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这位老师,科研乐在其中!
背起背包
在科研中找到探索的乐趣
因材施教
成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
投身科研
积极参与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
共享型研究平台
……
今天,官微带你走近
东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贺龙兵副教授的故事!
个人简介
贺龙兵 中共党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副教授、副院长。2001-2010年本、硕、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10-2011年比利时鲁汶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荣获“华英学者”,2016-2017年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访问学者,2020年荣获“东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主要研究方向:(1)原位电子显微学,(2)微纳电子材料物性、可靠性与功能器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航空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1项、其他技装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含Nature Materials、Small、Advanced Science、Nanoletter等),授权PCT国际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
投身科研 乐在其中
“爸爸的工作既苦又累。”
“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这是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贺龙兵对孩子的答复。面对科研与行政的双重压力,他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勇于追求,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先后获得了“华英学者”“东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求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很庆幸我能够在科研中找到探索的乐趣,也很庆幸我能够将科研作为自己的工作。
”
贺龙兵从小就对事物内在逻辑和固有性质十分感兴趣,上学期间,物理和数学都令他无比着迷。但直到大四做毕业课题时,贺龙兵才初步接触到自己兴趣浓厚的光电器件方向。
起初,面对复杂而昂贵的仪器,他只被安排做一些“下手活儿”,然而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枯燥又无趣的工作,他也干得不亦乐乎。
很快,这位科研小白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他能够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实验室内而丝毫不感到枯燥,甚至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投身科研的决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他心中根植。
结缘东大 踏实迈进
“虽然做的不是热门方向,但沉下心来把自己挑选出来的科学问题一步一步地研究清楚,内心会感觉到一种收获满满的幸福。
”
博士期间,贺龙兵主要开展的是团簇阵列的等离基元效应和光电增强相关的研究。2011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做访问学者的贺龙兵机缘巧合知悉东南大学电子学院正在招贤纳士,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他的期望非常契合,他随即向东南大学表达了希望加入的意愿,通过层层筛选,贺龙兵成为东南大学的一员。自此,贺龙兵在科研方面踏实迈进。
自2012年起至今,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4项(1项青年项目、3项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省自然基金1项、航空基金等技装项目3项;另外,作为骨干还参与了国家仪器专项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等;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含高影响力期刊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Small等),引用次数1400余次。
勤于思考 付诸实践
“打造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共享型研究平台是全体‘电子人’的共同心愿。
”
贺龙兵常常会思考包括自己在内的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和科研中的产研融合问题。
“作为‘电子人’,学科的特点注定了在没有共享平台的情况下,产研融合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于实验研究方向。”贺龙兵介绍说,对比国内外同类高校,东大缺乏微纳加工平台,这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而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强势方向大都在设计方面,缺乏工艺平台的支撑的确让其他一些研究方向受到约束。
2018年,达成这个共同心愿的机会来了。经过多次协商,多方协调,无锡市政府联合东南大学,做出了共同建设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和微纳加工与测试表征平台(后更名为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的规划。依托学科优势并结合产业特色,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的布局覆盖共性研发需求,落成后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基础研发、产业合作甚至国际化和吸纳人才等等问题。
同时,创新中心所提供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可以成为连接企业和学校的桥梁,成为科技转化生产力的催化和动力载体,有助于构建“科研提升企业实力,企业反哺科研条件”的正向循环,身在团队中的贺龙兵倍感压力,但同时也战意昂扬。
自投入创新中心的建设开始,贺龙兵就频繁奔波于南京无锡两地,带领电子、微电子学院工作小组一起完成了企业需求调研、项目规划论证、项目可研、实验室选址、设计招标、工艺布局等大大小小几十项任务。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两地人员的往来受到限制。尽管如此,一年来,贺龙兵为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地奔波也有89次;当被询问是否会因为负责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而劳累时,贺龙兵谦虚地回答:“团队中的所有老师都对创新中心的建设倾囊所有,因为这个平台寄托了太多青年老师的期盼!每当有老师和同学问及实验室何时能够落成使用时,内心的焦急和期待总会像火一样被点燃。”建设工作小组的老师们都在为平台建设默默奉献着,他们或许已经把建设工作当成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大任务和目标。既然责无旁贷,当然不辞辛苦!
诲人不倦 成为坚实后盾
“我希望能够调动学生自己科研的积极性,面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成为学习和研究的主导者,而不仅是被动接受者,只做颗螺丝钉。
”
贺龙兵的工作很忙,但他对学生的培养从不含糊,尽职尽责。贺龙兵的学生们每次看到他,总是背着一个书包,里面装着电脑和各种资料,因为这样他才能上一刻离开会议室,下一刻就可以立刻开展和学生的探讨,实现会议、科研与指导学生的无缝对接。
他的硕士研究生谢君说,有一次她向老师请教问题,当时老师身在无锡,她只期望老师在忙完之后可以给予回复,不想当晚老师返回南京后立即赶往学校,为她解答疑惑,直到晚上11点左右。漫天星辰之下,看着老师背着沉重的书包离开的背影,疲乏却坚定,谢君的心中满是感动。
贺龙兵说道,他的任务,是尽全力提供条件,倾其所有传道授业解惑,做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坚实后盾。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学生“量体裁衣”、发挥他们的特长。身兼班主任工作的贺龙兵,会在新生入校时,就给学生们发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你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说,这样的问题不是为了立刻听到学生们的答复,而是希望给同学们以启迪,早日开启学业和人生规划,早些摆脱迷茫、不虚度光阴。
他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会依据学生们的研究偏好,给出相关学业规划建议。如果学生有困难,他更是全力相助。他常争取资源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会推荐一些企业专家来和学生交流。无锡分校的一位学生,热爱科研也勤勉努力,结束了本科的学习之后,在贺老师的帮助下来到南京的对口企业进行实习,贺老师还为其担负了房租费用,他所期盼的,是学生们可以心无旁骛、勇往直前。贺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和资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的竞争力。
“科研人应该有自己的坚持,不能够单纯为了功利去追求热点,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
这是贺龙兵一直铭记于心的信条。在母亲“要踏实、务实”的教导下,贺龙兵带着自己的学术理想,肩负着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去创造,去探索,“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贺龙兵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他的学生与他一同前行。
院系寄语
作为学者,贺老师坚持求真务实、潜心钻研,始终以一颗恒心去面对科学创新;作为班主任和导师,贺老师注重分享学科前沿,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亦师亦友、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陪伴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同事和战友,贺老师背负全体电子人的心愿所托,每周往返于南京与无锡,甘于忙碌和奉献,于一砖一瓦一桌一椅的琐碎和细致之间,与东南大学微纳平台一起成长。这样的学者、老师、同事、朋友,是电子师生的幸运,更是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坚实力量。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 江雪华
投身科研与教育的路上
他脚踏实地 尽职尽责
嚼得菜根 做得大事
“既苦又累”的工作
有了兴趣与责任相伴
也能乐在其中
背上双肩包
又是一段新的征程
新媒体工作室
配图摄影 | 韦朝洪 王宇豪
文字 | 孙艳 杨远韬 张争气
编辑 | 李启悦
责编 | 张佳仪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寻访身边亦师亦友的榜样!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