自内心的尝试。
作为本届学术周最后一站的东道主,我想再次表示对集团校课程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各位同仁的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在前期筹备中的组织与协调,也感谢你们为老师们提供的专业发展助力。希望有更多机会,将三个校区的小伙伴们链接、改变!
-
END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