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登成旦红书记署名文章
关注上海大学及时掌握权威信息,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创刊于1983年
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
旨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实践的
全国公开发行刊物
是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和有影响力的
学术期刊
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
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
重要阵地
“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
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成旦红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这为高校推进“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
深刻认识“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的主渠道。“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上海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将引导青年学生在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四史”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为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素材和鲜活案例。尤其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部党史,既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探索史。这段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实现了三大飞跃——“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这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史形成两大理论成果:一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二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与上海大学学生交流
高校思政课建设应当传承不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挖掘理论深度,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结合“四史”特别是党史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历史经验,让学生在感悟历史中,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的认识,加深对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理解,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把握。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仅在于它深刻改变中国、影响世界进程,而且在于它在当前和今后都将发挥科学理论的根本指导作用,深刻认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将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来。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成旦红书记主讲“赓续红色基因 坚守育人初心”主题党课
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人民近代180年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使师生在纵览历史事件中,不断深化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而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看待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审视历史和观照现实,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把握历史必然性,努力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进一步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根本问题。
历史昭示未来,熟知历史才能正视当下面向未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四史”的目的,是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思政课教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要把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结合起来,结合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充分领悟“百年大党致力于千秋伟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积极思考“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大现实问题,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刘昌胜校长为本科生上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思政课
二
精心打好“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以历史逻辑增强政治的理论说服力,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动力和活力。推动“四史”学习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精心打好组合拳,基础在于学科体系、关键在于教师队伍、根本在于高校党组织领导力。
上海大学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思政课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推动“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注重相应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支撑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学科,必须筑牢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纵观“四史”,可以看到: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上海大学300余名青年学子参与电影《1921》的宣传拍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在实践创新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创新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前无古人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在思考新发展阶段的实际问题中创新发展,势必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在思想史的意义上阐明马克思主义从经典到当代的理论发展,还要结合“四史”深挖理论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要结合党史,联系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研究和学理阐释,强化马克思主义学科自信和话语权。
校史剧《红色学府》
推动“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特别要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懂马列主义、通“四史”的骨干队伍。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责任重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当前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特别要让教师在增强历史思维、拓宽历史视野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引导和激励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四史”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思政教师通过学习“四史”,深刻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和思想指引,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善用“大思政课”,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理直气壮上好新时代思政课。
恽代英烈士家属与上海大学师生纪念先烈牺牲90周年
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讲好“四史”的能力和水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讲生动、讲明白、讲清楚。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历史中鲜活的故事,讲清楚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引导学生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践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结合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理解在新发展阶段,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党史融入,“光影中国”课有“颜值“更有“言值”
推动“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发挥党委主体统领作用。一所学校思政课办得好,根本在于党组织充分发挥对思政课的全面领导作用。高校党委只有把思政课建设始终摆在关键位置,才能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实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在工作格局、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相关党政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教学院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把“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进行政治指导;书记、校长到“马院”调研,研究推动“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教学。
切实做好保障措施。制订“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在学科建设、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搞好内容生产的“供给侧改革”,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打造一批精品教材、一流课程、特色作品等“拳头产品”;在教师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中确定具体措施,配齐配强教师队伍,突出效果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提升思政教师讲述“四史”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资源,调动课堂内外各种载体形式,梳理并宣传好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大决策,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丰功伟绩。
特约通讯:
党政办公室(政策研究室)
上海大学官方微信
投稿:xcb@oa.shu.edu.cn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