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小黑屋”里工作1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广州日报推出《我从基层来》基层调研行系列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广州各部门各单位基层一线进行蹲点体验式采访,以记者视角观察、挖掘基层工作中涌现出的鲜活案例,展现广州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日前,该系列报道推出了我校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师团队采访报道。
今年11月的一天,记者与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玉微相识。当晚8时30分,因为还有一些实验没有做完,张玉微必须回到实验室加班,这引发了记者的好奇,想知道她所在的这支团队拥有的“拼劲”从何而来。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通过自主研发新型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并与分析仪器化集成设计相结合,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
他们不仅为我国科学仪器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衍生与掺杂,化学传感芯片的制备及筛选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展现的拼搏状态,正是他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的具体体现。
她在“暗房”工作十余年
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理科教学楼北楼,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牛利教授领衔的团队上下班时间从不固定。牛利原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他率领团队加入广州大学。
“来到广州,我们还保持着在中科院搞研究的拼劲。大家的工作节奏很紧张,团队里不分上班和下班,不分平时和工作日。”张玉微笑着对记者说。
张玉微长期在暗房里工作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深耕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可谓科学技术的眼睛,任何一个分支学科都少不了使用分析化学去对物质进行分析和表征。简而言之,这门学科的价值就在于对物质的含量、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并提供分析方法。
张玉微的科研主阵地在界面表征实验室的一间暗房里。在进行实验时,室内的灯光必须全部关闭才能得到最佳的实验环境。为此,她的实验室还常备着黑色胶条和布料,仪器的指示灯也需要全部被盖上。
在由自己搭建的一套仪器平台上,张玉微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放在反应台上。在激光器的作用下,材料释放出光学信号。张玉微就在显微镜下观测并进行图像的捕捉。图像中,材料的粒子像星辰一样绚烂,展现出三角形、四边形等不同形态。“我们的研究就是分析材料或能源的化学活性,提供相关物质在微观上的信息。”张玉微说。
张玉微的QQ名也叫“小黑屋”
因为十余年在暗房里工作,张玉微的QQ名叫做“小黑屋”。有时候,她从早上8时就来到暗房,一直待到晚上12时,其间没有人和她说话。等到她走出实验室才发现已是深夜,常常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张玉微告诉记者,她觉得目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还不能让自己满意,所以还要拼命努力。她说,这种满意不在于发论文和拿什么奖,而在于自己内心的价值认同:希望真正做出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科学贡献。
要想成为科研强国 先要成为仪器强国
分析化学除了建立分析方法外,传感器件和仪器装备也是该学科极有价值的科研产出。
化学传感器是融电子科学、化学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一体的高技术器件,可将物理量、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并提供给集成的科学仪器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化学传感器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公共安全、工业过程控制、临床等领域,在基础研究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正在做实验
由于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组装后的宏观纳米复合体的化学传感特性,并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所以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实现了中国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包宇教授告诉记者,在国内从事科研仪器研发难度高、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资金。但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要想成为科研强国,先要成为仪器强国。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包宇正在进行传感器的研发
包宇向记者展示了目前在研发的超灵敏触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如同成年人的一节小拇指般大小,质地柔软,上方包裹着软薄特质的特制材料可以感受毫牛、微牛的力。包宇希望这款传感器既可以具备极高的灵敏度,也能在较强压力下不损坏,无限接近人体皮肤的特质。
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科研仪器——电化学工作站。经过化学反应后的材料与电路相连通,化学活性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输出,电脑屏幕前便显现化学活性的信息。这套仪器最关键的器件便是内置的化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捕捉毫安、微安级别的电信息,并反映电流、阻抗等参数的变化。
在接受采访前,包宇先是从腋下掏出了一个体温计。这几天降温让他感到身体不适,确定自己没有发烧后,他才放心地与记者交谈。“我们做科研,就是希望好的成果能尽可能用在生产生活中。这种自觉不需要上级或者合作伙伴给予压力。”当谈到为何身体不适仍然坚持工作时,包宇如此回答。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
记者手记:
科技工作者有一股强劲的内生动力
科技工作者的公众形象往往是谈吐优雅、胸有成竹、潇洒自信。这种近乎完美的职业形象常常让人们忽略这些事实:科研是一场苦旅,科技工作者同样要经历无数次的“迎难而上”“苦中作乐”。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非常年轻,团队成员大部分是80后。当我走进他们的工作环境,各种细节都让我感受颇深:原来他们的工作节奏竟然如此紧张,他们的工作环境竟然如此苦闷,但是一股强劲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不断坚持、不断奋斗。
科技工作者是第二个百年“答卷”的主力军,责任重大。他们正以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上。我相信,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能产出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推荐阅读
广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图片文案视频来源于广州日报
微信编辑 | 周嘉萱
责任编辑 | 张芳 李志川
若需转载 欢迎联络
GZHU1927@163.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