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大师”在哪里?浙大这门课,让文科生爱上做实验!
在浙大西溪校区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摆放着几张实验台和储藏柜,在一张实验台上,几位同学正操作一部三维扫描仪;另一边,还有几位同学摆弄着数根光纤,正准备把它们和一台光纤光谱仪连接,搭建出一套光谱测量系统;而在旁边,一些同学刚刚学习了如何使用偏光显微镜,正在观察载玻片上的淀粉粒。
这是理工科的实验课堂?不!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本科生的《文物保护实验》课,上课的同学大多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2018级的林涵同学说:“和我们之前上的课不同,这门课以自己动手操作为主”。艺术与科学的碰撞、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中上演,文博专业的跨学科交叉特性在这间教室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本科生《文物保护实验》课堂
切磋琢磨,艺术与科学碰撞
课程主讲老师、来自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张晖介绍道:《文物保护实验》这门课已开设多年,开设的初衷在于考虑到文物与博物馆学虽属于文科专业,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文物、考古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包括文物模拟样品的制作、文物性质的测量、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常见研究型仪器的使用等。正在上这门课的班珠丹塔同学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初步了解文物保护的操作工艺,掌握不同类型文物的分析和保护技术,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将来从事文物、考古的研究与应用打下基础。”
张晖老师讲解实验仪器
“这门课是人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张晖以制作模拟壁画这项实验为例,他说,实验中同学们根据古代壁画的传统制作工艺,从配制明胶溶液混合石膏粉制作白底层开始,再到选择临摹的壁画图案;从描线稿到矿物颜料着色,将跃动的线条变成生动的图形,在亲身实践中触摸古代绘画艺术的脉络,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模拟壁画作品。
作品完成后,同学们穿上白色实验服,用手术刀在模拟壁画上小心的获取微量样品,再用环氧树脂进行包埋,用抛光机反复打磨制成壁画的包埋样品,并对其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的分析,从而获得壁画材料的成分信息。就这样,一幅壁画从诞生到被后人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浓缩在了模拟壁画这项实验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壁画的结构、材料和工艺技法,还能够让学生熟悉现场取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
同学们制作的模拟壁画
文物修复,旧物焕新颜
文物保护修复非常强调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艺,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到这方面的本领,张晖邀请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韩秀丽老师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潘慧敏老师加入教学团队,由她们分别传授古籍纸张和陶瓷的修复技艺。
淀粉、盆、碗……这些经常在厨房中出现的材料和工具在木桌上排开,同学们围坐在四周,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和演示。这是韩秀丽古籍纸张修复的教学课堂。韩秀丽是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资深修复师,她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同学们如何补书页和托裱。
古籍修复中使用的重要粘结剂——浆糊的制作,是修复的第一课。与市面上现有的化学粘结剂不同的是,古籍修复采用的粘结剂是纯天然的,一般是用小麦淀粉调制而成的浆糊。韩秀丽告诉同学们,使用天然材料制作浆糊的原因:一是古籍纸张不受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侵害,避免纸张的老化、脆化;二是符合“修复可逆”的原则。韩秀丽一边解释,一边用沸水冲制调好的淀粉糊,并不停的搅拌,直至浆糊晶莹剔透,莹润有光。“可以吃的”,像是看出了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韩秀丽笑着说道。
韩秀丽在演示如何制作修复古籍用的浆糊
不过刚刚制作好的稠浆糊不能立马使用,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而修补书页和托裱所用的浆糊,其实是用稠浆糊兑水制成的浆糊溶液。不同厚度的纸张或者不同的修复技艺(如补、托),所需的浆糊浓度不同,过浓或者过稀都会影响到修复效果。同学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慢慢感受到其中的差别。
潘慧敏师从陶瓷修复大师蒋道银先生,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上荣获陶瓷组三等奖。在她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上手操作,当了一回陶瓷修复学徒。清洗、拼接、粘结、翻模、补缺、打磨……慢慢地,一块块不起眼的石膏变成了具有特定形状的残缺片,让每一件破碎的瓷器趋于“圆满”。
潘慧敏指导学生进行陶瓷修复
陶瓷修复是一项需要耐心与时间的工作,在修复过程中,意外也时有发生。林涵感叹道:“我的修复过程就非常坎坷,瓷片粘上又掉下,石膏翻上也整个掉落。但老师和助教都给予了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后来用环氧树脂进行了再加固才逐渐成形”。
身临其境,遗址上的实验课程
除了韩秀丽与潘慧敏老师,艺术与考古学院的旧石器考古专家陈虹老师和文物数字化专家郑霞老师也参与了授课,分别讲解显微镜观察和文物的三维扫描建模。曾在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古建筑测绘经验的钱天华老师,则给同学们详细示范无人机航拍和倾斜摄影的操作。
据了解,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所在的考古与文博系已经初步构建了文化遗产公共仪器平台,几乎所有的大型仪器设备都面向教学开放使用,并配备了专门的教学实验室。
同学们学习使用无人机
除了实验室,这门课的一些实验内容也会安排在文物现场。考古工地、博物馆、遗址公园……同学们走出实验室,在文物现场获得身临其境的奇妙体验。在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学们在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学习无人机的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他们也有机会直接接触文物,对一些露天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科学观察和无损分析,以期掌握文物病害调查的方法和标准。对于同学们而言,直接接触文物,不仅是在实验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更像是展开了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上:对一幅清代套印年画残片进行无损光谱分析;下: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石器的残留物
“实验教学在传统文科领域是比较少的,我们希望这样的实验课程能够助力浙江大学的新文科建设”。张晖老师说。真上手,实操作,在实验中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文物保护理论知识是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和亮点。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寓教于乐的实验活动,让同学们掌握了许多文物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亦找到了未来的兴趣与方向。2018级的蒋欣言同学直言:“我很喜欢这些实验内容,通过这门课,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志向”。
同学们的陶瓷修复作品(左:修复前;右:修复后)
文字记者:李晨璐 | 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苏靖宜
图片来源:张晖
今日编辑:李灵 | 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陈福兴
责任编辑:李灵
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