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这位教授常年行走于巴山楚水,却捧回国家大奖!
1978年,曹大明出生于湖南永兴。他大学学习的是英语专业,研究生攻读赣南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之后考取厦门大学,攻读历史人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我校民族学院教授。
2020年12月,曹大明教授的专著《重塑“畲人”:赣南畲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荣获教育部第八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青年奖。2021年3月,他的另一本专著《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选介汇编 (第一辑)》。
他带领的民族学科研团队因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围绕三峡和武陵地区,研究长江中上游历史文化,陆续推出了《武陵文库(第二辑)》《宜昌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等系列丛书,有力支撑了我校“双一流”建设。
曹大明由英语专业转行到民族学研究的想法,与大学毕业后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
2001年大学毕业的曹大明不想回家乡发展,选择到更广阔的世界看看,于是他放弃了编制去深圳。那个年代,“遍地有黄金的深圳”有很多从农村出来经人介绍外出务工的人,他们每天辛苦工作却处处受制于人。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萌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有了继续读书的想法。
在外闯荡的日子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催促他回家发展。他虽极不情愿,可碍于父母敦促还是回到了家乡工作。转念一想,他觉得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静下心来再出发”。
回家乡后,教育局分配了工作。由于他是全县最晚报到的,就被分配到了黄克诚老家永兴三塘乡一所很偏远的小学。报到时,他跟学区主任说:“把我丢到山区不要紧,在这里我应该不超过两年就会走。”回想起当初的“壮志豪言”,他感叹到:
“确实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村小正式编制就两个:一个是校长,另一个就是他。校长又当出纳又当会计,而他从幼儿园开始的课程都得教。校长是当地人,上完课就走了,不会待在学校。放学后,整个校园就剩下他一个人,静悄悄、空落落的。
回想起这段与大学生活截然不同的经历,他依旧觉得有些酸楚。但也正是那段时间让他沉下心,没课的时候就看书备考。虽然考研比较辛苦,但他因为有梦想,所以不在乎身处何处;因为有梦想,所以他不甘平凡。
曹大明在逐梦的同时,也努力把工作做好。他经常家访了解学生情况,跟学生相处得很好,还在村小创造了传奇,全学区参加奥数比赛的学生前10名中就有7个是他指导的。整个乡镇十分震动,领导在知道他是学英语专业之后,将他调到了中学教初一、初三的英语。
在中学任教时,他跟初三学生作息规律一样,上完课后时常打打篮球,晚饭后跟着学生上晚自习。
教中学后,教学任务更为繁重,他没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只能利用早、晚自习坚持看书。他还托付在北京的同学帮他买考研辅导资料。当时他就已经想好跨考与人文社科相关的专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考试,幸运地考上了赣南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曹大明跟着很多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学习,接触到了让他很感兴趣的人类学知识。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在这期间他还不断地阅读人类学方面的书籍,也立志报考人类学方向的博士。
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都对曹大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期间他的研究方向是专门史,但更偏向于做调查,将历史与田野相结合,更多的是与博士生一起做研究。虽然他导师研究的苏区史与他的兴趣相左,但他从导师那里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怎么去发现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构思,等等,更重要的是导师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去除了他“湖南人身上的匪气”。
最初,曹大明有点桀骜不驯,但导师告诉他,治学先治人,即使一个有才的人,最重要的也是先学会做人。“凡事之本,必先治人”,先做人再做研究,这样才能行稳至远。导师严厉且仁厚,在曹大明表明有读博想法后,导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天赋及老师的指导,曹大明在读硕期间发表了2篇C刊、1篇核心。
谈及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曹大明感念道:“郭老师是个有大爱的人,没有任何门户之见。他发自内心地爱护学生,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对学术、对教育的情怀。”
曹大明在厦门大学博士毕业的那天,导师叮嘱他三件事:坚持学习、谦逊低调、慎言敏行,他都铭记于心。尤其是谦逊低调这一点,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每当他觉得自己有点飘飘然的时候,就会马上把自己牵回来、摁下去。他说:“郭老师讲过一句话:‘我是藏獒,你是野狗,野狗永远不要乱叫。’这话虽不好听,却蕴含着大道理,那就是告诉我要时刻保持谦逊低调,多做事、少‘汪汪’,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现在,我也会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学生,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传承。”
读硕期间,他研究湘南庙会,在湘赣边做调查时,对畲族历史文化已经有所关注。
闽粤赣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当时畲族的研究领域主要在闽东和浙南,研究江西一带的人偏少,研究上有缺环,于是他决定集中心力填补这个不足,系统全面地研究江西赣南一带畲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于是,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又回到了读硕期间所熟悉的研究片区,继续研究畲族并出版了他第一本专著《重塑“畲人”:赣南畲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博士毕业后,本着“溯源研究”的想法,他继续寻找“武陵深处的桃花源”,于是便来到了武陵边缘、长江之畔的三峡大学。在领导和同事的热情接待和悉心关怀下,他迅速融入了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武陵民族研究科研团队,也在田野实践和文献的阅读中快速找寻并定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参与《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的编撰,让他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武陵地区的历史文化。他跑遍了武陵山片区60多个县市,结识了一批专家,尤其是地方文史专家,对地方历史文化很快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曹大明教授根据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在2011年申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 “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研究”。这个课题的创新点是:综合运用历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边地的国家化与边地族群关系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认知。
曹大明教授表示,做研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诸如田野调查难以开展、新资料难以发掘等,但只要有心并坚持,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耗时6年的著作《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当中就有他通过田野调查新挖掘的大量资料。
在2011-2016年期间,他还参与了学院科研团队的集体项目。在个人课题即将收尾时,他生了一场大病,与此同时家里多了个小生命,双重的压力打乱了他的科研计划,他被迫放慢脚步,咬着牙坚持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最终项目得以按时结题,而且成了我校首项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结项成果。
回首往事,曹大明教授心怀感恩。他说,终身难忘那些长期以来鼓舞他、帮助他、关心他、支持他的人。做学术需要有科研情怀,研究队伍中那些耄耋之人,他们的科研情怀、家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他。他觉得他经历的病痛、挫折,在自己热爱的民族研究面前不算什么。环顾办公室满满当当的书籍,他笑称,几天不到工作室看书就会感到心慌。
关于民族文化研究的要义,他深有感触地说:“首先是正本清源,去除人为的干扰;其次要有主、客位的视野,既要从主位的角度立意,也要从客位的视角去研究、去看待历史和文化,更要树立家国情怀,立足于社会,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笔者看来,曹教授也正如他们一样,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团结出自己的一份力,是一个有操守、有梦想、有情怀的知识分子。
来源 | 三峡大学报
文字 | 戴程锦 王一帆
-
内蒙古呼和浩特查处一起大学食堂违规使用鸭肉冒充牛羊肉案件
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调查终结内蒙古大学南校区东院食堂涉嫌用鸭肉冒充牛、羊肉提供餐饮服务一案,并向内蒙古大学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
-
宁波:大学毕业3年内首次来甬就业并缴社保 可免费乘坐地铁一年
8月21日上午,由宁波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宁波大学生节正式启动。活动现场重点发布了面向来甬工作、学习的青年大学生的系列服务举措,涵盖交通出行、租房优待、社群社
-
大学毕业生带小黄鸭坐火车被拒
记者从广州铁路公安局获悉,近日,大学毕业生小晏准备从株洲乘坐火车到长沙工作,想将其喂养了一段时间的宠物小黄鸭一起带回长沙,过安检时却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广州铁路公安局长沙公安处民警上前对其进行宣传,告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