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系列(二) | 新闻特写:不仅仅是缅怀
这里是湖南省宜章县。
八十七年前,从江西于都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在这里突破了敌人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取得了突围西进,实现战略转移的初期胜利。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八十七年后的2021年12月3日,南昌职业大学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 接力奋斗新时代”主题活动,60名师生在校党委书记卢仁顺的带领下,跋涉在当年红军走过的小路上。
他们聆听余经邦烈士的后人讲述余经邦创建红军兵工厂的故事,瞻仰茶园村村民白零嫒拖着怀孕的身子照顾红军伤员的旧址,在一个个革命旧址前注目沉思……
他们在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上缅怀,缅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这里曾经是一片洒满鲜血的土地,今天,这里让我们热泪盈眶。
1934年11月7日,长征的中央红军进入宜章,红一军团于11月10日向粤汉铁路沿线的白石渡进军,歼灭湖南省保安部队的两个连,占领了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上一个重要支撑点白石渡镇。11月13日,红三军团红六师攻占宜章,夺取第三道封锁线的又一个重要支撑点。于是,红军在宜章胜利突破国民党第三道防线。
就在这里,南昌职业大学的师生们沿着红军当年长征走过的路,一路步行来到地处白石渡村的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
同学们在这里与98岁高龄的萧贤凤不期而遇。当年毛泽东和朱德在白石渡村居住时有位村民被红军称作“老大哥”,萧贤凤是“老大哥”的儿媳妇。
同学们到达的时候,萧贤凤老人正在旧址侧面晒着太阳,见到同学们,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好!共产党的队伍好!”老人仍然清晰地记得,因为红军错将萧贤凤家的猪给杀了,红军还赔偿了她家12块大洋。
故事是同学们不期而遇听到的,而老人对共产党的热爱也是发自内心的。同学们感慨地说,党的百年史,就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
1926年,中共宜章县委派余经邦回自己的家乡茶园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并组建了宜章县第一支农民武装——茶园农民自卫队。他带领村民创办兵工厂,自制土炮七门,大吉枪十支,梭标百余把,把茶园农民自卫队武装了起来,拉开了宜章农民武装斗争的序幕。
1932年1月,余经邦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余经邦的孙子余新国在兵工厂旧居指着一件件文物和图片给同学们讲述余经邦生平事迹,说到动情之处时泣不成声。站在余新国身后的卢仁顺眼圈红了,同学们的眼圈也红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同时被余经邦烈士的事迹所感动。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技术专业b2103班的祝国亮同学给余新国递过一张纸巾,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毫无疑问,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南昌职业大学党委组织的“重走红军长征路 接力奋斗新时代”主题活动中的几个片段。历史的几个片段,更是铸成丰碑的几块基石。而在心生敬仰的师生们的记忆中,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将永难磨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领导感言
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卢仁顺说:
从没有一条路,能被人们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从没有一条路,能让我们如此为“中国红”壮志澎湃、豪情满怀。这条路,就是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时间从来都是奋斗者的鼓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作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秉持信仰、理想、信念,勤奋学习、锤炼身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放飞青春梦想,担当历史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往期推荐
1 | |
2 | |
3 |
编辑 | 辜华、申婷
拍摄 | 辜华、王倩、王莉莉
策划 | 王斌、陈康
审核 | 陈大建
投稿/联系我们:926195454@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