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市领导写信?听听教授们怎么说......
12月3日,《芜湖日报》头版头条以《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举贤“城市代言人”》为题(点击阅读原文)报道了安徽师范大学三位教授致信芜湖市领导,建议打造“王春雨+”创新城市形象。新闻刊出后,党政机关、新闻媒体、高校师生和芜湖市民等都从这封信里读出了自己的见解,事件之新、内容之新、形式之新,在芜湖城市发展史上尚不多见。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第一时间专访了这三位教授,听听教授们对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的理解,为大家揭秘这封轰动芜湖的信件背后的故事。以下为访谈摘录:
有霸都合肥,也要有芜湖起飞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田超:朱老师,您作为这封信的主笔人,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封信的?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朱晓凯:近期王春雨晋升副教授的新闻火遍全网,如此优秀的青春榜样竟是我们的身边人,这是师大之幸,更是芜湖之幸。作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我们感到王春雨形象所蕴含的诸多文化价值没有被认识和发掘到位,这是我与饶宏泉、吴来安两位老师交流时的共同感受。合肥的霸都形象、“延乔路”的宣传策划,这些爆款元素极大地提升了合肥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芜湖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上自然要挖掘像“芜湖起飞”这样让人记得住、叫得响的IP元素。谁来挖掘好呢?当然首先是芜湖市委、市政府,王春雨是师大人,更是“新芜湖人”。师大既然是芜湖的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我们既然看到了这个问题,那就要举贤不避亲、举贤不为名,经过充分讨论,我们决定给单向前书记和宁波市长写这封信。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
城市合伙人的身份
赋予了我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田超:吴老师,信件发出后一周的时间,芜湖市就组织召开了由芜湖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张志宏主持的创新城市形象协调会,您收到会议邀请时激动吗?有想到这封信被“顶格办理”吗?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吴来安:其实我们蛮意外的,没想到我们三位普通老师的来信会受到政府层面如此的重视。当天的协调会上,市委办、宣传部、政研室、网信办、文明办、督查办,市教育局、文旅局、体育局,人才发展集团等多个市直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都到场了,他们耐心地倾听、积极地回应、主动地交流,让我们三位老师特别的感动,也倍感振奋。我们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成为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之后,我们高校与属地之间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了。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城市合伙人的身份赋予了我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也引燃了我们与芜湖市共生、共兴、共荣的使命感和驱动力。今后,我们更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城市共建和资源共享上促进合作,发挥出我们师大人应有的智慧和贡献。
解锁“破圈”姿势,实现品牌化传播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田超:饶老师,“王春雨+”意味着什么?三位老师阐释这个文化IP的角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饶宏泉:我是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当时在提炼这封信核心思路的时候,就想到了“王春雨+”这个概念。一来是形成“王春雨”这个文化符号,二来“+”意味着无限的创新空间,是符号赋能和创意激活,也是希望“王春雨+”能够给芜湖这座城市带来“春夜喜雨”般的惊喜。王春雨本人所展现出来的速度、拼搏、阳光等特质与芜湖“皖江明珠、创新之城”的城市形象十分契合,研究打造“王春雨+”的城市形象是十分可行的,“王春雨+”应该成为芜湖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具体怎么打造呢?吴来安老师是研究广告和品牌营销方向的,她认为应该打造类似于“红蝴蝶结女孩”这样一个典型的城市文化符号,让整个城市的品牌具有一定的标识性,同时进行品牌化运作,能够让大家一想到某个符号就能够联想到芜湖。我主要是从语言隐喻和语言景观角度,来对“王春雨+”这个概念凝练。一方面,“春雨”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所象征的及时性、希望感以及润物无声的特质,都非常贴合城市发展愿景。王春雨身上所体现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中国女子中长跑的“拼搏”精神,都蕴藏着“速度·机遇”“奋斗·力量”等等隐喻,这些与“芜湖起飞”的强烈期盼也是高度吻合的。另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内静态与动态的语言景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了城市语言生态,有着巨大的语言经济学价值,这些都需要统筹设计。朱晓凯老师是研究新闻传播学的,具有很多成功的新闻策划经验。他认为注意力是互联网时代非常稀缺的资源,要利用注意力经济去助力城市品牌形象的宣传,将文化IP打造成城市宣传的爆款产品,把“青年明星”“正能量主题”“多平台传播”这些模式都运用上,达到“破圈”传播的良好效果,展现强大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吸引圈层以外的新粉,快速增粉从而反哺传播能力。虽然我们对“王春雨+”的认识角度不一样,但最终的指向都是关心芜湖的城市品牌塑造和形象构建,结合我们自己的专长,从不同角度切入,希望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打造最成功的城市形象。
“王春雨+”激发了
我们对城市赋能的想象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田超:吴老师,您觉得“王春雨+”有没有延伸意义呢?在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上怎样才能举一反三,找准对接口更好地为城市赋能呢?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吴来安:“王春雨”可以说是芜湖城市形象的杰出代表,也是芜湖对外和对内宣传的一个绝佳品牌。她是一个引子,激发了我们对其他诸多可以代表芜湖城市形象要素的想象,并且由她延展出了“王春雨+”的概念。如果要仔细梳理的话,芜湖的城市历史特别悠久,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共鸣、触发集体记忆的元素也非常多,比如芜湖独特的滨江区位、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铁画、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誉,还有奇瑞、海螺、方特、古镇、耿福兴、傻子瓜子、三只松鼠等既涉及历史文化、支柱产业,又兼顾娱乐休闲、电子商务的要素,都可以是我们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的对接口。归纳而言,可以考虑从人、景、物、情这四个方面来为城市形象赋能,打造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芜湖城市形象。此外,我在协调会上还谈了如何去做的一些具体举措和想法,比如之前主流媒体在报道“王春雨”时就曾大量使用了“蝴蝶结女孩”为标题,那么蝴蝶结作为王春雨身上的一个显著标识,在隐喻和文化意象等上能否和芜湖城市的“红色基因、秀美、积极、阳光”等作一定的勾连?能不能将之作为一个文化标识性符号来进一步开展策划,则需要系统、周密和详实的论证与综合考量。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具体执行时,既要考量到时间维度上“如何从策划到宣发,再到引发关注形成热点,以及后续形成长尾效应”的计划和步骤;又要考量到空间维度上,如何对内发动城市各层面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宣传策划以激发和带动更多市民的城市自信和荣誉感,又要积极开展对外营销,体现出芜湖招商招才、包容开放的发展理念,并加强与其他城市间的互动沟通。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情怀
铸造了城市规划的高格局、
城市建设的新布局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田超:资深媒体人、光明日报安徽站站长常河也对此赞誉有加,他在朋友圈发文称:王春雨在奥运会创造记录——入职母校安徽师大——晋升副教授——安徽师大三名教授致信芜湖市主要领导打造“王春雨+”创新城市形象——市委主要领导迅速顶格回应——媒体跟进报道,这一系列反应,堪称经典。朱老师,您对这封信的后续进展还有哪些期待?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朱晓凯:今天我看到很多媒体都在评述芜湖市委市政府与我们三位老师的互动,称此举书写了一段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关心城市发展的佳话。其实,这更多展现的是芜湖市政府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情怀,从首创“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到举办“畅聊早餐会”,从开讲“新学期公开课”到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我们感受到了加快现代化芜湖建设的高格局和新布局。针对我们这封信呢,学校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围绕互联网时代芜湖城市形象建构、宣传传播等方面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拟设立“芜湖城市品牌研究中心”;二是建议芜湖市设立研究专项课题,通过“项目制”方式委托安徽师范大学牵头组织市校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对互联网时代事关芜湖城市形象构建、品牌塑造、宣传传播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供方案。我们希望这些建议能被采纳,更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实现学校与政府间更加多元的合作共建、更加紧密的互惠共赢。
信息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日报
排版:卜文哲
事关“双一流”!我校两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
致最可爱的师大人|铁血铸就青春,续写迷彩荣光
藏头诗·花津篇|醉在诗情画意里的师大,叫我如何不心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