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安顺学院: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
瓮城古墙石板房、凤阳汉装绣花鞋、大明遗风古军屯,作为最早建立的屯堡之一,安顺市鲍家屯村具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是屯堡文化的“活化石”。为让距今600余年的屯堡文化焕发新活力,安顺学院勇担本土高校文化发展研究的重任,通过建立研究平台、开展研学活动等,不断扩大屯堡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坚定村民文化自信。
目前,鲍家屯村已经成为安顺学院调查研究屯堡文化的重要基地,每年有大量学生来此开展课题研究。另外,随着屯堡文化声名远播,国内不少高校也选择在鲍家屯开展研学活动。高校师生和专家学者对屯堡文化的关注,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可度,让这个源自明代的军屯村在新时代发展变化中愈发古雅而充满活力。
航拍鲍家屯村保存完整的民居
乡村兴则国家兴,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民族复兴。研究和推介屯堡文化只是安顺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安顺学院在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乡村振兴的研究团队,积累了丰硕的成果。5月18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落户安顺学院,无疑为该校助推乡村振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位于关岭自治县沙营镇的路支村因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匮乏而成为深度贫困村。2016年,按照安顺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路支村被列为安顺学院的对口帮扶点。为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安顺学院举全校之力,将素质高、业务强、能吃苦、善协调的干部派驻到扶贫第一线,并就资金和技术提供有力支撑。
航拍路支村蜿蜒盘旋的产业路
5年多来,安顺学院先后派遣4批共12人的精锐团队奔赴路支,他们坚定迎难直上、战贫拔穷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扶贫路上的“学院力量”。2019年,路支村实现脱贫出列。2020年,路支村实现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摆在安顺学院驻路支村第一书记陈欣眼前的难题。“路支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支离破碎,虽然已修建机耕道,但远不能满足需求,部分村民组农忙时还要靠人挑马驮,如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必能大力发展种植。”理清思路后,陈欣与村支“两委”积极对接关岭县农业农村局,为路支村争取到177.87万元农田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新建5.36公里的机耕道。
航拍路支村蜿蜒盘旋的产业路
5月17日,记者在路支村看到,宽阔平坦的产业路已经蜿蜒盘旋于连绵青山,成为连接村民与农田的坚固桥梁。“路修通后,我们每年可节约化肥和农作物运输等费用2000余元。”村民陈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眼看路都修到田边了,不少村民把原本撂荒的地重新开垦了出来,高高兴兴骑着摩托车去种地。
路支村延伸至大山深处的产业路
路通百业兴。基础设施的完善调动了路支村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产业,安顺学院结合路支村气候特点和土质检测结果,引导该村发展油茶种植。经过前期考察研究,村支“两委”已经决定引进油茶苗,大规模发展油茶种植。“有安顺学院的技术支撑,油茶一定能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路支村村支书杨勇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5月的鲍家屯村烈日炎炎,苍翠挺拔的松柏树下,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老人坐在石条凳上相伴闲聊,恬淡悠然。不远处,一位身形单薄的耄耋老人正绘声绘色地给几个学生模样的人讲述着屯堡文化,他就是被村民尊称为鲍家屯屯堡文化“活字典”的鲍中权。
尽管已经80岁高龄,但讲起大明历史的鲍中权老人依然中气十足、神采飞扬。“安顺学院把鲍家屯作为重要的研学基地,我们就不能让人家上‘哑巴课’,既要展示文物,还要讲好人物故事。”不管是前来观摩学习的学生,还是结伴采风的文人墨客,鲍中权老人都会陪伴在侧,热情讲解。
鲍家屯村古朴的石板民居
“以前没有各类研学活动,村民对自身文化司空见惯,没有自豪感。研学活动广泛开展后,百姓与外来人员的交流逐渐增多,他们开始关注自身文化,有了文化自信。”鲍家屯村驻村第一书记潘志忠介绍,各类研学活动给村里带来了人流和客流,而学生的课题研究和调研则进一步提升了屯堡文化的知名度。
斑驳的古城墙、古朴的石板路、精美的屯堡绣……鲍家屯仍完整保存着明代汉族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基于此,安顺学院于2001年5月成立屯堡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广泛集聚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科的成员,形成了多学科、多视野、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团队。中心鼓励学生在课题研究和实习调研过程中倾向于屯堡文化的同时,还积极推荐全国高校在鲍家屯村开展研学活动。
精美的屯堡绣和手艺人
十多年来,安顺学院以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对屯堡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外推介。“屯堡文化不是定格于历史文献中生硬的文化遗产,而是传承至今仍保持其生活氛围的鲜活文化景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汉族文化的活态体现,能为研学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题材。”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吕燕平如是说。
5月18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在安顺学院揭牌,全国各地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新时代中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这标志着安顺市在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上抢得了新机。
2021年1月,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获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作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将集全省高校之力,聚焦西部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乡村振兴研究,与东、中部地区乡村振兴研究基地深入合作,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贵州样本,凝练乡村振兴的贵州经验,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贵州省高校研究中心大楼
安顺学院院长陈云坤表示,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旨在创造研究条件、集结研究人才,提高农业农村专业研究水平、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作为安顺市唯一的本科高校,学院将聚焦国家重大政策,建设一批乡村振兴方面的新型智库,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提高决策咨询水平,服务区域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方面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聚焦安顺乡村振兴发展方向,用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对接创新链、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将安顺学院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源泉,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代表了省内高校乡村振兴研究的最高水平,贵州高等教育要积极投身、深入参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说,安顺学院要根据贵州“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布局和“办特”市州高校的定位,在“办特”上下功夫,在“办特”上闯新路,在“办特”上出实绩,走出一条属于安顺学院的特色发展之路。
乡村产业振兴,高校责无旁贷;乡村人才振兴,高校当仁不让;乡村文化振兴,高校重任在肩;乡村生态振兴,高校义不容辞;乡村组织振兴,高校大有可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安顺学院以切实行动研究乡村,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贡献高校智慧,发出了乡村振兴的安顺宣言。
内容来源于人民网
-
学院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暨就业信息核查工作专项部署会
6月3日,学院在经管系104会议室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暨就业信息核查工作专项部署会。学院副院长高江出席并主持,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副校长王立群,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各系就业工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业团队在第十一届“三创赛”省赛中荣获佳绩
6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福建省赛成功举办。我校6支参赛团队在与全省32所高校的2871支团队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2个一等奖和4个二等奖,我校还荣获最佳组织奖
-
唱响青春给党听︱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学子唱响《映山红》
商丘师范学院团委凝聚青春微梦想 汇聚商师正能量唱响青春给党听|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学子唱响《映山红》献礼建党百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响青春给党听”红歌传唱接力活动正在进行。百年之际,青春献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国铁集团:节前出行高峰时段部分方向仍有余票
- 媒体:蔡徐坤事件不能总靠爆料来挖
- 甘肃省体校开展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
- 官宣!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成立!单霁翔任名誉院长
- 学习党史故事|山东省临沂市费县:92岁沂蒙老兵回忆冰雪长津湖
- 又来喜报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
- 知史爱党 “译”彩纷呈 ——我校外语学院在牡丹江市首届大学生中共党史翻译大赛喜获佳绩
- 校庆日|《一路走来》——庆祝齐齐哈尔医学院建校75周年宣传片
- 欢迎报考西南交通大学!
-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我校举行2021年度职教活动周暨技能竞赛月展示活动
- 嘉兴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陈利众一行来我校考察指导
- 现场直击!济光师生接种新冠疫苗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