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抢手”课,用音乐架起艺术与科学的桥
编者按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有两门分别叫作《音乐基础修养》和《民族器乐理论与实践》的艺术类课程,由艺术中心青年教师陈碧荷主讲。这位老师,曾先后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后被保送至研究生部。2014年硕士毕业后,她在国科大任教,普及以中国器乐为主的中国音乐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去认识,传递其中的美学理念,让学生在“研”途披荆斩棘的过程中,也能常伴花香鸟语。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陈碧荷老师,看看她如何在科研的土壤里播撒艺术的种子。
每年开学季,国科大校园的“烟火气息”总是在校车的穿梭中复苏,而教学楼里的学习气氛,早在选课阶段就开始孕育。各类课程中,艺术类课程总是很“抢手”,仿佛万绿丛中一点红,让在科研路上深深耕耘着的学生也能闻到别样的“花香”。
陈碧荷总是提前十几分钟到教室。在学生们心里,她更像一位知心姐姐,标志性的酒窝总是伴随着课程的始终。知性优雅、平易近人是陈碧荷留在学生心中的第一印象。
曾有学生问:“老师有没有对于女生如何提升自身气质、保持优雅美丽的小建议。”陈碧荷笑道:“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美,科学家有科学家的美,不同年岁也有不同的美,就像花朵一样。20岁的你们是含羞初绽的花朵,到了三四十岁可能就像兰花一样更加优雅成熟,重要的是,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美的状态,用努力与自信绽放美……”
陈碧荷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
01
艺术的道路密布荆棘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陈碧荷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音乐,在自身兴趣使然、父母引导和老师培养下,一步步地走上了专业学习音乐的道路,并在少年时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附中”)。作为一所培养中国音乐理论、创作、音乐表演等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支撑中国音乐体系、传承中国音乐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音乐家的摇篮。
陈碧荷在爱尔兰都柏林市参加外事活动
仿佛被命运选中一般,成绩优异的陈碧荷被附中录取。她自此笃定方向,在学校里,她每天往返于宿舍、教室、琴房、排练厅之间,忙碌而又充实。文化课、专业课学习,排练、舞台实践以及音乐理论学习与思考都同时进行着。
为自己的目标与挑战而努力,学会欣赏,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这也是陈碧荷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们的理念。临近期末时,她总会在课堂上抽时间播放如《雨中曲》《嘎达梅林》等不同主题音乐的片段,让学生们能在紧张的考试节奏下拥有些许的轻松。
02
身份的转变促进传承
对于陈碧荷来说,精益求精、充满磨砺的学习道路,从一开始就像在刀尖行走,但这一切又在对音乐的诠释中而感到幸福。
随着时间推移和不断努力,她对于音乐的认识与积累也越来越成熟。她开始成为学校A类乐团首席,开始在专业赛事中获奖,开始代表中国青年音乐家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中国声音”,开始作为音乐家与国内外乐团、作曲家合作演出和录制专辑;积极推广中国高雅音乐进高校、进课堂等等。
陈碧荷课堂展示琵琶演奏
除了自身的努力,让她在这条荆棘之路上真正走得自信、走得扎实的,是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的老一代艺术家们,是传授她一切的老师们。他们把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与精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和学生们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探讨、思考、实践。
除了专业知识,还有高尚品格的传承。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郭兰英、施万春、刘德海老师等,他们总将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时常对学生们讲他们年轻时候的革命故事、创作故事。
在中国音乐的传承中,不断经历艺术的人生,不断地思考关于音乐美学的很多问题。这些经历成了陈碧荷今后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关于音乐传承的使命感也潜移默化地嵌入其心里。
“由于很多原因,每个人从小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是不同的,但我们能确信的是音乐能够给予我们很多正面的影响,是人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表达者通过音乐传递了什么,人们又感受到了什么。”陈碧荷开设音乐类课程的初衷,就是在作为责任与使命去传播中国音乐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学有所悟、思有所益,增强文化自信心。
03
教育的思考回馈自身
《民族器乐理论与实践》课堂上学生进行器乐演奏表演
中国音乐,出现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舞台上已有百年。20世纪初,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任主任。校长蔡元培曾言:“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陈碧荷认为,乐者在作品演奏中,需要把长期积累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作转化,并稳定地传达出去,需要时常跳脱出来又要迅速冷静沉淀下去。而国科大学生往往能更理性地表达自己,拥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她布置给学生的每一项任务基本上都会被执行得非常彻底,学生有问题也会认真反馈以求将其及时解决。
陈碧荷最为欣赏的,是国科大学生能做到智商与情商同时在线。她时常和学生打趣,说自己只能顾及一头。沉稳且严谨,执着且自信是国科大学生留给她最深的印象:“我能在他们亲身演绎的音乐中看到这些属于未来科学家们的品质展现。”
疫情前,每学期陈碧荷都会带着班上学生去国家大剧院观摩,让他们切身感受世界音乐的最前沿。私下里的她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也有着属于小女生气质的另一面。她一直记得人民艺术家谢晋导演在卧室墙上,总挂着一条红领巾。这是为了提醒自己,作为一个导演,希望自己永远像孩子一样,去纯粹地看待这个世界上一切真挚的情感和人物。
陈碧荷带领学生前往国家大剧院进行课程艺术实践的合影
作为教育或文艺工作者,陈碧荷也希望自己能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内心,怀着阳光般的心态把美好的中国音乐传播给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提及:“音乐修养是道德修养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音乐形象能触动人的心灵,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进行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
04
科学与音乐的交织孕育灵感
音生于心,乐通于理。在陈碧荷看来,艺术与科学之间还存在相互辩证的关系。音乐的演绎表达或者音乐理论的阐释,都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科学技术的配合。而音乐本身的解析也与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关于音乐的美学理论,就是根据对弦的振动的研究,用数量的概念具体化地表达音的性质,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
另外,音乐本身的伟大在于通感,可以连通转化我们的一切情感。例如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我们的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母亲为我们歌唱的摇篮曲永远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触动。不管你在何时何地,当国歌声响起,你最认同最自豪的就是聆听祖国母亲的声音。
所以,当音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时候,它的作用是不可被替代的。了解中国音乐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了解音乐文化里的美,充实文化自信更是当代青年的一份责任。陈碧荷时常督促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同时也要了解这个社会,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学会倾听社会和祖国的声音。
在陈碧荷眼中,国科大学子作为一群在科研道路上的攀登者,性格就像坚毅的石盘,沉稳而执着,或许不善表达,但他们心里都有着一颗音乐的种子,在艺术气息与科研精神的相互交织下,在未来某一天里总能开出美丽的鲜花。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1年第一期
原标题《陈碧荷:送你一朵小红花》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文字/冉卓瑞 侯国山 蒋姊宣
图片/伍锡林 朱美林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分享
点赞
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陕西省商贸学校荣获2022年度全省供销系统学法用法考试优秀单位
- 速领!交大的第一支雪糕
-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人的浪漫
- 一起向未来|外交学院学子领衔献唱冬奥主题曲
- 高科技小车、水火箭、模拟飞行……多多精彩等你来!
- 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凝心聚力擘画蓝图|广州铁职院承办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关注!我校与建行河南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团旗飘飘】暑期美育活动不间断,经典赞歌传唱之《你是灯塔》
- @河南的文华学子们,注意安全、做好避险,愿每个人平平安安
- 告别时刻 || 爱你长大后的高光,更爱你默默奋斗的平凡
- 潍坊科技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 他们的一生,写满了“拯救”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