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 争做“觉醒”青年(三)
近期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
受到广泛青年人的关注与探讨
让人们重新认识
百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恢弘历史和壮美篇章
@西安工业大学也特别推出
《觉醒年代》系列栏目
一起了解党史故事
学习革命人的伟大思想 争做“觉醒”青年!
“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狂人日记》诞生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狂人日记》作品影响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毛泽东成立新民学会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大会在长沙岳麓山下刘家台子蔡和森家召开。参加成立大会的有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萧三等13人,未到会的有李维汉、周世钊、陈昌等8人,基本会员共有21人。会议讨论通过了毛泽东、邹彝鼎起草的会章。会章规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议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学会总部设在长沙。会章还规定了严格的入会手续,要求会员生活严肃、人格光明、思想向上,有为国家民族做事的远大志向。学会成立后,陆续在长沙各学校的进步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会员。
新民学会: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源头
1917年冬,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在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受杨昌济哲学、伦理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奋斗、向上的人生观”。他们迫切追求新思潮,都觉得自己的品行要改造,学问要进步。于是,这群有志青年决定组织新民学会。
1918年4月14日,在岳麓山下蔡和森租住的“沩痴寄庐”,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讨论学会的名称、宗旨、章程,宣告新民学会正式成立。他们开会讨论通过了以毛泽东为主起草的会章,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新民学会一成立,就是一个认真、严肃、奋斗、向上的青年团体,有70多个会员。学会成立后,创办了《湘江评论》,推动“五四”运动深入发展。《湘江评论》由毛泽东任主编,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文章全系白话文,通俗、生动。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和第十二批准备出发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们在上海半淞园举行会议。会上,大家认真讨论了新民学会所处的社会环境,议决学会态度要“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并由毛泽东负责编辑新民学会会务报告。学会规定,新会员入会四个条件是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至此,新民学会已开始发展为一个组织严密、有政治抱负的革命团体。
毛泽东曾提出:新民学会会员,应该散于世界各处去考察,天涯海角都要去人,不应该堆积在一处。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的同时,新民学会还组织部分青年赴南洋从事教育工作。李思安、张国基等会员就去了新加坡。至1920年9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事教育工作的湖南人达24人。
1920年上半年,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萧子升等新民学会的骨干会员经国内学会同意,在法国成立了新民学会支会。为了把大多数留法青年团结起来,共同进行革命斗争,在蔡和森、向警予等倡议下,散居法国各地的13名新民学会会员于1920年7月举行了为期5天的蒙达尼会议,讨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新民学会宗旨的问题。
1920年10月,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的基础上诞生了。这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成立新民学会时就有的“经纶天地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初衷,也是新民学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1921年1月,毛泽东在长沙主持新民学会新年会议,讨论决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的共同目的,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为达到共同目的的方法,把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引上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理想的道路。两个月后,新民学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自然停止活动。
新民学会实施的是“向外发展”与“国内研究”并重的决策。由蔡和森带头“向外发展”,毛泽东等坚持“国内研究”,两支劲旅并驾齐驱,相互激励,建树卓著,最后殊途同归,集合于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新民学会70余人中,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者达32人,其中留法勤工俭学成员18人中加入共产党者有11人。
(滑动即可查看)
黄侃——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
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
后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林纾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于是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
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于时。复肆力于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
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觉醒年代》系列栏目,
将会就剧中经典历史场景,为大家讲述历史史实;
看百年前的青年学生风华正茂,致敬“同龄人”!
山河虽无恙 吾辈当自强
青年兴则国兴 青年强则国强
看觉醒年代
作觉醒青年
以史鉴今 砥砺前行
党史日日学▼名家说
今生未必重相见,遥计他生,谁信他生?缥缈缠绵一种情。当时留恋成何济?知有飘零,毕竟飘零,便是飘零也感卿。
——黄侃
被创壮士,果得姑射仙人为称药量水,即被巨创,定无不愈矣。
——林纾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
大家都在看▼
资料来源于共产党员网、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网络编辑:张紫萱
编校:余志濛
责任编辑:仇倩倩
投稿邮箱:xggw@xatu.edu.cn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