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分论坛专家观点

大学 作者: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9-28 20:19:10

专家观点

9月27日上午,由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分论坛在天津大礼堂3号厅举行。来自中央及地方涉外工作部门、全国对外传播领域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转变话语体系、增强国际意识、知识传播、情感共鸣、价值共振等方面进行探讨,努力寻找确立中国话语权、宣传中国价值观、阐释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的对外传播突破口。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在发言中指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语言上需要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为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国际话语体系的现状,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对外翻译已然成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关键一环。今日的外语学科早已不同以往,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外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势在必行。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谈到,要传播中国思想,就需要着手纵横两方,纵深挖掘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和共同价值,横向推动中国文化、学术和思想的对外表达,在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气度。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党委书记、总编辑王晓辉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进行分享,他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最好的对外传播实践,要站稳中国立场,追求共同价值,挖掘有效资源,真诚坦率沟通,避免自说自话,提升语言能力,建立话语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分享了他对东西方文明、文化、文学话语转换与交流互鉴的思考,呼吁学界同仁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特别是国际传播的研究中,应该将具有共生性、共通性和共同性的文明、文化和文学知识融入国际学术发表的论著之中,从而提高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我校原副校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在发言中,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的追溯揭示了翻译与对外传播在党的编年史中究竟“客从何处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研究的党史意义、党建意义、史学价值与译学价值。

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首席专家钟智翔在发言中提出,要树立起“确立中国话语权、宣传中国价值观、阐释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行动的目标,按照“信息等值传递”“效果灵活对等”的跨文化翻译与传播原则,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的发言聚焦如何在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的前提下,提出具有自主性和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梁茂成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提出外语学科应主动对接国家需要,利用学科优势做好国际传播和境外舆情分析等工作。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从林语堂及其“入西述中”思想和实践入手,提出要瞄准西方受众及其特定文化需要,用清晰的筹划、合理的措施、合适的策略,助力中国文化为西方受众接受。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以“译言兴邦:对外话语的外文言说”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中国对外话语的外文言说的有效性取决于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要坚持中国立场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相协调、政治文化经典的完整翻译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展示相呼应、理论化与大众化相兼顾,贴近不同受众群体,增加亲和力。

来源 | 科研处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