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菁”(3)| 美术馆里牛来牛往

大学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2021-04-08 13:26:48


李菁雯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师。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教育学在读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油画)硕士。


■曾留学德国,迄今游历十五个国家、五十余座城市、百余家博物馆与美术馆,现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博物馆公共教育。


■每到一座城市,我一定会去到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在那里,我透过文物与古人神交,穿过画作,串联起过往与当下瞬间的诸多感动。


■博物馆(美术馆)是历史的记事本,也是教育的自然发生地,希望在这个栏目里,你也能与我一起,博古而通今。



在中西方绘画中,牛都是艺术家笔下乐于表现的动物形象。中国绘画中的牛在农耕文化语境下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下,牛又多了些彪悍和狂野的气质,亦正亦邪。

在本期的栏目中,我为大家挑选了几头“住”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牛,一起瞧瞧古今中外“牛”们的形象变迁。

·阿尔塔米拉洞穴(西班牙) “史前博物馆”公元前一万年左右

图1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的野牛形象

迄今发现人类最早绘画活动的图像就与牛相关。位于西班牙北部,有着“史前博物馆”之称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图1)记录了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采集狩猎的生活。这些用木炭、赭色和赤铁矿来绘制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著名的大窟顶绘制了一群不同姿势的已灭绝的西伯利亚野牛(图2)。当时的人们通过对颜料的稀释来产生强度变化和明暗对比,另外还利用洞壁的自然轮廓使绘画产生立体效果。

图2

可能此时你已经开始好奇这些图像的目的,难道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创作艺术作品?表现当时生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洞穴壁画的描绘是为当时的一种具有图腾和巫术崇拜仪式而做的。当时的人们大致认为描绘了这些动物就等同于占有了这些动物,至少是具有了去捕获这些动物的能力。所以这些图像所代表的很可能是一种神秘的巫术仪式。这些巫术仪式向今天的我们传达了一种图象观念,即认为图象和事物,就是模仿的图象和它的原型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控制了图象就控制了事物。毕加索曾经表示,所有的巫术崇拜物的功能都一样,它们是帮助人们不再屈从于鬼神的利器!

·韩滉《五牛图》黄麻纸本 唐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北京)

图3

绘于黄麻纸上的《五牛图》(图3),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是目前所见中国画中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图画中的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图4),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

图4 《五牛图》局部

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所以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五牛图》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毕加索

《格尔尼卡》布面油画 1937年

现藏于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公牛》 纸本木炭1946年

图5 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中的《格尔尼卡》

对于毕加索而言,牛是复杂的意象,在其著名的作品《格列尼卡》(图5)中,大家对于画中牛的形象解读众说纷纭。作为象征,牛既是充满男性气概的,强壮彪悍的,代表了愤怒和野心;但又常常是力量角逐中的牺牲者,在人类的计谋面前甘拜下风。不管怎样,它是权力的一种复杂而脆弱的象征。一些评论家认为,牛是毕加索的“自画像”,因此《格列尼卡》中的那头公牛(图6)其实是他自己见证着下方的诸多恐怖暴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被激发出来的男性力量;还有一些人指出,公牛是西班牙的标志,代表了西班牙内战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困惑,以及西班牙人被战乱所扭曲而飘忽不定的价值体系。而对于毕加索自己而言,他拒绝回应对于画中的牛以及与之相伴的马的形象的猜测,并声称,“这些就是动物。被屠杀的动物。这就是我所想到的。”

图6 《格尔尼卡》局部

当然,毕加索笔下最为人熟知的牛来自于《公牛》(图7)一画。完稿于1946年1月17日的这幅《公牛》,看上去寥寥几笔,不乏有些拙稚,实则十一易其稿,时间从1945年12月5日到1946年1月17日,长达6周有余,见证了毕加索从写实到立体主义的风格变化。 

图7

牛是毕加索最爱的动物之一(图8),作为西班牙人,他是斗牛场的常客,又对应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牛头怪”弥诺陶洛斯。毕加索曾说,“如果我走过的所有道路都标记在一张地图上,并连接成线,那么看上去可能会像一只弥诺陶洛斯。”从八岁时绘制的《斗牛士》(1889,图9)、到《公牛》、再到画家口中的弥诺陶洛斯,毕加索笔下的这些与牛相关的形象不仅代表了艺术家的出身和其熟悉的生活背景,更将他的创作内核展现在观者面前——西班牙斗牛中的公牛崇拜、画中斗牛士兼具男性气概和女子气质的特征,直接地贯穿于毕加索的艺术形象当中。

图8 戴着牛头道具的毕加索

图9 毕加索八岁作品《斗牛士》

·格哈德·里希特 《母牛》布面油画 1964年 Staatsgalerie Stuttgart(德国斯图加特)

图10

里希特的《母牛》(图10)属于一系列照片图像,自1962年以来,这些图像便在他的作品中起了核心作用。在里希特的画作中,图像通常是曝光过度、对焦不准、模模糊糊的,但又却往往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里希特自己也曾说过,他没有耐心花一年时间在油画中精确展现照片原本的面貌,而模糊的图像可以使作品产生某种共性。他的很多作品都选取了黑白照片作为素材,因为在艺术家看来“黑白照片要比彩色照片更强烈地诉诸于人”,且它们都流露出“倏忽即逝的镜头感”。1964年和1965年的几幅作品,是里希特最典型的“照片绘画”,正如我们所见到的这幅《母牛》,画家干脆画了杂志广告中的母牛的半个身子。这种对广告和画报的“戏仿”,使里希特的一些作品不免带上了波普艺术浪潮的浓厚时代色彩。而此时,画中“牛”的实体意义也被不断消解,成为一个艺术家表达图像与现实关系中的媒介。

·安迪·沃霍尔 《奶牛》系列 胶印版画 1970年

图11 安迪·沃霍尔站在他的奶牛壁纸前

里奥·卡斯特里画廊,1966年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成为了美国主流的前卫艺术。在这段期间,安迪·沃霍尔有一年半的时间几乎放弃绘画,他认为自己已才思枯竭,无力创作。1966年,画商里奥·卡斯特利成功说服了沃霍尔在他纽约的画廊举办新的展览(图11)。卡斯特利的助手伊万·卡普建议沃霍尔表现母性的题材,“一些田园的元素,比如奶牛”。这一提议便让冰淇淋品牌的牛头形象成了沃霍尔《奶牛》系列(图12)的灵感之源,也成为了波普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图12

今年初,我曾前往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观看了展览“波普图像——安迪·沃霍尔的1962-1987”(图13)。展览通过72件来自西班牙何塞·路易斯·路佩雷斯收藏机构(JoseLuis Ruperez )的作品展现了安迪·沃霍尔于1962年至1987年间最具象征性的创作——以肖像作品折射时代性和大众艺术趣味;以“静物”系列作品呈现消费社会和当代生活的不同面貌。沃霍尔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为一台机器”(图14),显然,他成功了,在丝网印刷下复制生产出的大量“牛头”恰恰体现了艺术家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传达出的是某种冷漠、空虚和疏离的感觉,从而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变化。

图13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14 安迪·沃霍尔,《奶牛》,丝网印刷

1966年,摄影:Stephen Shore

·弗朗西斯·培根《公牛研究》 布面油画 1991年

图15

今年年初,英国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举办了“ 培根:人与野兽”(Francis Bacon: Man and Beast)的展览。展览展出了一件培根的绝笔之作——在去世前几天,画家在位于伦敦南肯辛顿的工作室完成了这件描绘公牛退缩到虚无的作品《公牛研究》(图15)。这件“似乎宣告了艺术家即将死亡”的作品在2016年被知晓以来,首次在英国展出。

和毕加索一样,培根笔下的公牛多半是自我的化身。“我们感到公牛,可能就是艺术家自己,他将要被身后的黑暗吞噬。”策展人佩皮亚特说,“公牛处在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必然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画面中黑色虚空的公牛,可能正在燃烧,也许越栏逃脱,或是正走入天堂的光明。《公牛研究》曾是一件“一个非常私人的私人收藏”,直到2016年通过艺术史学家马丁·哈里森(Martin Harrison)有关培根作品目录的书籍才进入公众的视野。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展览、复制、讨论和研究的记录。但这件作品却证明了培根对公牛的持久兴趣。培根对公牛的了解可能来自于他的好友、法国超现实主义者米歇尔·莱里斯(Michel Leiris)的著作。当完成《公牛研究》时,培根已经82岁了。尽管他的一生放荡不羁,但此时培根知道末日正在追赶他,他快死了。“饮酒、哮喘,培根做了很多治疗,他早已不以为然,他从来不需要同情,他讨厌医院……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到了。除了离世前一年,他看上去总是比实际年龄年轻。”这件作品完成不到两周,培根走了,享年82岁。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从史前人类用于巫术活动的野牛图像,再到现代艺术家们解构艺术、寻找自我过程中创作的“母牛”、“奶牛”或“公牛”形象,无不证明了牛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联。这些当下沉睡在全球不同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牛”们正默默注视着人类,无声地回应着一代代图像创作者们对于艺术的追问。

审核部门 | 宣传部

文字撰写 | 李菁雯

图片来源 | 部分作者拍摄、部分来自网络

版面设计 | 校大学生记者团 丁钰菲

更多精彩

节气说 | 清明-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

东瞧西望(39)|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如何切换成英语

在这个工作会议上,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同时摘得两项荣誉

延伸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