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校招:今年就业难不难?有哪些新选择?
“我打算找金融方面的工作,之前上网关注了一些企业,正好今天可以现场和HR面对面交流,正式投了简历。相比起薪资,我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希望能学到一些经验。”在4月7日举行的北京工商大学校园双选会现场,该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高同学早早来到会场,和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攀谈起来。
这届春招不平凡。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将达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教育部、人社部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多措并举为毕业生顺利求职提供便利。对于寄希望于春招的毕业生,如何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将是他们面临的一次大考。那么,今年就业难不难?春招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趋势,又将给毕业生带来怎样的新选择?记者走进了大学生中间。
01
“直播带岗”,新途径拓展新可能
“2021年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有哪些?”“我省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有什么利好政策?”“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哪些免费服务?”面对直播过程中网友提出的问题,湖南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处长李日新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一一解疑释惑。据媒体报道,3月下旬,2021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湖南分会场)第一期“直播带岗”活动正式开播,仅一天时间,累计观看量就达10万余人次。
不仅“直播带岗”悄然兴起,去年疫情期间兴起的线上双选今年也继续火热。记者打开“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显示有三场网络双选会正在进行,点开其中一场,能看到“参会单位249、可投职位1024、招聘人数14625”的数据。在“面试中企业”一栏,记者注意到有10余所企业正在开启在线面试,所参会企业的已面试人数、等待人数数量也随时更新。
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让用人单位、求职者双方信息更加透明、互动性更强,各种平台和智能化的服务也让信息匹配度更高、即时性更优。据悉,在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南方医科大学共同承办的“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医学类急需紧缺人才专场供需见面会”上,依托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和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系统可智能匹配岗位并显示岗位对应的展位号,求职学生根据指引即可“对号入座”。“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和信心满满的应届毕业生之间牵起一条条“红线”,搭起一座座桥梁。
因疫情好转而逐渐重启的线下双选会同样体现了“精准匹配”。3月16日,清华大学年度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会——2021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启动。据悉,现场洽谈的会期由以往的1天延长到4天,分大国重器、金融行业、文化与学术就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类企事业单位等多个行业专场,以便于学生更加精准地找到就业行业。此外,清华大学还依托行业专场招聘,举办大国重器、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主题的行业人才合作座谈会,与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专业对口院系教师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密切双方在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的互动。
“我们全校毕业生都在一个微信群中,有专门的老师推送招聘信息。”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次林央珍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微信,“学校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招聘会,和我同专业的不少同学都在关注,还开展了职业辅导相关讲座,院领导也多次组织和就业相关的会议,我从中了解到求职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该怎么选择和取舍,笔试、面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在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张继伟看来,“春招”目前呈现的火热与疫情缓和、经济形势平稳向好、用人单位需求增大有关。“我们同部分人才中介做了一些交流,从他们的反馈来看,依往年惯例春招的节奏应该要比秋招慢一点,但他们现在的工作压力还挺大的。按他们的说法是,今年春招招出了秋招的节奏,可见经过疫情以来一段时间的压抑,用人单位的需求还处在逐步释放的阶段。”
02
线上经济,新业态催生新路径
“来之前以为自己的工作会是天天看论文、做实验,但来之后很快就接触到实际项目,参与到重点研究课题里,已经上手‘实战’了。现在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有自己在开发一款游戏的感觉。”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硕士毕业生、目前在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当助理工程师的刘婧这样描述自己入职后的状态,“目前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以光伏、风能等应用场景为主的虚拟现实软件开发。虽然说和专业相关,但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之前从未做过的,目前从事的人也还比较少,所以更多的是自我成长,在工作中不断督促自己自我提高。”
刘婧的选择并不是个例。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的2021春招人才流动新趋势显示,“新经济”正成为新的就业增长引擎。人工智能成为人才求职活跃度最高的新经济领域,游戏、新生活服务、智能硬件、新教育培训等新经济领域就业竞争度最小。大型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在3月底发布的《2021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也显示,线上经济人才需求已经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
“这些新的业态,一方面给学生制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更引导着产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学生选择这些行业是考虑到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另外这些行业的薪水也不乏吸引力。”张继伟分析道,“近年来观察到部分互联网企业在校内的招聘的‘攻势’越来越强。以教培机构为例,以往我们的学生多会选择传统线下培训机构,现在越来越多同学会选择在线机构。”
在刘婧看来,新经济业态的开放性、跨学科人才需求可以更多地吸引多专业学生加盟,拓展更多的就业路径。“传统的电气相关的公司,会很明确需要电气方面的人才,而现在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会大数据工具,需要用物联网监控云台电站数据。而自己的所长可能更偏向于软件,计算机、可视化方面。所以可见,和传统相比新业态的人才需求更多元化,要‘软硬结合’。”刘婧表示。
除了突破行业限制,就业形态越来越灵活的新趋势也越发明显。“现在有另一个趋势,自由职业的学生比例在提升,北京市去年达到了10%左右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种自由职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翻译、家教等,还有开网店、网络直播等等。从这代大学生的观念来看,他们越来越不喜欢被一些东西所束缚,更追求自我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今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提升。”张继伟表示。
03
毕业生应认清自我定位理性选择
不仅求职途径更丰富,行业、就业形式在扩展,记者发现,“后疫情”时代的就业更多打破了以往对地域、薪资的过分“执念”。从就业地域上看,近年来在京重点高校毕业生留京率不断走低,随着不少“新一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其就业市场饱受青睐。随着脱贫攻坚的“收官”、乡村振兴的推进,回乡就业也形成了新的吸引力,“留在北上广”不再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从对新工作的期望上来看,智联招聘等提供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61.2%受访者表示更看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福利,52%更注重劳逸结合。
“我接触到一个学生,他考了北京和老家的公务员,老家公务员考试结果还没出,北京公务员已经显示考试通过了。但是他看样子还是不太打算留京,尽管留京的待遇可能会更好。”张继伟分析道,中央民大毕业生留京率本来就较低,而从之前数年的情况看每年还要降低一两个百分点。“这也反映了如今学生职业发展选择更明确、更具体,也反映了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地方城市群的崛起,各地至少在硬件方面的差距在缩小。”
“当然,在北京、上海各类信息比较发达,相关学术资源比较丰富,有助于今后的学术研究。从自身条件讲,我是云南人,大学和研究生都在昆明,就业可能比较方便,所以在昆明的工作机会也会同等考虑。个人认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看专业的性质,以及单位对我们的学科是否足够重视,能让我们看到学科、领域的发展前途,其次也会综合考虑待遇。”次林央珍表示。
“个人认为求职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不断发掘自己需求的过程。开始求职时目标还是比较混乱,处于‘什么都想体验’的状态,一度还对互联网金融很感兴趣,还学习了不少与金融相关的知识。后来,我逐渐发现自己还是愿意从事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比较喜欢实验室氛围,也不想放弃自己这些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最终选择了科研院所。所以还是要问自己的内心,未来的生活想要怎样的?奔着这个目标选定就业单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刘婧表示。
“第一,对待求职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想法。第一份工作确实重要,但是不要用第一份工作把自己限定得太死,如果不能一步达成,要不断地去积累,接近你的目标。第二,应该把自己的发展同国家、民族的需要联系到一起,这样将来工作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第三,我认为现在很多学生求职还是存在跟风现象,要多想一想自己的优势、自己未来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要总用一些不必要的条件给自己施加压力,保持心态的平和。”张继伟这样建议。
来源 / 光明日报
责编 / 赵治国
编辑 / 程一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办公室新媒体管理中心
微信号:SXGJSW
投稿邮箱:5691389@163.com
联系我们:程一芳(微信号chenyifan88),卫婷(微信号diedaodemogu)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