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看这里!广工有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②

大学 作者:广东工业大学 2021-06-27 19:25:31
高考成绩已出

最重要的填报志愿阶段已经来临


为此,工仔将带领大家了解广工的2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建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这些专业定位如何?

师资力量怎么样?

有什么样的培养特色?

工仔将分两篇推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专业推出顺序不分先后)


本期目录


1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16.建筑学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机械电子工程
20.环境工程
21.环境生态工程
22.工商管理
2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6.金属材料工程
27.能源与动力工程


1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Building Environment andEnergy Engineering)是一个培养具备建筑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控制技术、楼宇智能化控制技术、绿色生态建筑、健康建筑、智能建筑、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能源供应及建筑节能、洁净室及净化空调、建筑消防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建筑环境测试与评价、室内环境及空气品质控制技术、楼宇智能化控制技术、绿色建筑应用技术、生态健康建筑及小区的营造技术、建筑电气、电子洁净厂房及生物洁净室、手术室之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训练的应用性很强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在人工环境控制、楼宇智能化控制技术、芯片电子厂房及生物制药洁净环境控制、建筑冷热源输配及运行调节技术、室内人体热舒适性控、绿色建筑、健康及生态建筑设计及营造等方面的研究、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广东省最早创办本专业的高校,1986年首次招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给予学生更高起点: 
● 2012年获得了“国家级工程教育中心”;
● 2013年获得广东省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 2018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
● 2018年获得广东省特色专业;
● 2020年获得人社部-广东工业大学绿色建筑(BIM)设计培训基地;
● 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9人,教授4人(包括海外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讲师及实验师共13人。专业还聘请了一批就职于行业著名企业的举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指导教师约30人



办学特色

本专业立足广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瞄准国家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广东建筑业、电子制造业、生物制药行业、大型三甲医院等深度融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宽广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经过30多年办学,为国家培养优秀对的建设人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


1、发挥地区优势,主动服务广东经济发展,共享港澳区域优质资源,适应建筑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2、构建以实践环节、科技活动和竞赛为载体的创新训练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构建多专业协同、校企协同和区域协同的多层次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就业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安装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空调制冷公司、楼宇智能化企业、净化空调企业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检测、管理和开发等工作以及在教学科研、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尤其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本专业2019就业率达到99.0%以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对我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有较高认可度,评价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好用、耐用、留得住、用得上”。很多著名企业常年招聘本专业的毕业生,如万科房地产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融创房地产有限公司、雅居乐地产置业有限公司、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中铁建设集团、广东省建工集团、广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建筑集团总公司等。同时,本专业可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给予毕业生更多深造机会。



16 
建 筑 学



专业简介

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通常更多是指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也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


学校1956年创办建筑学专业,是广东省最早开办的建筑学专业之一,培养了多位全国工程勘察大师。2014和2018年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2015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省特色专业优秀通过,获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2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及精品课程5门。2020年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实践推进研究优秀成果1项,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4项。



办学特色
专业注重过程的多层级核心课程体系。依托开放式专业基础大平台,构建开放而循序渐进的设计教学过程和“平台+模块+精品课程”的多层级核心课程体系;实质有效的国际化合作教学平台。通过3+2联合培养、引入海外师资、外派教师访学、互派本科生交换学习等多种形式,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等国外名校建立实质交流合作;深度融合的教研互促机制。形成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教研互促机制,依托三师下乡志愿服务、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地方实践,协同多层次校外实践平台,教与研深度融合;自主创新的学生品牌活动。在专业教学团队引领下,学生自主创办、持续主办14届的“筑觉杯”等课外学科竞赛,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设计活动。


就业去向
建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竞争力强,至今已培养毕业生3000多名,就业率连续三年来达100%,为国家城乡建设事业及国内外建筑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布广东省各支柱产业,成为助推广东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近五年培养毕业生531人,其中免试推荐或考取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43人,占总人数的8.1%;出国(境)深造32人,占6.0%;深造率居校前列。录取的学校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建筑联盟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学府。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国家级人才领衔师资团队:全院教师134人,教授30人(二级教授8人),由IEEE Fellow、国家杰青、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级人才领衔。

国家级、省级重大平台:建有全国唯一的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并有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11个。


办学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目前共同对接华为智能基座计划,呈梯次、呈建制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从全院约780名生源中选拔50人,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伏羲班,在华为智能基座计划的23门课程中,共选择17门课程做深入学习,以“国产自主”为平台和依托,培养“民族之基,湾区之座”的创新性拔尖人才。


“伏羲班”取义于伏羲八卦,八卦也是最早可追溯到的二进制的起源。二进制运算是计算机学科的数学基础。因此“伏羲班”的取义,意味着不忘初心、民族自强,从民族之源开始,开拓民族之路。




学生成就

30年来,起薪全校最高,至今,人均起薪超万元/月。


三次杀入ACMICPC全球Final(2010/2018/2019)。2018全球第31名,力压号称全球软件工程排名第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2019是全国唯一的地方院校,杀入全球总决赛。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为学校打破零的纪录。



《广州银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荣获 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1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本专业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设备运行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所在的机械工程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位列广东省第一。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33位(前15%);在2020年2月《软科》学科水平监控平台中,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23位(前11%)。





办学特色
本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广东省重点攀峰学科,为我校最早获得博士点的学科专业,且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根据教师科研方向紧密结合广东省产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将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内容引入教学,具有技术前瞻性。

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制订面向企业需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依据校企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大三学生到企业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

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为导向,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0项,省级以上获奖人次超过400人。

本专业还制订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经选拔后大三学生可到知名优秀企业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师。



就业去向
2017年,在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国共411所开设了该专业的学校中排名第17位,在广东省内排名一直位居前茅。2019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入选国家首批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办学60余年,目前已有毕业生约1.5万人,校友遍及省内知名制造企业。当年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中的升学率较高,也有一部分出国深造同学。

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有深圳华为、TCL电子、美的集团、三星电子、广州地铁、海信科龙、广汽丰田、珠海格力、深圳比亚迪、三菱电机等。


19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介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原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发展成为一个“机”和“电”相融合的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传感及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技术训练、电工电子实验实训、生产实习、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液压综合课程设计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及其管理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的能力,适合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机电液智能测控一体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目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每学年开设5个班,包括4个机械电子工程班和1个机电创新班,在校本科生83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320人。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开办由来已久,2020年据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中学科国内排名前1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涵盖在机械工程学科中获得评估B+,进入全国学科排位前茅行列。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广东省内属于领先专业方向。


办学特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为我校最早获得博士点的学科方向。本专业根据教师科研方向紧密结合广东省产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重点突出“机”和“电”的融合,培养学生既具有机械设计基础,也具有电子技术基础,同时具有两者结合应用的设计与开发基础能力。


在机械制造、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机电液智能测控一体化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教融合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能力。同时,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依托校内与校外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开展活动等。形成了学生积极参加、教师乐于指导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100多项。在国内高校享有日益提升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就业去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机电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企业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本专业学生当年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的知名企业包括华为、腾讯、广汽传祺、广汽本田、广州数控、深圳汇川、深圳大族、TCL电子、美的集团、三星电子、海信科龙、格力集团、比亚迪等。在历届毕业生中,均有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国内外知名大学,以及保送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0 
环 境 工 程



专业介绍
本专业契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以培育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为宗旨;着力培养具备良好人文修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扎实的专业和工程基础知识,具备分析污染防治的技术需求、技术进展和工程设计与运营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团队协作、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 1983年,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广东省最早);
● 1996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6年,广东省名牌专业;
● 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第六批);
● 201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 2018年,入选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 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年,位列“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名列全国第19位。



特色优势
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发展基础、广东省区域性产业发展的环保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目前形成了以水污染控制技术、区域性水资源安全保障和链网式黑臭河涌整治为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工业有机废气特征VOCs和POPs的光催化降解为方向创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实验和实践项目;以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电子废物回收利用、污染场地修复为重要内容的固体废物处理教学和工程实践体系。专业培养方案和创新实践始终坚持广东经济社会的环保需求导向,遵循区域资源再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企业实际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为载体实现产教研深度融合,务实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工程领域高水平专业技术骨干。



就业去向

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均超98%14%毕业生就职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25%以上出国留学或继续深造,60%左右就职于各类企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环保工程公司、大型企业环保和安全、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大多已经成为广东省各级环保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走上了市、厅级领导岗位,为广东省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环境生态工程



专业名片
  •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引航
  • 全国第一批环境生态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华南地区唯一招收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一本高校
  • 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 环境科学/生态学科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年度中国学科评级A-


创新班师资力量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已建成一支以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为带头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并下沉于本科育人。院内共有专职教师34位。其中,教授21位,副教授/副研究员13位8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研究院拥有国家级人才21人次,省级人才5人次,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重大专项创新团队2个


教师在学界和业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教师担任国际环境生态学会主席、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生态信息分会主席、国际能值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会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广东省质谱学会副理事长等国内外重要职务;在顶尖SCI期刊担任名誉资深编委、主编、副主编、特刊编辑等。多名教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名教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等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创新班办学特色
1.院士引航,全员导师:以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顶尖学者作为学业引航人,在课程学习、科研兴趣、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的引领和指导,加强师生互动和传承,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参与科研,理实交融:结合国家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以产业生态和流域系统治理为主要特色的课程,将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向本科生开放高水准科研平台,以研促教,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3.广泛交流,国际视野: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活动的机会,并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在共同授课及实践实习方面深入合作,拓宽学生视野,接触科研前沿和生产一线。

4.个性发展,贯通培养:重视本、硕、博贯通培养,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更多、比例更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业衔接。支持跨院选课,鼓励个性化发展,以生为本,能力导向。
 

毕业去向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及专业前身的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7%,其中2019 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升学深造率为23%。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广东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监测和环保公司等。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为100%。毕业三年后大多成长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干部及业务骨干,或成功自主创业,为国家及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2
工 商 管 理



专业名片
  •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创新试点专业

  • 广东省名牌专业

  • 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

  • 入选上海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3%(全国第67位、全省第5位)

  •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中国学科评级B(全国50所高校入围,广东仅5所高校入围)



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10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副教授19人、“青年百人”特聘副教授6人、讲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一个。与此同时,本专业还聘请了一批就职于行业著名企业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校外指导教师。



办学特色及办学经验
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与特色:
(1)紧跟重大现实需求。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和广东省管理实践,面向重大现实需求,形成了多样化极具创新活力的专业办学模式。

(2)产教融合、融入发展促发展。顺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构建了多个企业与产业研究院,依托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与企业和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模式。
(3)集成学校的工科优势和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利用学校强势工科服务社会的契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形成了“灵活、快速、高效”为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4)形成了“扎根本土、放眼全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行差异化人才引进策略和“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引育结合强基础,已形成了一支掌握主流学术规范与扎根本土实践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成就:
(1)专业教学质量建设卓有成效。近三年荣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次、南粤优秀教师1人次、省级教学团队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项,学生对工商专业教师的综合教评分数均达到92分以上。
(2)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近五年毕业生对本专业培养质量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平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86%。


就业去向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远多于广东省其他高校,但就业率却一直位居各高校前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包括企业就职、继续就学深造和自主创业等。



毕业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升学备受青睐。工商管理专业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读研深造,且目标学校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出国(出境)到国际一流大学已成趋势,毕业生深受国内外名校的认可和青睐。

得益于多年扎根华南的专业沉淀,毕业生深受雇主喜爱。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让专业毕业生在业界积累了不俗的口碑,深受雇主喜爱。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们纷纷进入腾讯、百度、中粮、美的、保利、万科、京东、格力、南方航空、百事可乐、恒大、TCL和吉利等大型企业就职。


2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名片
本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为工具、以应用数学为方法、以管理科学为应用领域,紧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省智能制造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适合在互联网企业、跨国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大数据分析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信管专业1999年正式招生,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

  • 2020年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 201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 2011年获得广东省特色专业
  • 2006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 2005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专业
  • 据软科2019排名,管理科学与工程名列41位,位列广东省前3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名,学历构成上,26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比例高达90%,18名教师拥有1年及以上海外访学经历;职称结构上,教授9名、副教授7名,副高以上占比55.2%;其中,“青年珠江学者”1名、“青年百人”5名。与此同时,本专业还聘请了一批就职于行业著名企业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校外指导教师。


培养特色

(1) 工科“硬”特色。强化计算机、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雄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聚焦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科研、教学与社会实践,打造掌握“硬”技术的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



(2)信管创新班。在遴选拔尖人才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小班制(30人)、导师制、项目制等创新培养方式,培养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管高级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新商科高端人才的需求。


就业去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包括:(1)进入境外著名高校和国内985/211高校读研,部分学生进入国际顶级名校如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香港等大学;(2)互联网公司、大中型工商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和省市各级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Java工程师、数据库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及实施顾问等职务。

本专业已培养了2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其中98%以上的学生来源于广东、服务于广东,近5年就业率都达98.4%以上,部分毕业生年薪30万以上。根据无忧考网的统计,本专业毕业生工资在全国244所信管专业中排名第61位,受到广东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普遍好评。



2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名片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国家卓越工程师班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广东省名牌专业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近五年来,先后引进学校青年“百人”1人,A、B类博士人才4人,专业发展后备力量得到有力保障,形成了4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研学经历;老、中、青比例约为1:1:2的专业师资队伍;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专业教师获得校级教改项目6项,新进青年教师全部获得教改项目支持。



办学特色
本专业扎根南粤大地,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结合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的发展特点,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原则,以模具为主线、成型工艺和计算机应用并重发展专业教学。通过材料、机械、控制与信息等课程交叉,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面向广东制造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建有广东省金属成型与模具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材料加工与能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材料成形制造与先进模具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与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广东省“成形装备重点实验室”,与广东登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广东省“汽车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广东省智能不锈钢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多家省内知名企业如海信科龙、志高空调、东江集团、广东鸿图等建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形成了稳定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就业去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工程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宽口径、高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术专业,长期以来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到汽车、机械、电器、船舶、电子信息装备、家电、五金、模具等各类制造行业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工作;亦可在教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或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还可在生产企业、物资、经贸及行政部门从事质检与管理营销等工作。

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广汽本田、比亚迪、广汽传祺、深圳中集、中国南方航空、海信科龙电器、珠海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康佳集团、三菱电机、富士康科技集团、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等。企业性质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企。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占到了就业人数的85%以上,其中广州、深圳占到了75%以上。近几年,考研与保研人数逐年增加,2021年升学深造人数占比超过22%。


2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介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专业,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理念,服务于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四年制本科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践问题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分析检测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 1991年,设置塑料模具专业及专科招生;
● 1994年,设置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与模具专业及本科招生;
● 1998年,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与模具专业改名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取消塑料模具专业专科招生;
● 2000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招生;
● 2005年获得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理科)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 2017年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 2019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获批设置珠江学者岗位。


师资力量
本专业隶属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B-等次。材料学科于2017年7月进入ESI排名前1%。专业依托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下设重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名,其中教授10名(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名、其中:国家杰青/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位、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1位),副教授(含其它副高级职称)1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名,占专任教师比例96.9%。


培养目标
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外语、计算机技术、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分析测试、模具设计等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高分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高分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等,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不断学习、持续创新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受较大的欢迎和认同,学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近年来本专业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在广东升学就业占90%,服务于广东,为广东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受到广东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普遍好评。著名企业包括: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万和电气配件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烟草广州市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等。



26
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名片
  • 全国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
  • 材能学院最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
  • 专业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围绕先进金属研发和应用,开展金属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正高职称的5人、副高职称的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45岁以下的教师均有境外留学背景,另聘请企业/行业兼职教授等兼职教师19人。全体教师通力合作,携手承担本科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和课外创新项目指导,致力于培养走向世界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


办学特色及经验
本专业坚持广东支柱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开设“金属材料+人工智能”方向,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工程设计、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制定了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检测为主线的完备课程体系。本专业注重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宝钢、银宝山新等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学生可进入材料类创新班,可报读双学位或双专业,可选读电路板创新班和科技金融班,可参加校企“3+1”联合培养。

本专业在广东排名首位,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评为5星级专业,位列全国第10名。本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攀峰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就业去向
本专业就业好,每年就业率接近100%,其中世界五百强、中国5百强、上市公司与外资企业工作占比超过50%.广东省教育厅发布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广东省本科生平均月薪为4074元,而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057元,位居广东省各专业毕业薪酬排行前列。本专业毕业生98%在广东就业,其中87%以上在珠三角,广州和深圳分别占约47%和15%。毕业生就业单位中著名企事业单位包括广汽集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松下、广州海关、黄埔海关、深圳检验检疫局、鸿图、日立、欣旺达电子、三菱、中兴、中集、万和等。本专业六十多年来为社会各界输送了400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担任企业高层领导职务、引领重大科技创新发展的产业精英。

图 | 就业去向



27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名片
  •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排名41位(2020年)

  •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排名150-200位




师资力量
依托学校高水平建设等多渠道引进师资,近5年引进国家级人才1名,海外博士7名,“青年百人”10名,已聘请20余名校外名师和行业专家长期担任兼职教师。近5年有17名教师通过专项基金到海外访学进修。目前,有国家级人才2名,省级人才5名。通过“外引优与内培优”形成了高学历、高水平、低年龄结构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比例91.3%,教授39.1%,副教授26.1%,40岁以下占43.4%。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


办学特色

(1)瞄准广东能动产业需求,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广东是全球空调热泵、燃气具等制造中心(产销量第一),也是化石能源匮乏亟需发展新能源的能耗大省。本专业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为全省之最,为格力、粤电等知名企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成为中坚力量。

(2)跨学科、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设置跨学科交叉、多专业知识融合的实践课程,构建“多专业-校企-区域”多层次协同育人模式,实现知识和能力互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多阶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鼓励学生进入科研团队进行科研训练,参与专利与论文的发表。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例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不俗成绩。
 


(3)多元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工程中心等,共享大湾区优质资源,构筑多元协同的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培养质量。依托科研平台有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动力电池及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相变储能及高效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灾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就业去向
广东是全球空调热泵、燃气具等制造中心(产销量第一),也是化石能源匮乏亟需发展新能源的能耗大省。本专业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为全省之最,为格力、粤电等知名企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成为中坚力量。

广东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而且广东是全球制造中心,热泵和空调产量占全国75%,年产值近3000亿。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在广东省属于传统优势行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销量居全国前5位的企业占3家,居前十位的企业占6家,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本专业就业集中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以及粤东、粤西大城市,就业单位为国企、合资企业、中型私企,岗位性质为生产、研究开发、管理和销售业务人员,近三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领域包括能源、动力、电力、化工、制冷与空调、冷冻冷藏等。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空调有限公司、松下万宝(广州)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以及研究所、检测院等事业单位。

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2.91%,对毕业生在组织中竞争力评价调查中,64.10%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竞争力在组织处于中上水平(前50%)。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有59.45%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专业能力较有优势,其次是实干与执行能力(37.40%)、团队协作(33.07%)、人际沟通能力(30.71%)和问题解决能力(29.13%)。

图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分布



有你们心仪的专业吗?

9月我们在广工等你来相见!


注:其他国家级一流专业介绍见于工仔今日为大家推送的头条推文,点击话题查看



往期推荐



_

● 2021来广工,这个分数就GO!


► 点击阅读


_

《2021招生指南》来了!如何报考广工看这里!


► 点击阅读


_

 2021年广工各地区招生咨询群汇总 


► 点击阅读




来源 | 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运营团队 | 学生新闻中心
编辑 | 黄雪儿 武韶博 陈小珊 刘德炀
责编 | 杜清
审核 | 陈少徐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