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约十四五岁,哭着说“妈妈我真的不想去上学,我有中度抑郁”,母亲可能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很丢面子,反手就是一巴掌,怒吼着“你给我住嘴,净胡说八道”,继续拽着她往前走。女孩情绪完全崩溃,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母亲上去又是两巴掌,只想让她消停闭嘴。这时路人看不下去了,将母亲拉到一边劝说:“孩子说她有抑郁呢,你这个方式不对。”母亲不以为然:“得了吧,一个小孩不愁吃不愁穿,能得那个病?她就是偷懒,不想读书!”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抑郁都未必能够被理解,常常被当作“矫情”,而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这显然是更加无法被家长理解和接受的。2018年的某项研究中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19.85%,在中部地区这个比例达到了23.7%。什么概念呢?大约5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可能有抑郁症状。而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报告,高中孩子的重度抑郁更是高达10.9%-12.5%。孩子确实是会发生抑郁的,而比起事实更可怕的是,家长一直在否认事实。
一些家长在遇到孩子抑郁时,更倾向于用以下方式“以暴治郁”。在上述视频后来的采访中,母亲表示女儿曾经撒谎,假装肚子疼不愿去上学,结果被拆穿了,所以她认为所谓的“抑郁”也是她的借口。在女儿撒谎的当下,母亲没有去关心女儿为什么撒谎,而是忙着质疑和戳破,在那一刻她的眼里没有孩子,更多的是自己的需求——让孩子上学。“成天就耷拉着个脸,跟我们欠她似的,隔壁就是同学小文,每天开心又阳光,看着多舒坦!她怎么就不能和人家学学!”很多沉浸在理想化之中的父母,可能没有力量共情孩子的痛苦,于是采取嫌弃、挖苦的方式,强迫孩子快速恢复状态,以免搅动自己的情绪。母亲则时不时推搡一把,叨念着:“别哭了行不行,开心点!”这种不耐烦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轻视,我看见了你的痛苦,可我不允许它的存在,你不配在我面前痛苦。最后,学校的心理医生证实了女孩的“中度抑郁”,母亲也了解到女儿不愿去学校,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成绩直线下滑,被老师批评,加上与同学发生了一些摩擦,变得自卑又敏感。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淡漠地说了句:“这点事就能抑郁?我把你养得太娇贵了!”大家可能会说,为什么责任人总是妈妈,因为这个家庭的爸爸是缺席的,对悲剧结果的导致责任同样不可忽视。网友们忍不住,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区直呼:有这样的父母,不抑郁才怪!女孩在困境之中,不但失去了“撑腰人”,还被母亲持续动摇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扰动自尊水平,无异于雪上加霜。孩子撒谎就是一个信号:我不再信任你,也不再信任我们之间的关系了。
孩子拥有独立的精神胚胎,也会经历真实的烦恼和痛苦,可能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身材焦虑或是遭遇校园霸凌。但这些精神方面的“软压力”只是外在原因,孩子抑郁的根源其实与父母密不可分。今年3月,一个14岁日本女孩的自杀事件在当地掀起了热议。生前,她在学校遭遇了严重的校园霸凌,被性羞辱的视频在群里广为流传,甚至被逼着从4米高的岸边跳入河中。跳河事件发生之后,警方曾经介入过,但施暴者联合起来的虚假证词,以及学校和老师的忽视,都让女孩无路可退。她独自面对着巨大的创伤、恐惧和压力,变得十分阴郁。而母亲其实很早就感觉到了女儿的异样:曾经爱笑的她不笑了,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哭,画画的风格从色彩明亮到黯淡单调,配文充斥着无力感,还对母亲提到了“想死”。可是,当母亲问她是不是受欺负时,她只回答说“别担心,不是这样的”,却选择与陌生的直播博主连线诉说自己被霸凌的经历。报道给出的解释是“她不愿意让母亲担心”,但我认为这只是表象,不寻求庇护的背后,可能是她认为,母亲根本无力庇护她。女孩成长在单亲家庭,母亲性格柔弱,在女儿一系列的异常中,她先是寻找班主任沟通,也没有过多追究,无果便带女儿转校搬家,哪怕在女儿自杀之后,她悲痛欲绝却无比隐忍,告诉媒体“我只希望他们(加害者)至少要有悔意”。弗洛伊德认为,人选择将力比多附着在一个特定的客体身上,但由于来自这个客体的轻视或者失望,使得客体关系被击垮了,而获得自由的力比多并未置换到另一个客体身上,于是被撤回到自我,向内发动攻击,形成了抑郁。所以,或许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黑暗中的女儿渴望一个能给予关爱、安抚和强有力支持的母亲,但结合过往经历,她明白母亲的软弱让她永远失去了这部分爱的客体,甚至可能激起母亲的无力感,自己则在其投射中成为那个“令人失望的孩子”。作为单亲妈妈,我们无法去过多地苛责这位母亲,但结果却真真实实由孩子承担着。对母亲爱恨交织的女孩,不愿将力比多再投向她,而是一头扎进重度抑郁,任凭世界崩塌,直至默默自杀。
前不久,我国的“双减”政策刚刚重磅出台,这对于减轻孩子的负担、优化成长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归根结底,父母和家庭才是帮助孩子抵御及化解抑郁的关键。第一步是看见孩子的情绪,承认并接纳它,允许其存在。这向孩子传递的信号是:你的喜怒哀乐在我面前都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的关系里,你是有价值的。第二步是去孩子的世界里陪陪他,并寻找情绪背后的原因。当孩子情绪低落或者狂躁时,父母的共情对于稳定孩子内心状态非常重要,也只有在关系中安全感和信任感充足,孩子才有可能配合父母找到真实的原因。了解到孩子面临的困境之后,父母首先要稳住自己,不被击溃。比如,当孩子遇见霸凌事件,一些父母可能会共生性地感觉到羞耻和愤怒,此时要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并注意管理好边界,不将糟糕的感受再投射回孩子身上。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用言语和行动表达理解和支持,以合适的方式及时介入其中,支撑起他已经坍塌的部分自我,成为他的力量之源,并协助其解决困境。抑郁状态之下,世界是失控且无力的,父母要注意协助孩子重建秩序感,学会区别“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比如对于人际关系紧张,“别人是否喜欢自己”是不可控的,但是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是否继续结交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可控的。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可控部分,并通过努力达成小目标,就能逐步找回掌控感和秩序感。当然,以上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父母有基本健康的人格作为基础。曾奇峰老师曾说:父母人格基本健康,如果发生单个创伤性事件,不至于对孩子的核心人格产生太大影响。本质原因就在于,双方建立起稳固、健康的客体关系,父母能够承接来自孩子力比多的投注,无论是爱、恨或者攻击,都不会被轻易摧毁,且拥有看见、接纳和抱持的功能,当孩子经历创伤时,可以为其构造疗伤的环境。这样,孩子便不会在力比多的游魂之中,成为抑郁患者。科胡特说:父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做了什么更加重要。所以,育娃先育己,和孩子共同成长,不断完善人格,才是真正的为人父母之道。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责任编辑 | 谢玉萍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