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碧水蓝天的守护者!

大学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 2021-06-05 16:31:05


保护碧水蓝天

建功美丽中国

解燃“煤”之急 

纾污染之困

滚滚浓烟从烟囱排出,是人们对燃煤电厂的固有印象。煤是我国的能源消耗大户,燃煤烟气排放SO2和NOx占大气污染总量的70%以上。

“呼吸之痛”是环保的堵点,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黎东教授团队科研攻关的着力点。汪黎东教授团队基于大气污染源头控制的思路和实现污染物资源化的技术定位,开发基于新型催化法的宽负荷脱硝—SO2吸收增效—亚硫酸盐氧化及资源化的连续工艺,提高传统脱硫脱硝系统对复杂烟气工况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使硫氮污染物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同时高效、低成本地回收硫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回收型燃煤烟气污染控制技术。

汪黎东教授团队荣获2020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历经13年基础研究、工程示范及市场推广,为燃煤烟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全面科技支撑。目前,团队在脱硫脱硝工艺的重大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河北、河南等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已建立年产3万方的脱硝催化剂生产线,累计完成火电、钢铁等脱硫脱硝项目500余项,实现氮氧化物减排约63万吨/年,二氧化硫减排约130万吨/年。成果走出国门,为印度、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燃煤企业和电厂提供脱硫脱硝方案。

赵桂霞教授指导学生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数据处理

纾污染之困,还有赵桂霞教授团队方案。赵桂霞教授团队以光催化技术为核心手段,设计出了可见光驱动的高选择性的有机物定向转化反应体系,实现了常温常压下可持续的有机物绿色转化,节约了催化过程的能源消耗,降低了成本,从源头上消除传统热催化过程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建立新型催化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科技治雾霾

绘城市新颜

家住山西长治英雄南路街道的李妈妈是小区广场舞的常客。她说,“原来空气污染严重,在外面跳广场舞,隔三差五就犯呼吸道疾病。这几年,长治空气明显改善了,不管是跳广场舞,还是散步遛弯,天朗气清,心情舒畅。”

彭林教授团队在企业调研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长治老百姓对蓝天白云的期待,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彭林教授团队科研攻关的着力点。自2017年起,该团队在长治开展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建立了利用碳同位素技术解析空气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的方法,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服务。团队根据当地大气污染分析结果,给当地政府的治理出谋划策,甚至细化到某类工厂的某个工段该如何做。

彭林教授团队在企业调研生产工艺情况

长治的天蓝了,长治的市民知道了华北电力大学有个厉害的科技治霾团队。每年往返于北京、长治40多次的团队教师闫雨龙说:“为当地老百姓高兴,也为自己手中的科技能改善民生而自豪。”

日前,该项目获批“总理基金”二期“一市一策”项目,为咸阳、长治、晋城等3个城市提供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华电方案正在呵护更多城市的蓝天。


守一江清水

润一方民心

居住在三峡库区附近的王先生一家三代的用水一直依赖着三峡,他说起这些年三峡的变化时很激动:“曾经周边三峡的水变得黄黄的,都不敢拿来洗东西,更不用说用来喝了,对我们这些老头子来说麻烦的很。现在好了,水又变得清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喝的也放心!”

三峡库区的水变清了,有一份功劳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丁晓雯教授团队。

丁晓雯教授在马来西亚CEESD2018会议上作关于三峡库区饮用水安全的主题报告

八年来,丁晓雯教授团队扎根于三峡库区水环境治理工程。团队基于对三峡库区长期监测与实验,依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计划,提出了库区水环境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与三峡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了基于三峡水库水环境改善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张勇传院士等组成的第三方评价专家组高度评价道:“项目难度大,创新突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丁晓雯教授课题组在2020年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开展地表径流的相关研究

自2017年起,项目成果在三峡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业务化运行,得到了持续应用,并在2017-2019年的中小洪水调度中增加发电直接效益5.13亿元。项目获2020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求是网、中国水利报、中国环境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称为“长江大保护治水利器”。

三峡库区的水清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但丁晓雯教授团队“治水兴水”之路仍在继续。


潜心科研

只为清水长流

大沙河畔,微风习习。整治后的茅洲河,像一幅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但就在两年前,茅洲河还是广东省珠江口东岸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沿河居民说它“水不像水,又黑又粘,臭气熏天,垃圾遍布”。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整治,茅洲河干流已经旧貌换新颜。

这便是近两年深圳茅洲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带来的成效,而其中水体治理的核心“固定化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由环境学院郑茂盛副教授攻坚研发。

郑茂盛副教授在深圳茅洲河整治工程现场介绍水治理技术

坑塘水污染是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问题。郑茂盛副教授多次带着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质分析并设计治理方案。今年年初,在学校的大力资助下,郑茂盛自主研发的分散式水处理设备终于在学校定点扶贫社区落地安装,投入使用。杂草丛生、臭水横流的乡村沟塘,如今成为景观河,河水清浅,绿树掩映,飞鸟不时掠过水面,摇身一变成为乡村公园。每每说起“臭水沟”变身“景观河”,村民们都要竖起大拇指为郑茂盛老师点赞。

村民仇灵启说到:“华电的技术让我们开了眼界,我的娃们春节回来都不敢认家门了,变化太大了。”

街道党工委书记说到:“华电为我们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提供了示范性样本!”

郑茂盛副教授设计的分散式水处理设备

在确山县坑塘水治理现场投入运行

郑茂盛老师与中电建、中电建、交通运输部合作,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研究,完成了多项固定化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课题,核心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技术成果在深圳、海南等多地成功应用,

“如果科研能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这样的科研是幸福的。”郑茂盛说。


根植环保理念 

画育人“同心圆”

胡冬梅老师在本科生《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期中组织情景考试

胡冬梅老师讲授的《污染控制化学》《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凭一己之力把枯燥的课程上成“影视创作课”,将枯燥的知识点改编成一段段有节奏的快板,引导学生结合歌曲、说唱、快板、情景剧等活泼的流行元素演绎复杂的专业知识。学生要提交的作业也是关于《污染控制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的小视频。胡冬梅老师还是“炙手可热”的“科普主播”,亲自上阵打快板科普视频《雾霾污染防治新说》刷爆华电朋友圈,被国家大气污染攻关联合中心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转发,制作的科普短视频《沙尘新说》登上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的舞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计算化学科研团队党支部成立仪式

计算化学科研团队的老师们把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主动担当、科研报国的优秀品质当成培养科研人才的首要任务,坚持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团队李鱼老师说,“科研与思政分不开,理想信念坚定的学生走到哪都差不了。”2020年11月,团队研究生顾雯雯同学将自己所获年度优博奖学金5000元捐给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朗陵街道朱李庄小学,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教育事业。顾雯雯说,“老师教导我们青年学生要立大志、担大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就先迈出一小步吧。”

学院党委书记王韶华为全院师生讲授党课

时值党史学习教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韶华在党史学习教育教师座谈会上说:“学习党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与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作为“环境人”,要把实事办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用科研守护祖国的碧水蓝天,画好育人的同心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经”彩绝伦,经管学院师生唱响《新的天地》丨唱支歌儿给党听MV接力①

收下这份“秘籍”!

请注意,前方萌物出没!

文字丨朱慧花 焦扬

编辑丨董艺双 焦扬 赵桐羽 刘媛 周湛淇

审核丨卜叶蕾 王韶华

分享

点赞

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