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希望学院2020年申报三个本科课程获得教育部备案2021年2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教厅函[2021]1号),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20年度申报的学前教育、护理学、铁道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备案。
(2020年度学院新增学前教育等三个本科专业)
本次新专业申报
是学院主动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按照“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
打造国内一流的独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
加速培养服务社会及经济发展需求的急需人才
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高等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性任务。是为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的人才培养是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并根据学院自身特点以及地区经济、行业发展需求,在确立以轨道交通特色立校基础之上,学院坚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凝练特色、彰显亮点、兼顾一般”的方针,牢牢把握服务地方、服务轨道交通行业的导向性原则,把所办专业根据其不同属性分为轨道交通的核心专业群、支撑专业群、延伸专业群,明确各专业在学院轨道交通办学特色的功能定位。(转设发展中的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指直接服务于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各专业。如:服务于轨道、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建设、机车制造、电气与通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运行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等专业指对轨道交通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起到不可或缺的知识与技术支撑作用的各专业。例如:服务于工程施工与技术管理、各种自动化设备及安全监控的软件设计,以及运营过程的各类工商事务管理等专业。
指间接服务于轨道交通产业链,并有利于其正常发展的各专业。例如:服务于语言交流和员工心理健康等专业。
学院拥有面积18000余平方米的教学实训中心、西南首家集BIM、大数据及智能化于一体的全数字化实践基地。
在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转型背景下,学院依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教学质量标准》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学院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而制定培养方案,整体以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在2016年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围绕学院整体转型改革,学院深入探讨和研究符合应用技术型的专业建设。学院各专业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为依据,按照“工学并行”的总体要求,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2016年学院优化顶层设计拓展为“12361”整体转型改革推进模式)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学院紧紧抓住这个极好的机遇在原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在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上,学院积极应对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学院对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进行调整,定期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质量建设,提高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十三五”期间学院实现了轨道交通专业群重点专业建设全覆盖)
在专业结构上,根据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学院结合核心专业群、支撑专业群、延伸专业群3大专业群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主动布局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等战略性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推动学院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原则、校企共建原则、创新发展原则,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形成学院、企业、专业的专业建设特色体系,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带动和强化专业特色,建设重点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形成以轨道交通专业为龙头的核心专业群、支撑专业群、延伸专业群为支撑、优势稳定的专业群。在实施措施上,首先,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争取相关行业企业的支持,参与办学,在联合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组织教师培训、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合作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办学活力,增强学院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本科应用技术教育与生产实际的沟通与衔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
第二,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积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半年以上时间到企业和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2016-2021年5月学院各专业师生荣获954项荣誉)第三,学院根据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以赛代练、以赛代考和职业技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将认证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确保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021年学院获批电工等2个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第四,在教材建设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有计划、有重点组织力量编写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努力形成具有希望学院特色的优化配套的教材体系。
第五,学院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认真制订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引进和培训工作,建立了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科技含量高、管理科学的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2021年学院成功通过“成都新电商人”承训高校备案评审)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原则
经过几年的建设
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
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
依托行业,采用“双元双环一体,三师三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在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学生就业两个环节上紧密合作;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班级导师同力协作,保证订单培养、虚拟实习、顶岗实习三项特色教学的开展,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与轨道交通企业岗位无缝衔接的目标;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及内在要求,系统性地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设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院顶层设计的专业群划分,建立了全过程工程师1234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以“懂设计、能管理、会施工”的“全过程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大数据BIM数字化技术背景下,确立了以“轨道交通+全过程工程师+数字赋能”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全过程工程师1234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基于学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支撑和引领建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在学科专业群建设中,确立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国,为建设领域投资、建设与营运产业链成长性企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管理人才”定位,构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方法论,发展和完善了创新应用型管理骨干12345培养模式。
(建管系与中交四航局简州新城项目部校企合作交流)在学院顶层设计下,以工作室为主体,以横向项目为载体,为小微企业提供工程技术、工程商务、工程法务咨询服务,在项目中根据项目特征和需求,实现科研开发、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领军型学生培养的三重目标,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321——三实二体一融合”即:实践、实际、实用;工作室(主体)、项目(载体);产教学研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城乡建设系与国恒设计院共同完成的BIM项目)
根据学院顶层设计,以“系统化、多层次、开放式”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校内教学基地建立,提升实践教学新实力为抓手,以“校内强化—校校合作—校企拓展”3个阶段层级协同递进,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教学、实验室综合训练、生产现场应用实践的“三位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四层一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021年学院轨道交通实训中心获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以电子信息与轨道交通产业高速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庞大迫切的人才市场需求为驱动,围绕互联网和工业智能核心,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为支撑,构建“校企协同、产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的复合型高级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1235”体系,即“一个体系、双核牵引、三层交叉、五位建设”。
(信息工程系“1+1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体二元、三环四阶”的交叉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体,以学生为主体;二元,学校与企业共同培育;三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实践三种方法紧密结合;四阶,专业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
(商务系“一体二元、三环四阶”人才培养模式图)构建了“大数据支撑下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为内涵,智能会计为外延的智能型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并构建了“一体两翼三步走”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两翼:即课程和实践体系改革,带动会计专业转型。三步走:即第一步专业理论学习;第二步理实一体的跨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第三步理实结合的校外实践。
(会计系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展专业介绍会)将人才培养向“一专二向三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一专”,指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二向”,以工程英语方向为特色,以经贸英语方向为基本;“三能”,指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具有相关行业知识的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厚基础、懂工程、知经贸、高素养”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2021年外语系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决赛(四川赛区)斩获奖项34个
秉承学校“三全育人”、“心理育人”和“入心教育”的思想理念,构建专业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学院荣获四川省“十佳心育学校”称号)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以转型改革为引领,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截止到“十三五”,学院共设有轨道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外语系、基础部、思政部等教学单位,有招生资格的专业共50个,其中本科23个、专科27个,涵盖文、理、工、医、教、管等6个学科门类。截止到2020年底,学院共计有立项特色、优势专业20个,其中省级16个。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会计学4个专业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土木工程6个专业获批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会计学4个专业获批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物流工程、财务管理2个专业获批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骨干)专业,实现了轨道交通专业群重点专业建设全覆盖。学院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新专业申报和建设工作。学前教育、护理专业、铁道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备案。(2021年6月,学院24项专业入选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榜)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正如《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五年,学院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不遗余力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以转设为标志,举全院之力,在为轨道交通行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有价值服务的过程中,书写建设“轨道交通特色院校、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全国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新的篇章。在专业建设上,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也将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不断促进教育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国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看到这篇推送
小希期待大家在评论区
留下你们的感想
长按二维码
与小希一起
本期素材| 党委宣传部罗昭芮
本期编辑| 杨若昕
本期编审| 郭瑾皓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