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北大两位青年女科学家获奖!

大学 作者:北京大学 2022-07-29 09:45:38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

近日在京举办

来自北京大学的两名科学工作者

杨晓菲、周欢萍

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她们践行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以科学为律谱,写就巾帼华章




杨晓菲
探索未知的核物质奥秘


核物理学,研究起源于1896年,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物理学新分支,它致力于探寻和理解核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核物质起源等。带来了许多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应用。在很长的时间里,核物理研究主要基于自然界存在的原子核进行,直到科学家们用加速器产生出放射性核素,近三十年来,核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向着未知的原子核不断拓展。

对这种未知奥秘的探寻,正是杨晓菲所从事的工作。


几十年前就已经广泛应用的核能源、核医学等,都是基于对大约300种稳定和长寿命核素的认知。而现在实验室可以产的核素版图已经大大拓展,我们现在的研究是对大量未知新现象、新规律的探索,这种探索未知的基础研究,很具挑战和魅力,长远来看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更大。


自2009年兰州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以来,杨晓菲来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她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ISOLDE为国际领先的激光核谱技术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来自欧洲的几所研究机构先后向这位新锐科学家抛出了橄榄枝,而杨晓菲仍然选择了重归故里,回到祖国,也回到她曾经的母校——北京大学。

杨晓菲在法国肖蒙城堡

就像一位同事在杨晓菲离开欧洲前对她说的,“Nothing can be compared with a job in your home country”,与母校的情分也是一大缘由。



在杨晓菲立志科研的道路上,北京大学曾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喜欢这所园子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喜欢勤勤恳恳做实事的“北大人”。尽管当时国外的实验条件以及核物理基础研究优于国内,但杨晓菲依然在2017年选择入职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



回归,并不意味着回到舒适区,杨晓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的核物理基础研究起步比国外晚了几十年,虽然在某些方向上已经可以做到与国外比肩甚至领先,但更多方向我们还需迎头赶上。”

新生的,不一定不好;空白的,反而少了些包袱去跨越,杨晓菲对此怀揣信心。

现在的核素版图上有3000多个核素,而理论预言可能有上万个,大多处于核素版图上未开发的区域,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脚步发展实验装置去扩大这个版图,才能探索更多未知的核物质奥秘。


十余年来,她聚焦精密激光核谱技术的发展,并用以研究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奇特结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后,杨晓菲从无到有创建了激光核谱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发展新型激光核谱技术,建成共线激光谱系统,并在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上成功开展了首个物理测试实验。如今她的研究团队已经和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中国下一代核物理大科学装置的科学目标而努力。

杨晓菲老师在工作中

201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授予杨晓菲核物理领域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她在高精度激光核谱技术以及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该奖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每个二级学科领域平均每年评选一人,并在每三年一次的国际核物理大会(INPC)上颁奖。杨晓菲是首位获此奖项的在中国工作的核物理学者,也是本世纪以来在国际核物理大会上做大会特邀报告的三位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如今,年轻的杨晓菲已然是一位在国际上活跃的新锐核物理科学家。




周欢萍
收集每处角落的阳光


2005年,周欢萍考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严纯华院士从事“稀土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自组装及表面功能化”方面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周欢萍选择继续到国外求学,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短暂的适应期后,她大胆更换研究方向,跟随材料科学家杨阳教授开始新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发工作。

而这场大胆的跨越,萌芽于周欢萍儿时在煤油灯下勤学的岁月。


我特别希望,我的努力能为清洁能源的普及作一点贡献。到那时,无论世界上哪个角落的孩子,都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安静地读书,不像我小时候只能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


周欢萍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热门方向,国内外许多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太阳能电池研究。周欢萍的专业背景使她比起纯材料背景的同行,在材料的设计和调控上更有优势。她的研究不仅涉及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表征,也有着对器件物理的日渐钻研。



2015年,周欢萍以新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的身份,成为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特聘研究员。那个有关光明的梦,一直在向周欢萍招手。她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研制出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入职后,在学校的支持下,周欢萍很快牵头成立了课题组,开启了她的漫漫求索路。



近年来,周欢萍致力于发展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生长、无机、有机/无机杂化光电功能材料、能源器件,开发了薄膜生长、缺陷抑制/修复及器件构筑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并大幅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寿命。她也因此多次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2019年,周欢萍及其合作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创造性引入铕离子对,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循环消除了铅卤钙钛矿中的本质性缺陷,大幅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该项研究成果荣获当年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解决一个新问题、提出一个新观点,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攻关和钻研。


我最难忘的应该是研究如何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那一段时光。那时候每天早上实验、晚上讨论,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实验,而晚上不知不觉又会讨论到凌晨。就是这一段沉浸式的努力,让我们最终实现了效率的突破。


周欢萍和她的团队潜心研究钙钛矿,将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0开始提升至25%,并且大大提高了稳定性。

周欢萍在实验室

在她的科研生涯中,周欢萍一直很坚持并且乐观面对,“科研不顺利只是暂时的,总有那么一刻,我们会拨开云雾见到晴天。”在周欢萍看来,心怀梦想,有韧性,能坚持,肯钻研,是科研中特别可贵的品质。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将每个角落的阳光都收集起来,变成电能为我们所用。


奔跑在实现梦想的科研道路上,周欢萍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参考文章:

杨晓菲:探寻未知核物质奥秘的新锐

来北大求学十年后,她获得了国际物理学界最具权威的青年科学家奖

周欢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创新者

周欢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创新者,学生们心中的“小太阳”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科学研究部、物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赖钰

排版:唐儒雅

责编:王嗖嗖

从《风起陇西》聊起,马伯庸对北大学生说......


为村民免费拍照!北大学生开了间“黄河照相馆”


群星璀璨!6+8!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