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的家国情怀!西农的唐先生……

大学 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5-18 09:27:18

魂牵梦萦黄土地
唐克丽






唐先生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院内,89岁的老党员唐克丽在老伴儿的搀扶下,迈着小步走来。这个普通的身影其实并不普通,黄土高原上曾留下她美丽的身影,水土保持学界则尊敬地称她为“唐先生”。



从“魔都”到大西北

   从女青年到科学家

CHANGE


 唐克丽

  “为什么从上海来到这里,因为那个时代祖国的召唤就是我们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如果说长江是她的生命之根,那么黄河就是她的事业之基。作为著名土壤学家、我国土壤侵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89岁的唐克丽研究员最骄傲的却是扎根黄土高原60多年、野外考察行程累计5万公里的治黄历程——

  1954年,22岁的上海姑娘唐克丽怀着建设大西北的豪情来到位于陕西杨陵小镇刚开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现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为什么从上海来到这里,因为那个时代祖国的召唤就是我们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唐克丽说。




  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6年唐克丽跟随中科院院士朱显谟研究员参加黄土高原土壤资源和土壤侵蚀考察。北上榆林,西抵陇南,因交通设备缺乏,全程步行。作为地学组唯一的女同志,唐克丽和男同志一样一天步行五六十里,背负简陋的仪器、饮水与午餐,下沟上山,采样背土。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唐克丽仍多次穿行整个黄土高原。“可以说我是全国治黄考察队的终生队员!”唐克丽笑着说。



  “黄土是有生命的。” 考察中,莽莽黄土支离破碎的地貌和满含泥沙的黄河滚滚浊浪令她震惊,激起了她追求科学的激情,坚定了她扎根黄土高原献身治黄水保事业的信念。



  年过半百

重焕青春

YOUTH



  改革开放后,年过半百的唐克丽焕发了青春,她受命在水土保持研究所组建我国第一个土壤侵蚀研究室,挑起了发展我国土壤侵蚀学科的重担。再次考察黄土高原后明确提出,人为破坏植被和不合理开垦是水土流失加剧和黄河泥沙增加的主要原因。人民日报以《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为题刊登了她的观点,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20世纪90年代,唐克丽进入人生最繁忙的时期。当时,年过半百的她,在中国科学院激情答辩通过后,主持创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随后创建了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和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试验站,成为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2021年神木站入选国家重点野外试验站。

  40余年的科研积累,给予了唐克丽广阔的视野和不断创新的思考。她把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延伸到防灾减灾和全球变化领域: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黄土高原北部应划出一个水蚀风蚀交错带,开辟了水蚀风蚀双相复合过程研究新领域。美国土壤侵蚀国家实验室黄基华主任评价说:“我们开始认识到要把水蚀风蚀两个过程联合起来研究时,唐教授已建立起以水风复合侵蚀过程为目标的神木实验站。”她的前瞻思想表现在开始研究其他人还没有想到的问题。唐克丽教授学识宽广,在学科结合上有突出成就。她通过土壤微结构学研究古土壤,在黄土地层排序,古土壤发育,古气候等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方面,多有创新性见解,成果多发表在《第四纪地质》上。



    百万巨著

 《中国水土保持》

    轰动国际

WORK


  上世纪末,唐克丽深感国内国际上缺少一部水土保持专著。遂于1998年和科学出版社签订了写作合同。此后五年,她克服了心脏病、腰椎病的困扰,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完成125万字的专著《中国水土保持》。这是我国也是国际上首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水土保持历史经验、现代科研进展和成果的专著。为推动水土保持事业产生了广泛旳影响。




硕果累累 

  众望所归

AWARD



  2005年,唐克丽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她与获过同一奖项的丈夫、著名土壤学家李玉山研究员共同在我校资环学院设立了“李唐奖学金”。他们关心青年人才成长,在农学院和资环学院做励志演讲,在野外为研究生讲授古土壤课程。



  2006年,世界水土保持协会一致推举唐克丽教授为2006年度“杰出研究者”奖获得者。颁奖词说:“唐克丽建立在一手观察和新实验手段上的科学见解突破了许多长期争论的课题”,“基于她的开创性贡献,她被广泛认为国内国际上土壤侵蚀学界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LAND

魂牵梦萦黄土地


  光阴荏苒,霜叶如丹。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女青年成长为终身奉献水保事业的科学家,只因对黄土高原的浓浓情愫和对科学事业的深深情怀。


  “广阔浑厚的黄土地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魂牵梦萦的一部分,我已和爱人约定 未来骨灰将洒入黄河,继续守护亲爱的母亲河,我们的黄河!”





党史上的今天

  1938年5月17日,任弼时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就此前提交的《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书面报告大纲作说明和补充。


相关阅读


永远跟党走!从一大到十九大……
来!撸起袖子!直击NWAFU新冠疫苗接种现场!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永远的“西北第一高楼”!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述三号楼的故事……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网络编辑:薛子涵

视  频:张佳奎

     于皖弋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