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一亩地收益翻160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连日来,虽然进入了寒风萧瑟的初冬时节,但对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的村民来说,心里却一直暖洋洋的:
11月28日,在华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的联络下,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专家团队到村里为老人小孩进行义诊,免费送医送药上门。虽然场地简陋,语言又不通,但一听说是深圳的医院、专家,村里老人儿童纷纷前来咨询,村干部在一旁帮忙翻译,场面热闹极了。“真希望活动还能继续办下去。”村民激动地说。
同一天下午,孔美村还迎来另一件热闹事:经华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的联络,由企业、慈善机构、乡贤联合捐赠的第一所“爱心图书室”正式成立了,3000余册、价值4万多元的儿童书籍将陆续来到孔美村的孩子身边,为村里留守儿童们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
孔美村第一所爱心读书室
广邀名医、看病救人;丰富图书、播种知识。这两件好事实事,正是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华南理工大学组成的驻惠来县隆江镇帮扶工作队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的结果。驻镇近五个月来,他们所做的远不止于此:
实施农村土地创新项目、吸引认购资金超10万元;帮助农户成功贷到揭阳首笔乡村振兴款项30万元;开展爱心义诊,实施消费帮扶、就业帮扶,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引名校资源
农村土地结出创意果实
仅有9人的工作队,为何能源源不断引资源?只因队员背后有“靠山”。
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华南理工大学组团帮扶,还有来自中国农业银行东莞分行的金融助理及一名科技特派员、两名志愿者,这支9人小队伍既能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优势,又能汇聚高校人才和金融资源,为助力隆江镇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能。
以“隆江猪脚”闻名的隆江镇,实际上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镇,经济基础及可支配财力薄弱。
解决农村问题,最终要回到土地上去。怎样才能让农村土地身价翻倍?队员们探索出一招新花样。
走进工作队驻点帮扶的孔美村,在200多亩集体农田上,用篱笆围起来的一个个小方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新项目的“试验田”——“我在孔美有三分地”。简单来说,线上支付费用后,就能获得一块10㎡—60㎡的菜园地一年的使用权,既可以选择亲自种植,也可以通过专业公司聘请当地农户以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模式代为管理;待农作物成熟后,认购者便可以享用这块土地上的丰收果实了。
“我在孔美有三分地”的专属牌子
“这个项目的核心理念,是让城市居民拥有自己心仪的菜园,可以种上自己喜欢的品种、收获绿色健康的农作物,还能体验一番农耕乐趣。”据工作队驻孔美村第一书记易振介绍,“我在孔美有三分地”是由孔美村经济联社与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团队联合创建的农业体验及定制化项目,是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的农业新尝试。
虽然乍一听十分有创意,但想让人掏钱租下一块偏僻的乡村田地,似乎又过于天方夜谭,怎样才能获得第一波客源、打好项目开门红呢?这时候,工作队引资源战法便发挥作用了。“在刚起步的不充分市场化阶段,充分借助华工资源,以学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成员作为第一波客源来开展业务。”于是,来自华工的工作队员开始发动校友群力量,华工学校官网、官方公众号上也同时发布了项目认购信息……很快便传来了好消息:“我在孔美有三分地”项目10月开启线上认购,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吸引了50多名买家、认购资金超10万元。
不仅如此,工作队还规划了更长远的目标:在开拓市场的第二阶段,尝试推出面向揭阳市区、大湾区的不同消费级别业务,综合多种营销策划方式探索市场;到了成熟运营化阶段,则尝试将整个付费、种植、采摘的全流程融入游戏化、社交化的智慧农场小游戏中,实现互联网精耕细作的产业思维和农业的融合,开启新业态。
“现在一亩土地的收益由几百块变成六万多,直接将农业土地价值提升了160多倍!”项目的首战告捷让工作队员和村里干部感到振奋。记者采访的时候,工作队与镇上干部刚结束了一次讨论,一位年轻成员领完任务准备离开,传来一声打趣惹得众人开怀大笑:“好好干,到时送你一块菜园!”
引医疗资源
爱心义诊下乡温暖人心
11月28日,经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工作队联络,由深圳市叶澄海慈善基金、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慈善总会·首彩爱心基金、深圳潮青会组织策划,深圳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专家先后来到惠来县慈云医院和隆江镇孔美村卫生所,在当地开展儿童先心病、唇腭裂、脊柱侧弯、老年慢性病筛查和义诊。
专家到隆江镇为老人小孩进行义诊
对于筛查出的符合项目资助条件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困难家庭将获得深圳市叶澄海慈善基金、中华慈善总会·首彩爱心基金和爱心合作医院的资助,加上享受的医保,基本能够实现住院手术治疗费用零负担;唇腭裂的儿童也将获得免费手术治疗;筛查出来的老年慢性病人将能获得综合治疗的方案和免费的药物支持,切切实实把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解决大家看病的后顾之忧。
大家纷纷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表示这样的义诊活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一些健康小问题,医疗大问题,免除了去医院奔波的麻烦。驻孔美村第一书记易振表示,乡村振兴最缺乏的是人才和资源。孔美村医疗资源非常匮乏,许多老人小孩享受不到来自大城市的医疗服务,这次多家深圳医院举办的义诊对孔美村意义重大。“目前已经跟慈善机构和医疗机构达成共识,未来要把义诊这种模式和机制固定下来,让村民能长期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让城市的优质资源流动到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此次义诊活动总计筛查120人,其中儿童出生生缺陷47人,老年慢性病51人。确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唇腭裂2人,脊柱侧弯3人,先心病6人。后续将陆续对申请资助的患者开展家访和转诊救治手术。
引文化资源
书香满城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为积极推动孔美村乡村振兴建设,驻村工作队在注重硬件改善的同时,也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提升孔美文化软实力建设,丰富村留守儿童课后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驻村工作队在孔美村建立爱心图书馆,并争取到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叶澄海慈善基金会、深圳潮青会的捐赠,共3000余册,价值4万多元的儿童书籍来到孔美村孩子的身边。
依托爱心图书馆,孔美村将会启动儿童读书会,组织村里的儿童定期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表示,建立村级的爱心图书馆,不仅对提升村里儿童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还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还会继续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引金融资源
30万优惠贷落入农户口袋
帮镇扶村、振兴乡村,除了提升镇村集体经济,更要鼓足人民的发展底气、激发前进动力。日前,揭阳全市第一笔由驻镇帮扶工作队推动落实的“惠农e贷”就在隆江镇产生了。
个体工商户林海洲,自家种有40多亩应季蔬菜,加上收购的蔬菜一并供应给周边的学校和企业。最近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购买一批灌溉设备,资金缺口约30万。可跑了多家银行却都被告知资质不够,最多只能贷到10万元且利率不低。“要不就算了吧,等以后再说。”林海洲心想。
就在林海洲打算放弃之时,驻镇帮扶工作队找上门来了。
“我们到各村调研走访,基本掌握了镇上各农户的经营情况。”队里来自省农业银行东莞分行的金融助理吴松恒告诉记者,发现林海洲的资金需求后,工作队随即与驻地农行对接,同时主动上门沟通,以流程方便、利率优惠等服务打消林海洲的顾虑。紧接着根据其贷款用途与还款能力,农行提供了一套贷款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不到10天时间就将30万贷款发放到林海洲手中。
如今林海洲正和设备厂家洽谈合作中,“原先计划2年还清,但银行可以放宽到3年再还完,基本没有什么顾虑了。”林海洲语气中充满信心。
除了土地和金融,在其他更多方面,工作队也不断抛出“绣球”,引来一批批资源:邀请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为镇政府免费提供“5G快签”,助力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联系爱心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每户年增加收入2.52万元;计划为全镇防返贫监测户购买揭阳市民保;帮助解决道路建设所需水泥300吨;收购村里农特产品进行消费帮扶……
引智力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在帮扶过程中,工作队积极发挥华南理工大学智库优势,广引各学科智力资源,万众一心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乡振院)自今年8月初开始,由院长叶红教授亲自带队,先后4次,共派出32名专业的规划和设计人员来到隆江镇,帮助隆江镇出谋划策,定发展目标,编全镇规划,搭建多方平台,落地建设项目。
乡振院为隆江镇提出了“全省首个城乡优质资源融合发展示范镇”的发展目标,探索区域视角下城乡优质资源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打造粤东地区对口帮扶示范样板,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驻镇帮镇扶村帮扶模式。并根据隆江镇现实情况,提出构建镇域、功能区、重点项目三层次整体规划设计理念。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全镇规划和设计。
如何依托隆江镇现有的资源,整合好各方的力量,实现各方资源的成效最大化,乡振院提出了1+1>11的资源整合突破式发展模式,并建议在整个惠来县层面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好惠来县新能源资源,以新能源为核心,建立新能源助力乡村振兴基金,利用乡村振兴基金反哺乡村,实现城乡资源融合互补,抓紧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12月8日,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工党员一行来到孔美村调研交流,听取了孔美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介绍。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工党员一行,既有人参与过帮扶工作与乡村品牌建设,也有人长于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大家表示,乡村振兴的主旨就是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孔美村现今打造农文旅一体化特色村落的定位清晰,重点在于落地实践。可以借鉴国外智慧农业、无土栽培的经验解决孔美村土地少人口多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平台宣传孔美村传统文化等特色,发展隆江猪脚饭等区域品牌反哺乡村经济发展。还有教师提出,信息扶贫是扶贫中的“最后一公里”,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工科的优势,形成较突出的学科方向,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度最高,将来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帮助做好乡村文化历史的信息宣传,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孔美村。
未来,学校将根据孔美村的规划,继续发挥各个学院、学科以及人才优势,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孔美村乡村振兴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11月末,“我在孔美有三分地”迎来了第一批线下种植的园主,一行人拿起锄头弯腰耕种,兴奋地体验了一把农耕乐趣;茶余饭后,林海洲也热情地向周围农户推荐这笔乡村贷款;走在村里,村民正翻晒着地上的稻米,这些金黄粮食已被华工认购,不久后学校师生将能饱口福、孔美村民亦能鼓腰包……在隆江镇,一出帮扶好戏正上演。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工作队 南方日报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鲍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