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冬清:“竞赛嵌入式”高阶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
为教而赛 为学而赛
“竞赛嵌入式”高阶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
——访我校智能制造学院教师蒋冬清
近日,智能制造学院的同学们喜气洋洋,在国家级、省级的众多比赛中“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在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学子们荣耀捧回了省级一等奖,在全国三维艺术化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的比赛中,特等奖也被我校学子收入囊中……比同学们更高兴的当然还有幕后“军师”,辛勤付出的指导老师们。当笔者走进蒋冬清老师的办公室采访时,她热情地拿出同学们的参赛照片、比赛花絮、集体合影向记者展示,从备赛到决赛,短短几个月的回忆充满了酸甜苦辣。团队成员刘凯、孙鹏宇回忆参赛经历,感触良多,他们激动地说道:比赛高手如云,最终能够获奖我们非常开心,感谢蒋老师全程的指导和帮助,在对参赛机器人进行设计、组装、和软件代码测试时,大家进行了数以千次的计算、验证和推演,而每次在我们遇到技术性问题时,蒋老师都在身边鼓励,她对我们进行细心指导和关怀,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她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不断突破,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蒋冬清老师也认为,通过参与竞赛,大家都获得了成长,获得了进步,师生之间心与心走得更近了,师生之间相处更为融洽、和谐,这些都是比单单一个“一等奖”更为珍贵的收获,这也是她为什么一直坚持要把“竞赛”嵌入教学,在“以赛促学、教赛结合”方面不断探索的动力。
将“赛事”植入课程
将课堂变为“赛场”
蒋冬清老师在智能制造学院主要教授《现代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电系统设计》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动手制作、实践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教学模式不足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相关能力,所以,蒋老师从走进锦城课堂一开始就决心要牢牢抓住工科课堂的“痛点”,势必要探索一条教学的有效途径,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整体推进。这一路探索就是10多年,一开始的“以赛促学”模式,即通过学科专业竞赛促使学生动手操练、实践、创新,再增加到“项目驱动”模式,即以具体的项目为线索,串联起相关教学内容,将项目研究、开发与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岗位实习等结合,再到现在的“竞赛嵌入式”高阶教学模式,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学相互融合,将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培养相整合,将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培养相整合……蒋老师一直在与自己较劲,在“工科教学模式”创新之路这条赛道上,她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与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为学生们做好榜样。
现在,蒋老师已经总结出一套目前适用于锦城学子的“竞赛嵌入式”高阶教学模式,她会首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随后做好“两课设计”(课程设计、课堂设计),这时,她会筛选1—2个同期专业赛事项目作为“嵌入”内容,在吃透比赛内容、比赛要求、赛事难度的基础上以及根据学校“一基两轴三阶递进”的教学目标要求,她将制定具体“赛事项目”的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将一个完整的竞赛项目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小任务”清单, 使课程模块与竞赛大赛的内容相对应,将竞赛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有序地在安排在整个教学活动组织中。在具体的教学中,她还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置了分组指导、项目评比、总结反思等环节,让整个“赛事”的公平性、竞技性、趣味性都有所体现,充满挑战却又精彩不断。
例如,在《机电系统设计》这门课程过程中,蒋老师了解到同学们已经来到了大三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了,引入“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这一综合性专业赛事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而在课上,蒋老师选择了“机器车循迹”这一比赛项目,她将其进行简化后发布了课程任务——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一个循迹小车的设计和制作。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随着课程内容展开蒋老师对每个小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地检查和讨论,最终,她采取现场比拼和答辩的方式来检验学习成果,数10台机器小车同场竞技,同学们“华山论剑”,一较高低。这种方式让同学从较为枯燥和零散的理论知识中找到了一条学习的主线,不再盲目地死记硬背者一些知识点,而是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机器人”竞赛项目当中,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蒋老师发现,在这门课上,同学们的问题多起来了,讨论多起来了,课后查找资料的时间多起来了……学校督导组老师在听了蒋老师的课后称赞道,将竞赛项目带入到课堂,让课堂的讨论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呈现,课堂效果让人惊艳。
让每个同学在“竞赛嵌入式”
高阶教学中受益
我们可以看到,在蒋老师“竞赛嵌入式”的高阶教学驱动下,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热情被点燃,
学习质量、学习效率显著提升,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也比课程一开始有了明显进步……深度学习自然而然地就在同学们之间发生了。这就是蒋老师最乐意看到的场景,她如是说道:“我们不单单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名次而去比赛,获奖固然值得庆祝,但竞赛成果的转化是我思考得更多的地方,我想要把每次赛事的有关成果辐射到更多的学子,让那些没有机会参加比赛的同学也有获取前沿高端知识信息的渠道。”这样教赛融合的教学才是让“专业竞赛”发挥了更大的育人作用,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活力。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相互作用下,教学、研究、竞赛、实训走入良性循环。一个个优秀的竞赛苗子也“冒”了出来,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蒋老师会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为他们列一些新的学习书目,让其主动学习一些新的软件以及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等,让学子得到更大的提高,这也为将来的赛事储备了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正是有让“比赛成果惠及每一个学生”的坚持,蒋冬清老师也不放弃在教赛融合的高阶教学过程中学习暂时较差的学生,她反而会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比如21级机器人班的某个同学在作业中反应出来其空间思维能力非常不好,蒋老师就抽出时间为他耐心讲解,利用电脑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帮助其学习,渐渐地这位同学也在制图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作业和测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这些课程结课之时,其实每个人最终都成为了这场学习比赛的“赢家”,正如2019级的任成旭同学这样评价蒋老师的课堂,“我不仅能学到该课程的专业知识,也能学到一些比较重要的学习方法以及专业技能,尤其是在大一的课程中,通过蒋老师的课堂,让我更好的认识到了我们这个专业的学习目标、以及发展的前景,我更加有自信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看到师生们昂扬向上的状态,智能制造学院李三雁院长认为,在学校“四个框架”的指导下,老师们发挥自身特色,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蒋冬清老师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大家乐学善思,锐意进取,未来他希望更多老师能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为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未来工程师”而不懈奋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