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学 | 红色印记:一把旧藤椅上的400天
△图为:焦裕禄同志曾坐过的藤椅 焦裕禄纪念馆供图
1962年12月,焦裕禄一个人拿着介绍信来到地处豫东黄河故道的兰考县。那时,展现在他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灾荒的景象。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片段
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图为:焦裕禄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期间仅有的四张照片(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 摄)
由于积劳成疾,焦裕禄的身体并不好,党派他到兰考工作时,干部履历表上“身体健康状态”一栏写着“有肝炎、胃病”。为了帮助兰考人民早日摆脱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裕禄总是拖着带病的身体,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
白天,他风里雨里查风口、探水情,深入一线;晚上往往会回到办公室,坐在藤椅上在脑袋里“过电影”,总结一天的工作。行程5000多华里,焦裕禄硬是把全县“三害”的具体分布情况都编了号、绘了图。
△图为:当年焦裕禄同志对除“三害”规划批示(收藏于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董亚娜:那个时候焦书记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都劝他就不要下去调查研究了,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图为: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向参观者讲解焦裕禄总结的基层干部十条工作经验(李金雷 摄)
今天,在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和她的同事们总是一遍遍地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讲述当年焦裕禄走村串户寻找治沙良方的故事。
△图为: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的带领下治理盐碱、风沙等灾害
当年,焦裕禄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和实验,决定带领全县人民翻胶泥、压沙丘,在全县种植以泡桐为主要树种的生态防护林。然而,繁重的工作,加上营养不良,他的肝病一天比一天严重。疼痛难忍时,他就随手用刷子等硬东西顶着,直到藤椅都被顶出了大洞。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回忆:
焦守云:他用刷子一头顶着肝部,一头顶着藤椅写文件,当用刷子顶着都不顶用的时候,他就会从藤椅(滑下来)蹲到地上。父亲是很高大的一个人呐,1米76,他就整个人都蜷缩成了一团。
△图为:焦裕禄妻子徐俊雅和子女们,前排左二是焦守云
就是在这把椅子上,焦裕禄绘制了兰考县盐碱分布图;也是在这把椅子上,他发出了“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还是在这把椅子上,他用颤抖的笔写下了《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文章。然而,文章刚刚开了个头,病魔就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笔。1964年春天,焦裕禄在一次下乡时晕倒了,等送到医院检查时已经是肝癌晚期。住院期间,他仍然担心着兰考的洪水、泡桐和田地里的收成。
△图为:油画《焦裕禄》,毛本华等绘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走完了他人生短暂的42年。临终前,他对组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希望去世后能够埋在兰考黄河故道的沙丘上。
焦裕禄病逝的那一年,女儿焦守云只有11岁。长大成人后,她才渐渐读懂了父亲的情怀。
焦守云:父亲这辈子就是做人讲感情,做事讲担当。在兰考最难最苦的时候,(他说)只要我在这一天,兰考就不能饿死人,如果出了问题处分我也行、摘了官帽也行,就不能叫兰考人民吃苦受罪。
△图为:1963年8月21日,焦裕禄同志在赵垛楼看到秋田中一派丰收景象,心情特别激动,连夜给县委寄出的报告。(收藏于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如今的“三害”早已被兰考人民降伏,黄沙变成了沃野,种满泡桐的沙丘成为春华秋实的果园。
△图为:当年焦裕禄亲手栽下的泡桐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兰考县委宣传部 李宇翔 摄)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475天,可在他离开后的57年里,人们一直都记得他。每逢清明节和焦裕禄的忌日,很多兰考人都会来到焦裕禄陵园,告诉焦书记兰考的新变化。他坐过的那把旧藤椅,也将静静地立在纪念馆中,成为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最好见证。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片段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内容来源/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
排版/罗宇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