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以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为起点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名家辈出、成果斐然,在中央美术学院新百年战略实施进程中不断焕发生机,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世界视野的中国艺术史论学派。近年来,人文学院全体师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老教授回信精神,把握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契机,加快建设双一流学科步伐,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人文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改革,学院上下呈现出新的面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健全两个一级学科下的多个专业体系,完成人才教育培养改革和学院“五系三部”布局,加快人文社科教学体系建设、非遗中心重建和图书馆建设等工作。
请随小编速揽“人文新蓝图”——
到目前为止,人文学院已经在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体系完整的多个专业方向。
美术学方向 2002年4月,人文学院的美术史论专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学科,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规范学科,拥有国际著名学者和国家级专家组成的学术集体。美术史论专业的教学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每年都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9月,包括美术史论专业在内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简称“双一流”)学科名单;2019年,美术学本科专业获批成为教育部“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
艺术学理论方向 2003年,人文学院创立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学系和第一个艺术管理学系,并设立中国第一个书画修复专业硕士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0年,正式设立“艺术史论”专业;2011年,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第一批艺术学理论学位授权点。2015年,设立“艺术理论系”;同年,艺术管理和美术教育系从人文学院分出,成立独立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2016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向从人文学院分出,2020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学理论方向连续两年在软科第三方评估中获全国排名第三,位居全国学科的前5%。2020年,文化遗产学系改造成为艺术史和艺术遗产系,并开始招收“艺术史论”方向的本科生。
两大一级学科过往常出现概念不清、容易混淆的状态。新的规划中,美术学与艺术学理论有了清晰的学科分野。美术学:美术史论——大师与经典(美术史主干线)研究、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遗产、艺术传播、艺术管理——创新与应用研究。
人文学院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前进战略,将以两大学科的并行建设为支撑,推动学院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人文学院教材建设成果显著:2019年“马工程中国美术史教材”出版;2021年荣获“国家级教材建设优秀集体”;2021年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第三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二等奖。 本科教学方面,人文学院现有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美术学”与“艺术史论”。本科课程体系确立了打破学科壁垒,加强通识教育的思路,实现了从“叠石”(低年级基础不牢,高年级课程繁冗)到“铸塔”(低年级宽深基础,高年级着意专精)的转型,增加了本科一二年级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如《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课时量由108学时增加至288学时,增幅达267%,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在国内及国际上独树一帜。三年级则确立了以专题选修课为主的课程模式。 课程设置上逐渐把单一叙事线索的《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改编成若干系列课程组成的体系。如《世界美术史》,已形成由8门相互呼应的课程构成的体系——《古典文明与艺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世界17—18世纪艺术史》《世界现当代艺术史》《印度与东南亚艺术史》《东亚艺术史》《中西亚与伊斯兰艺术史》《东欧与俄罗斯艺术史》。 研究生教学方面,全方位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每年轮换,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开设新课,现在每个学年课程保持在30门左右。同时,研究生导师专业辅导课程的制度化,规定每位研究生导师的专业辅导课每年必须达到72学时,且面对全学院开放。2017年,设立“艺术传播学”研究方向,现已完成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招生也迎来重大改革,艺术学理论方向的招生将过往考试科目“美术概论”升级为“艺术学理论”科目,以符合艺术学理论招生目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人文学院完成将现有社科部改造成为具有美院特色人文社科教学科研中心的目标,正式建立了“语言文明系”和“历史哲学系”。同时,就“艺术学理论”争创“双一流”的目标,把原有的专业系“文化遗产系”改造成为“艺术史和艺术遗产系”,并成功增设艺术学理论方向的“艺术史论”本科专业招生方向。 现今人文学院院系规划呈现“五系三部”新布局。五系即“美术史系” “艺术史与艺术遗产系” “艺术理论系” “语言与文明系” “历史与哲学系”;三部指“体育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图书馆”。“语言与文明”、“历史与哲学”二系:人文社科的新思路
依托“语言与文明系”、“历史与哲学系”二系,人文学院整体为全院学生提供全新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实施10门通识必修课课程体系。包括《中国文明史导论》《世界文明史导论》《中国文学的伟大时刻》《西方文学的伟大时刻》《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两史一论新故事》《情景英语》……课程将陆续推出。
秉承从“研究到应用”,第二个双万计划本科“艺术史论”专业第一届的学生已经进入校园,该专业正形成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 作为艺术遗产专业的支撑,三部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也迎来改造和重构,形成了民间美术、古代书画鉴定与修复、古代建筑技艺三个研究方向,未来也将进一步强化社会培训。 新的战略中,人文学院将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等开展合作,推出“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最美一百件”系列课程。以“无墙的美术馆”和“行走的美术史”两条主线和多种形式的课程,普及和活化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博物馆、遗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全民美育。(包括“最美的一百幅中国画” “最美的一百件中国文物” “最美的一百件民间艺术” “最美的一百座中国古建筑”等)。
人文学院图书馆是专门负责采集、收藏、保管以及研究和利用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的部门,经过大力建设,现已初步完成由原先资料室向学术型专业图书馆的转型升级。现有馆舍面积 489.36平方米。藏书总量近十万册,其中重要海外专题文献和珍稀书刊收藏几达总数的四分之一。积极购藏了一系列重要海外专题文献,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Poshel教授藏书(主题为中亚、南亚考古艺术文献);Vershbow图书馆旧藏图书(主题为欧亚版画印刷史文献);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史家 Leo Steinberg教授藏书(主题为欧洲文艺复兴及现当代艺术文献);西方文明专题(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献等重要图书数万册。先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美术学研究所、台北市立美术馆、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等海内外学术机构建立并保持出版物交换等学术交流机制。先后获得国内外著名学者和机构的赠书累计达 5060余册。这些核心收藏和建设,构成了人文学院图书馆的特色,奠定了中国最好的艺术史论和艺术遗产专业图书馆的基础。 人文学院图书馆正在启动库室空间优化提升改造项目,以“开放共享”指导图书馆库室空间改造,打造人文氛围,包括已完成密集库改造、初步实现阅览室环境提升,以及正在进行书库空间优化调整。另一项图书馆典藏活化项目,该项目旨在对近年来人文学院购藏的特色外国艺术文献进行整理、推介及研究,相关成果已陆续在人文学院公众号上推送。此外,人文学院图书馆正积极制定数据资源分类原则,广泛采集电子资源,编制学术资源索引。还启动了编纂教职工年度学术年鉴,待年底发布。 人文学院体育部负责全院学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工作,现已建立了日常体育教学、学生体育活动、运动会、体育测试等完整机制。接下来体育部计划首次建立我院的学生篮球队和乒乓球队等体育团队,备战艺术院校、北京市高校等体育联赛;针对校内体育运动环境进行优化,逐步改善学校师生的运动条件,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体魄。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