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男孩核酸检测时被感染!这些提醒一定要看!

大学 作者:三明学院 2021-08-07 21:28:01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8月1日发布的“疫情通报”中,有一位特殊的确诊病例197,该病例的年龄只有2岁,因家人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与确诊病例接触后被感染。

排队做核酸检测被感染

据《7月31日0时至24时南京市的新增新冠肺炎疫情通报》显示,7月21日,男童随家人在禄口艳阳广场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家人与邻居有近距离交谈(接触确诊病例)。7月23日晚,随家人与另一邻居在家后院交谈(接触确诊病例),后居家隔离未与外人接触,无访客。7月31日因核酸检测阳性通过专用救护车转运至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当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核酸检测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米线’的安全距离。”8月5日上午,南京市卫健委热线12320的工作人员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些核酸检测现场,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聚集,未按照“一米线”距离排队的问题。“一起来做核酸,遇到熟人时,避免不了聚集在一起交谈,在队伍里也很难分辨相邻的几个人是否是熟人,因此需要派专人进行现场疏导。”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到了‘疲劳期’,核酸检测注意排队,间隔一米,这个细节在去年,绝大部分地区都很注意,一年后,大家貌似不像从前那么重视了。”


多地群众反映核酸检测现场拥挤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苏省扬州市主城区等多地因新冠疫情防控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现场乱糟糟的一堆人,现场也没有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人不戴口罩。如果排队的人里有一位是感染者,真不敢想象会传染给多少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牛先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牛先生称,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市民对于流程并不清楚,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太充分,大部分时间耗在了身份信息登记上。整个核酸采样工作进展缓慢,等待的队伍越来越长,没多久就出现了拥挤现象。

“有人在低头玩手机,还有相识的人结伴前来,聚在一起聊天。有人站着,还有人蹲着,整个现场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大家挤在一起,前胸贴后背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一米线’安全距离。”

家住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盛社区的刘女士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7月28日去做核酸检测,当时核酸检测的场面非常混乱,大家排队一个挨着一个,完全没有一米线的概念。“现场没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前来做核酸的群众也没有自觉间隔‘一米线’距离的意识。”

“在公共场所中保持‘一米线’对于疫情防控有重要的作用。”李侗曾主任表示,疫情尚未结束,不论如何对于疫情防控都不能松懈,在公共场合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一米线”的要求必须要严守,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极强

德尔塔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它是目前全球发现的传播最快、最强大的新冠病毒毒株。

据英国公共卫生部的相关研究,德尔塔毒株比原始毒株的传播能力提高了100%;相比去年下半年在全世界流行的阿尔法毒株,其传播能力高出了60%!

具体来看,德尔塔毒株的可怕之处在于:

1.无接触14秒即可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毒载量为去年流行毒株的1260倍,传染性极强,即使无接触,14秒也可感染。

负责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的广州警方曾公布过一段监控录像:同一个餐厅内,黄某(第三代感染者)与鲁某(第四代感染者)先后走进卫生间,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情况下,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

2.传播效率比原来大大提高新冠原始毒株的基本传染数(R0)在2.5左右,而德尔塔毒株的基本传染数约为5-8。也就是说,过去一个人可能传染两三个人,现在一个人就能传染八个人,传播范围更广。

3.潜伏期缩短发病更快接触原始毒株者,平均需要6天才能检出病毒;而接触德尔塔毒株4天后,感染者体内即可检测到病毒。病毒潜伏期比原来缩短了两天左右,发病更快。

4.毒性增加张伯礼院士表示,从国内数据来看,患病人群转阴的时间在延长,从轻症转为重症的人多了。

5.具有免疫逃逸能力。英格兰公共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完整接种2针辉瑞疫苗后,针对阿尔法毒株的有效性达93.4%,而对德尔塔毒株的保护力只有87.9%。这意味着德尔塔毒株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即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防范感染的能力。

“德尔塔”毒株到底是个啥
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
如何防控
一图看懂




三明学院融媒体中心

来源:新闻晨报

排版:林美婷

校审:李雅琪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