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外退役学子罗春辉:将青春奉献给祖国北疆
JISU 会通中外 砺志敦材
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如果着一身戎装,用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艰苦训练、磨炼意志,守护祖国北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战士,这样的经历,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罗春辉是金融学1901班学生,2015年9月入伍,2017年9月获得“优秀义务兵”称号并转改一期士官,同年10月被组织任命为通信班班长兼通信技师;2018年转为通信技师并担任通信班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019年荣获“优秀士官”称号,获嘉奖一次;同年7月在全旅大比武中,取得无线电台装备操作第一名,步枪射击第七名。2020年9月退出现役,获得“卫国戍边铜质纪念章”。他培养了7名连队骨干力量,均走上了班长等岗位。
2014年,罗春辉考入吉林外国语大学。刚刚脱离高中生活的他,对于大学生活有些不适应。在经济学专业就读一年后,他决定重拾心中的从军梦。
“我爷爷和爸爸都参过军,在生活各个方面对我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两代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很向往部队生活。我记得我父亲在我高中毕业以后就想让我参军,他经常对我说:‘男人应该有担当,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罗春辉回忆道。
谨遵父亲的教导,怀揣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2015年,罗春辉踏上了从军之路,如愿成为内蒙古军区的一名士兵。初入军营的罗春辉,经历了一段极为不适应的阶段,日常训练也面临很大困难。“我刚进军营的时候体重达到二百多斤,体力不达标,跑步成绩也不及格,引体向上甚至一个都完成不了。”每天负重跑三公里,各种大比武、授课,让本就运动困难的他在部队高强度的训练中显得有些落后。
但罗春辉始终没有放弃,他时刻谨记自己是军人的后代,军人应该充满斗志,勇敢面对困难。“我心里就是不服输,别人能够做到我也一定可以做到。”于是,每当夜幕深深降临万物沉寂之时,罗春辉都会给自己加练几百个俯卧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他的三千米长跑成绩也从最初的十五分钟到十二分钟,最后达到十一分钟。他一直强迫自己突破极限,争取做到最好,得到了班长和战友们的肯定。
经过数天的努力与付出,罗春辉终于成功了。在两个月后的考核中,他的各项指标都合格了。“那一刻我真的很激动,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弱,认真付出过后得到回报的感觉真的很好。”罗春辉说。
北疆——中俄蒙朝四个国家的交界处,八千里的边境线,是一代又一代戍边军人奉献一生的地方。罗春辉所在军营的驻扎地七卡村,位于中俄边界线额尔古纳河右岸,与俄罗斯疆域仅一线之隔。这个小小的村落偏远且寒冷,静静伫立在河岸边,年复一年如同一个守边战士,度过了许多苦寒岁月。在这里,每年无霜期仅有80余天,夏季最高气温40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51度,冬季的积雪厚度达50厘米,每年都是5月雪刚停,10月又见雪的状态。漫天的飘雪和呼啸的北风,是这里的主旋律。
如果说远离喧嚣的城市,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考验的是罗春辉的肉体,孤独的环境磨练的则是他的心灵。
“妈,我给您和我爸拜个年,这就给你们磕头。”2016年的除夕夜,是罗春辉第一次没有在家过春节的日子。刚站完岗的他,来不及整理着装便迫不及待地向父母发起了视频通话邀请。看着电话那头年迈的父母,罗春辉心里有孤独感,但更多的是遗憾不能在节日时陪伴他们在身边,想到这些他的眼眶也湿润了。
思家的心情深切,但始终不能动摇罗春辉戍边的决心。每每提起七卡那个小村庄,他依然无限怀念那段时光,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一开始去那里我觉得它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沟,但是当我守边两年到即将退伍时,我站在额尔古纳河边,看见我们国家界碑立在那里,从四十年代至今,多少个军人用青春守护着祖国的边界,有的两年五年,有的八年、十年,甚至有些老兵在这里一直守护了二十五年。当我持枪站在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上时,我感受到了那种对祖国疆土的责任,我们应该传承老兵的精神,站好每一班岗。”罗春辉坚定地说。
回忆起在部队从军的五年,罗春辉难忘的还有战友情。“有一次我们强化训练,白天训练结束,晚上还有一个十五公里越野,当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每个人身上还带着枪和将近三十斤的背囊,所有人都非常疲惫。其中有一个战友实在跑不动了,我们其他人就帮他轮流拿背囊,最终准时到达目的地。”罗春辉回忆起与战友在一起的往事,嘴边不经意扬起微笑,“战友之间互帮互助都是经常的事。”战友之间的情谊温暖了每个边境的冬天,为他们艰难的军旅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