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 | 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
12 .13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
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个日子是全体中国人民最深远而沉痛的记忆,我们不敢忘,不能忘。
昨日之事 今日之师
1937年12月13日,六朝古都南京沦陷,自此开始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其中包括屠杀、强奸、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所作所为令人发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深重苦难。无数平民及战俘被日军肆意杀害,幸存者的家庭支离破碎,30多万无辜性命成为冤魂,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沦为了四处硝烟的人间地狱。
时至今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61人,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侥幸存活的他们,都背负着无尽的伤痛和血泪,带着八十三年前的痛苦记忆,成为了日军暴行的如山铁证。见证者正在随着岁月而凋零,但历史的真相不应被掩盖或埋没!
沉痛哀悼,牢记使命
身处和平环境的今天,生于盛世中华的我们,每年12月13日的10:01至10:02,防空警报在全国鸣响,机动车、火车、船舶鸣笛致哀,街道上行人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同时就地默哀一分钟。短暂的一分钟,饱含着对过去屈辱的悲愤、对当今和平的感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用低头默哀表达对先人的祭奠与哀思。
身处校园中的高校师生们,也在此刻用悲伤而肃穆的默哀一分钟寄托哀思,以此悼念三十多万遇害同胞,学会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这段浸透了血与泪的历史,我们不敢忘、不能忘,这样包含着深重苦痛的回忆,将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留存在心底的伤痛,将成为时间所不能消弭的罪证,将成为激励后辈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勿忘来时路,莫忘过去耻,将热爱和平根植于我们的民族记忆之中,方能在社会繁荣发展的今天更扎实的走出向前的每一步,方能以更加饱满的情感致敬和平年代默默付出的平民英雄们,方能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望过去,勿忘国耻
为了追悼遇难同胞,奠祭抗日英雄,传承红色精神,12月11日,管理学院开展承办了一系列“国家公祭日缅怀先烈活动”活动,带领管院学子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依次参观了“奋勇抗敌”、“国际援华”、“壮志凌云”、“缅怀先烈”四个展区,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实物、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全面了解了中国空军和国际援华空军共同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事迹。
位于山顶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刻着三千多名各国空军烈士的名字,他们的肉体或许早已泯灭,但他们的精神仍在传承。管院学子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依次有序地敬献花束。同学们为抗日航空烈士的事迹所动容,为他们的年少牺牲而感到悲哀,更加坚定了心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为不断教育年轻后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国际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了“追忆往昔,共同开来”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11月20日上午,国际商学院32名同学身着黑色正装,怀着严肃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同学们参观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二楼展厅,主题为“南京保卫战”。馆内珍藏包括300余张侵华日军的作战地图,记录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实物,各种抗战徽章,以及终身致力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张纯如采访幸存者的影像资料和书籍等珍贵历史文物。
同日下午,国际商学院的另一批队伍满怀着敬意,瞻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公原址,也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梅园新村纪念馆。
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之艰难、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强烈愿望,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做一个无愧于新时代要求的青年人。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今天,我们更要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日提醒自己:是无数先烈在过去虎狼环伺、战火纷争的荒野,筚路蓝缕,不积跬步,以有如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在和平年代出生,何其有幸;我们在岁月静好中成长,备受关爱;我们在最好的年纪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在肩。身后国耻不忘,身前未来可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那段屈辱而惨痛的历史,更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简单不移地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南京大屠杀是过去的民族之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那一天的黑暗将永久地留存在民族的记忆中,警醒今天的我们更要了解那段历史,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强大才能拥有自尊,才能挺直民族的脊梁。为了让历史不重来,珍爱和平,奋斗当下。昨日种种,皆成今我,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激发内心深处的民族责任感,为了光辉的未来,悼以国之名义,期以光之彼岸。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何惧风雪绝缴夜,甘做擎炬负薪人。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何惧风雪绝缴夜,甘做擎炬负薪人。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文字:校传媒中心 王宇琛 张希彦
管理学院 国际商学院
图片:管理学院 国际商学院
部分来源于网络
排版:校传媒中心 李裕菲
责任编辑:校传媒中心 李裕菲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