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化学院周博士谈抗疫心理调适(二)
编者按:
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倡导下,许多医院、学校以及社会机构纷纷调整和增设心理服务热线。由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校园封闭等诸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断突显,面对如此境遇,大学生应如何调适和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呢?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在读博士,我校环境与化工学院学工办主任周惠玉副教授为大学生朋友们谈抗疫期间心理如何调适。
相信自我,主动求助
周惠玉
事实上,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通过激发自身内在潜能和优势力量来修正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且这种改变通常是根本性且持久性的。这样同学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心理咨询为什么最终需要来访者自己来解决问题了。这种内在逻辑的基本假设是“相信每个人具有自我完善的或者先天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咨询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有效方法激发其内在的这种力量。
认知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凯利曾指出“人即是科学家”,他认为“人性是积极乐观的,人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像科学家主动地探索科学问题一样,人是主动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也曾说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同学们要相信自己,暂时失意和低落不是真实的自我,只不过自己被暂时心理的枷锁所束缚,打开这个心理的枷锁,自然能回归自由且有力量感的本性,享受晴朗的天空和呼吸清新的空气。
目前,心理咨询技术日益成熟,心理咨询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品”。心理咨询技术发展至今,基本上已经形成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等多种心理流派,也形成了包罗万象的心理咨询技术,例如沙盘游戏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冥想、正念疗法、催眠、OH卡牌、音乐疗法、家庭系统排列、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疗法、绘画治疗、意象对话、辩证认知疗法、团体心理咨询等等。这些流派和技术虽然对不同心理问题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但总有一种是适合你的。但是,同学们在做心理咨询时,不要期望一次性就能解决所有的困惑,因为心理问题产生是受内外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修正心理问题自然就需要一个过程,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需要几十次或者常年的系统心理咨询。
除此之外,同学们要认识到,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配合精神药物治疗。研究发现,长期的低落情绪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进而引发躯体化症状和诱发焦虑症、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一些药物能有效地调整这些神经递质分泌,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同学们恢复理性且清醒地看待问题的能力。一般初次服用这些药物时,会产生头晕、恶心等一些不良反应,这属于正常反应,但是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我校已经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同学们可以挂大学生专号进行及时有效的就诊。
★
周惠玉,副教授,在读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我校环境与化工学院学工办主任,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目,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心理学类教材5部,获得省厅级科研奖励6项,累计心理咨询2000余小时。
素材来源 | 环化学院
官微主编 | 王飞
执行编辑 | 王源
本期编辑 | 袁家明
审核部门 | 党委宣传统战部(教师工作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