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推故事 | 廿四节气 | 立冬

大学 作者: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2021-11-07 21:18:31

立 

2021/11/07

立冬时节知多少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冬,十月节,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25°,是秋金之气过、冬水之气行起始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建始也;冬,终也。”立冬不仅是冬季的开始,更是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日子。



从气候来看,立冬时节南北气候尚有差异。偏北地区开始水结冰、地凝寒;而南方大部分地区仍是舒适宜人的“小阳春”天气。若有冷空气侵袭,则偶有降雨增多的寒潮天气,可谓是“一雨便冬”。


立冬之时,秋农作物开始收晒储存,动物做好了冬眠准备,立冬三候也按时令变化有序进行着。


立冬三候

一候 | 水始冰


气候渐寒时,流水水面开始凝结,但尚未结成坚冰。



二候 | 地始冻

而后土地开始冻结,但仍未到坼裂的程度。



三候 | 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的是野鸡类大鸟,一般畏寒,冬天开始便不多见;蜃则是大的蚌蛤,生长于海边,外壳的颜色条纹与野鸡十分类似。于是,古人便误以为到了立冬时节,“雉”就会进入水中变成了“蜃”。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也。


起居养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素问》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立冬后逐渐昼短夜长,人体的阴阳转换也应该和天地一样,因此也要早睡晚起。且夜晚就是阳气闭藏的时段,我们的阳气可以通过睡眠得到蓄积补充,一般冬天可以比秋天早睡半个小时。



如果早睡睡不着,也可以试试用眼睛来助眠。


因为人的“神”是从眼睛耗散出去的,当我们闭上眼睛,放空大脑,认真感知自己的两个眼珠,保持一种“直视”甚至向外疏散的状态时,一会儿就睡着了。



避寒邪,重保暖



“冬,四时尽也。”——《说文解字》


“冬”上半部分的“夂”为古文的“终”字,下半部分的“仌”为古文的“冰”字,以“仌”为底的除了冬字还有寒字,都是表示冰的意思。所以冬字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


立冬后,地面上阴寒之气盛极,容易受到风寒侵袭,身体就需要调用体内阳气来御寒,不利于阳气的闭藏。保暖工作一定做好。



之前我们已经详细讲过,头、肚脐、脚踝一定不能受寒。


头为诸阳之汇,而“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吹风受寒,最先头痛,再走窜。


肚脐为神阙穴,是我们元神的门户,任脉、带脉、冲脉在此附近穿行而过,一旦受寒则容易腰腹冷痛、急性腹泻、痛经。


经脉大穴都在脚踝和脚面附近汇聚,脚踝一旦受寒,身体的阳气和正气就会被反复消耗。



无扰阳,使志蛰



寒乃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人,主要体现在易伤阳气,宜静不宜动。不要做剧烈运动,如长跑、冬泳等等,使阳气外泄。


频繁洗澡、频繁拔罐、刮痧、桑拿、汗蒸等,也会带走阳气,或因出汗导致阳气过多外泄,有违冬藏。



《黄帝内经素问》上讲:“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志有“志气、志向、志愿”的意思,是一种向外向上的精神力,春三月要以使志生,夏则如所爱在外,秋要使志安宁,到了冬,则要使志若伏匿,精神情志上的调养上也讲闭藏之道。


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有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即为四季五补之道。冬季由肾当令,故立冬开始,当重视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饮食原则:少咸增苦



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千金·食治》


冬季的饮食原则以少吃咸,多吃苦的食物为主,因为冬季主肾,而肾主咸,心主苦。肾水过旺会克心火,苦能坚,能固肾以防外泄,又能泄心火。


所以说,立冬后可以适当少吃咸,日常可以吃一些苦瓜、芹菜、莴笋等。



忌食用反季水果,“不时,不食”,反季蔬果徒有其表,却缺少自然之气。吃了不仅得不到“气”,反而消耗人体阳气去消化它。


多吃一些冬天真正的蔬菜,如土豆,山药,萝卜,红薯,胡萝卜……土生土长,最得土气。也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茸、海带、紫菜等,具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冬食种子:补肾阳



养收可以靠食补,天凉以后人容易脾肾阳虚,阳气固摄不住,所以就很容易出现夜尿多、清晨腹泻、小肚子凉的情况,饮食上就要注意培补脾肾阳气,收敛固精。


古人有“冬食种子”的说法,冬天阳气闭藏,植物将能量储存进种子里以待来年的生长,所以种子是植物最具有活力和营养的部分,能够滋养身体。



板栗是种子里最特别的,因为它既是种子又是果实。它入肾经后,只补不泄,能够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孙思邈称其为“肾之果也”。


栗子跟芡实、核桃仁一起煮粥喝,补肾养脾,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清晨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注意养阴润燥



北方供暖后要注意室内放燥,尤其本身体质就偏热的人,也不适合壮热进补,在干燥的冬天,反而容易皮肤干燥、起皮,需要注意养阴润燥,以免伤阴太过。


而随着南方供暖的普及,也需要注意养血润燥,避免造成血虚肺燥,津液不足。


导引养生


动作: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捝肘,左右顾,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


治病: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飧泄、头痛、耳无闻、颊肿、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四肢满闷、眩冒、目瞳痛。


来源 |大家健康、药匣子在线

编辑 | 董国庆

审核 | 谭小芍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