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榜样力量|汽院2021年度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树立为人师表典范,学校开展了2021年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工作,最终评选出10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希望在他们的模范作用下,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曾大新:兢兢业业,诲人不倦
曾大新,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铸造分会委员、表面工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及来源于教育部、湖北省及企业的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一等奖各1项;曾评为评选为湖北省自主创新“双百计划”创新岗位特聘人员、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曾老师教学严谨,博学善导。课堂上他提纲挈领、语言生动,总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他始终恪守 “学高为师”的理念,紧跟学科前沿理论,把有见地的思路、经典案例融入课堂,及时补充新知识,扎实做好备课、授课、考核等环节,匠心营造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曾老师精心育人,循循善诱。他因材施教,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他热心与学生交流,悉心帮助学生,精心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得学生认可,广得学生欢迎。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改进。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悉心疏导。在研究生的指导培养过程中,保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忘我的工作作风,言传身教,感化、带动着学生,形成了师门上下求实、进取、和谐的学风和良好的竞争氛围。他以身作则,将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渗透到学术指导、工作交流各个环节。
他不仅尽心竭力关注学生的学业,还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健康、家庭等方面,是学生们的知心人、暖心人,是和蔼可亲的生活导师。目前,他已培养4名毕业研究生,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称号。
简炜:博学多识,润物无声
简炜,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电池管理系统、车用自组织网络。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共6 项,承担有湖北省科技厅支撑项目《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性能软测量技术研究及平台建设》;国家863项目《面向汽车安全的车辆网络体系结构与组网技术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车用电池组自适应均衡控制技术研究》等。
到账合同经费达到300余万,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14篇,软件著作权5项。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东风汽车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十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十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简老师所在的课题组,每周召开组会,了解学生的进展、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指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鼓励学生之间多进行讨论,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对于学生的选题他能注意到学生的特点,先和学生讨论大致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渐渐形成清晰的题目。选题时注意到题目的新意,找到与其他研究的不同,特别是避免组内学生研究的相似性,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到研究的整个过程,从大致选定方向,不断摸索,十分困惑、甚至绝望,最终柳暗花明,取得成果。使得学生都能够领会研究的思路,学会研究的方法,对于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裨益。
从简老师课题组走出去的研究生,每一个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取得突出成果。在研电赛、工程机器人大赛、高校计算机大赛及智能机器人大赛中取得省奖1项,国奖2项。他所指导的研究生还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论文”等荣誉称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简老师总是坦然一笑,并没有过分在意。
他深情地寄语学生:“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要让懒惰和畏惧浪费掉了宝贵的年华,在最好的时光里,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做想做的事、有意义的事,大胆追求心中的梦想。”
郝琪:执着信念,乐为人师
郝琪,女,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含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车车身及底盘设计”等省部级科技项目6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论文50余篇,EI/核心收录26篇。获批专利十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
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作为“材料力学”课程负责人建成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湖北省一流课程。2018年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先后获得“十堰市三八红旗手”、“校教学名师”、“校优秀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
研究生培养能结出成果,需要导师的科研积累和有效指导,郝琪教授以高度负责来诠释导师的仁爱之心。多年科研领域的深耕,形成了高度的科研敏感,能把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讨论、预研在研究生入学初期就确定研究方向,学生目标明确。严格有序、师生互评的课题组汇报制度,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在科研能力、英文表达、沟通水平、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次汇报可长达5个小时。一篇科研小论文的形成,要经过4-5稿逐字逐句的修改,引领学生逐步迈进科研殿堂。时常的工作室抽查,学生感受到了导师的付出。
整个研究组形成和谐、进取、互助的良好氛围,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成果较为显著,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录用)CSCD期刊5篇、受理发明专利2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
导师是学生的标杆,导师“严”则学生“谨”,导师“关爱”则学生“付出”,郝琪教授以其润物无声的坚定付出,激励着研究生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胡明茂:孜孜不倦,言传身教
胡明茂,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博士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系统与工业工程系访问学者,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特聘专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委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制造系统优化、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项目2项、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多项,课题总到账经费200多万元。参与课题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十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项目获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等省部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汽车与机械生产实习》著作一部。获十堰市首届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
在科研上,胡明茂老师精细精准把好科研关。他常对学生说“作为科研人员,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严谨认真。必须对自己的每一项研究负责人,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真正思考研究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研究生的思想建设,把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学业、生活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及时了解,积极的予以表扬、有问题的予以指导、错误的予以批评和后续监督。他所带的“桃李”们竞相拼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多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称号。
黄海波:严谨治学,潜心育人
黄海波,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dearborn 访问学者,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汽车电子与智能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发表科研教研论文 50 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 10 余篇,获授权专利 20 余项。作为骨干人员参加了国防“863”重点课题的研发工作,承担了“省科技专项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 5 项,承担了省教育厅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等省级教研项目 3 项,承担了“轮毂电机用测功机及其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超声波电源控制系统”、“车载电源控制系统”等多项横向课题,负责开发的设备已经批量应用于东风公司、攀钢集团、西南铝业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他甘愿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催化剂”,用“刚柔并济、棒子加糖”的育人方法“催化”学生茁壮成长。他经常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放手去做。每当学生有了一些进步,他就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当然,该批评的时候,也会义正言辞,严肃指出。
这样的育人方法让学生在严与爱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在指导研究生中,他甘愿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实践大赛,需要实践支撑,黄老师不仅拿出自己的科研经费作为资助,还陪同前往参赛。在比赛前期,经常看到他利用自己下班实践,召集学生打磨参赛作品。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黄老师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和温暖,让他们能轻松上阵,超常发挥。经过校赛、省赛、国赛后,参赛项目团队最终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拿下省赛第一、国赛第二的好成绩。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黄海波老师以他积极向上、认真严谨的态度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也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梅建伟:披星戴月,一丝不苟
梅建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自动化协会副理事长,承担和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到账合同经费达到700余万。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32项,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2项,实现专利转让28项,主编专业教材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成果奖1项、十堰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十堰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十堰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扶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梅老师在教学上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了解研究生的反映,根据他们的要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使课堂的好评率逐年上升。
在科学研究方面,梅老师一直在第一线进行研究,凡是认真,注意细节。对于学生承担的任务,他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取汇报、分派任务,而是就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他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论文仔细修改,参考文献、标点符号、有效数字等等,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让学生认识到,要耐心细致地做研究。“披星戴月,一丝不苟”,梅老师不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一个勤奋务实的人。深夜电院斑驳的灯影里,总有一盏梅老师办公室的灯亮着。
梅老师一直以来都用躬亲力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均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李峰光:良师诤友,谆谆教导
李峰光,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联合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专项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2项,湖北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成员。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校“优秀教师标兵”、“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李峰光老师感慨地说。从本科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成长计划缺少清晰的规划,对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并无深刻的认识,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李老师特别注重对所带研究生的个性化指导。
每届学生进校后,他会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每一次机会,尽早摸清每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学术兴趣、学习习惯、知识贮备、性格差异、业余爱好等特点,根据学科或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生的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科研成长计划,因其所长而教之,引导学生走适合个人发展的成长路。
作为班主任、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李老师在行政、科研、教学繁忙工作的同时,始终关心同学们的成长。无论是对学生有特殊意义的迎新会、毕业典礼,还是贴近同学生活的体育比赛、班级活动,亦或是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的茶话会和一对一交流,李老师总是倾情投入,与同学们亲密互动,与许多同学都成为了挚友。
李建忠:修身立德,教导有方
李建忠,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中青年创新团队研究骨干。现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湖北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研究方向为汽车市场营销与创新。
近年来主持湖北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0余项。近年来获湖北省发展研究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教科研奖励5项、市厅级以上教科研奖励20余项。主讲的《汽车营销》、《汽车营销虚拟仿真实验》两门课程获批湖北省省级一流课程。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先后多次荣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熟悉李老师的人都知道,李老师是典型的“急性子”,说话、做事直接,从不绕弯子、拖泥带水。但在生活中,他却为人亲和幽默、豁达乐观。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他丝毫没有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时常俯下身子来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受到学生爱戴。在教学中,李老师提倡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他认为,作为研究生导师,就要善于根据研究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开展“分类”教学与分类指导。他充分地认识到,对于研究生专业方向的选择,面对学生的不同特长,导师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才能使他们学有所成。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会根据每个研究生的性格与优势,科学合理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李老师遵循指导学生既“放”又“管”的原则,如何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是李老师擅长且经常实践的路径。这种因材施教却又兼顾“放”与“管”,让学生们得以舒展个性,创新性地实现成长。
李老师指导的2017级研究生黄月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她评价说:“李老师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导师,用心教书、用情育人,他在科学上的求真务实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王红霞:以德立教,以身示教
王红霞,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三年主持教研项目9项(研究生教研项目3项),发表教研论文7篇。2016年获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2017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横向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8篇,申请和获批专利12项。获得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首批“科创湖北”联络员、十堰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王红霞老师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课程教学,承担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优化设计》、《计算方法与MATLAB》、《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她结合课程内容,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育学生认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变化,增强民族自信心。鼓励学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不断增强创新精神。
王老师还担任机械工程学院研一年级的班主任,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和发展,时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
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她一直都将解决学生思想困惑、调动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她每学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坚持研究生每周例会,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她所指导的毕业研究生论文均评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其中1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
袁显举:博学多闻,严于律己
袁显举,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现代设计理论、多系统耦合瞬态模拟方法及调控机理、农业机械智能作业及附属装备三个方向的科研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企业委托课题等项目8项。带领研究生发表及录用SCI期刊论文13篇、EI期刊论文3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6项,推广专利2项。
作为一名80后的优秀导师,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和蔼可亲、温柔敦厚的。他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其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的教学方式,强调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作为先决条件,再以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深受学生好评。他积极开拓资源,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为研究生创新工作提供必要条件,按月发放生活补贴。加强团队磨合,协调好科研和身心健康的关系。
袁老师长期冲锋在学校科研一线,不辞辛劳,刻苦专研,取得丰硕成果。尽管他的时间是宝贵的、有限的,但他对学生们的学术指导力度却丝毫没有减弱。袁老师用尽他的资源和平台,竭尽所能地去培养学生,帮助他们斩去科研道路上的荆棘,抚平前进道路上的坎坷,教育与引导学生们要善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努力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
经过三年的培养,他所指导的研究生都能够以企业产品开发为导向,人均以3-5篇SCI/EI期刊论文、1-3项专利、1项新产品方案支撑学位论文。
两袖清风践师德
三尺讲台传道业
四季耕耘育人才
正因有良师一路指引
才有了学子逐梦青春
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你上过这10位老师的课吗?
编辑:叶逸凡
编审:邓玉洁
素材来源:研究生处
-
男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 涉嫌诈骗
网曝一男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切记不要去做一个虚假的人设,以此为基础,一旦涉及到非法占有,可能就涉嫌诈骗。自媒体乱象频发,人人都想当网红赚快钱,可惜难以行稳致远。近日,北京一无业男子张某在短视频平台
-
男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是怎么回事?
网曝一男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切记不要去做一个虚假的人设,以此为基础,一旦涉及到非法占有,可能就涉嫌诈骗。自媒体乱象频发,人人都想当网红赚快钱,可惜难以行稳致远。近日,北京一无业男子张某在短视频平台
-
27岁身高186的研究生 想捐精被拒
最近,捐精成了一个热议话题。没什么成本,一旦捐献成功可以拿到最高四五千的补贴,对不少男生来说似乎有了新的“生财之道”。但是,捐精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中国新闻周刊就简述了一位捐精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寒假安全告知书
- 【科研简讯】2022年度“新苗计划”项目第一期专题培训会:课题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写作
- 闪亮的名字丨陕师大公费师范毕业生张莎莎:登上央视的最美教师!
- @2021级小萌新们,这篇推送一定不要错过噢~
- 校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海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丹青盛宴|③建筑彩画艺术之大气庄重3号办公楼
- 【设计学院】职校“武状元” 8小时完成30秒动画片
- 2021年福建医科大学“十佳教师”“十佳医师”“十佳护士”“青年之星”评选活动
- 点对点、心连心,家校无缝对接保平安——这个端午节,环院为你保驾护航
- 有你们的"手"护,暖在我们的心里
- 重青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专访(二)|不忘初心勇敢追梦
- 厉害!长旅在2021软科中国独立学院排名位列4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