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人人有责丨疫情防控指南(2)
作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因涵纳一定数量的人口且居民之间通常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在此特殊时期,需注意下列预防措施。
(1)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停止参加社区聚集活动,如广场舞、集体晨练运动等;停止聚众打麻将、聚餐等活动。
(2) 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戴好口罩,建议随身带上消毒纸巾;尽量不要触摸公共设施、宠物、家禽和流浪动物等,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外出归来应立即用肥皂水、消毒水或者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
(3) 加强社区管理。对非小区居住者严格核实进出情况,非必要情况下禁止入内( 如快递服务) ;小区居住者每次进出需测量体温,并登记出入时间。建立社区疫情搜索专班,地毯式搜索疑似病例,严格落实医学观察制度,并建立好档案。
(4)社区公共场所,如座椅、运动器材等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予以消毒,电梯、楼道等亦应消毒。
家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家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常必要。
(1)保证家中空气质量。尽可能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 保证家里的卫生质量。居家环境消毒的方法: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84消毒液等对家里的家具和地板进行卫生消毒。要注意的是:因为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所以要留意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等的地漏,必要时可注入消毒水消毒。如厕时,不要使用手机。对于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另外,在家中吐痰时将痰液吐到马桶并立刻冲刷,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3)充分注意饮食安全。对于食物的选择,不可食用未经检疫合格的野生动物。烹饪时,必须生熟分开并煮熟、煮透。
(4) 要随时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亲戚、朋友之间不走访、不串门。在家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规律的生活,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
(5)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养宠物的家庭还需注意避免或尽量减少家庭宠物对外接触的机,会,定期对宠物及其用具、居住环境进行消毒,推荐使用气味、毒性较小的宠物专用消毒液。
医院是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场所,因此要格外加强医院预防。
(1)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病区管理、环境通风、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最大可能避免医院感染发生。医务人员进入或者离开发热门(急)诊时,应按照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具。
(2) 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戴上口罩;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用肥皂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校园是青少年人群聚集的地方,加上青少年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校园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不能有丝毫松懈。
(1)返校前,认真核实教职工与学生的健康状况,筛查其外出史。对于符合医学隔离14天条件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对于留观或者需要治疗的教职工,学校应多给予人文关怀;对于留观或者需要治疗的学生,教师可通过视频授课等方式帮助其补习功课,并多给予关爱和鼓励。
(2)返校后,加强校内宣传和教育。可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明白防治的重要性;教师应教授正确洗手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不乱摸公共区域物品等。
(3)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提高免疫力,如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营养,有条件的学校认真执行午休制度,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注意教室内外温差,叮嘱学生注意外出教室时要防寒保暖;尽量少组织或者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4)认真做好校园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及时对教室、午休室和其他活动场所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没有洗手池的地方,多摆放免洗洗手液;尽量不使用空调,确定需要使用空调设备的场所,必须确保空调设备擦拭干净并定期换气。
(5)建立晨检制度。每天进行晨检,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员工有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尽量不到人员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网吧等),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必须外出应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有害垃圾桶内,防止病菌传播。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胳膊肘掩住口鼻,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用干净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或咳嗽)后,应立即洗手。
(3) 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疲劳过度。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如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口罩能够将环境中的细菌、空气中的雾霾和灰尘与人的呼吸道隔离开,对防止呼吸道感染病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口罩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如N95口罩)。
(1)普通棉布口罩的优点是可重复清洗使用,但防护效果无法保障。其鼻孔两侧漏气太大,口罩内面接触口鼻的部分会留有唾液,若不勤于清洗,容易滋生细菌,不符合卫生要求;棉布口罩的纤维一般都很粗,无法有效过滤较小的微粒,且大多未通过国际安全认证,防护效果并无保障。
(2)一次性口罩以无纺布为主要材质,过滤效果比棉布口罩稍强,通常在普通医疗环境使用;在疫情高发地区,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效果并无保障。
(3)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隔离飞沫,有阻水、过滤、吸湿功能,过滤效果好于一次性口罩,可阻隔大于5μm的颗粒,但密合度不如防护口罩。
(4)防护口罩(如N95口罩)是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制定的9种标准中,感染防护的最低标准,价格便宜,易于被医疗机构等采用。它对非油性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95%,与面部有良好的贴合性。
另外需注意,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而是一种标准,所以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是去人流量不大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都可以;如果会接触到病人,或去疫情高发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要佩戴防护性能更强的N95口罩。
(1)佩戴口罩前要洗手,去除手上的细菌、病毒。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
(2)佩戴口罩时,一般浅色面朝内,深色面朝外。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子两侧的铝片,检查鼻部和下颌是否能与口罩完全贴合。如果贴合不紧密,病毒可能会趁虚而入。
(3)戴上口罩后,由于被过滤的物质都吸附在口罩外侧,因此,尽量不要触摸口罩外侧。
(4)摘口罩时,也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摘掉耳朵或头部的松紧带即可。摘下口罩后要洗手并将不用的口罩消毒或单独密封后,扔进有害垃圾桶里。
(5)口罩要专人专用,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重复使用;棉质口罩要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滋生细菌。
(1)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各异,有些患心肺疾病的人佩戴口罩后会感到不适,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这些人需遵从医生的嘱咐。
(2)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较小,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儿童专用防护口罩。
(3)孕妇佩戴防护口罩时,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好的产品。佩戴前咨询医生,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
正常无症状者或轻症要求居家隔离者,如何调节自己的压力?
(1)有节制地获取信息。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普及,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过度阅读,可能会徒增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要学会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如每日定时关注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客观信息,以此来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
(2)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新型冠状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不确定性,焦虑、恐慌属于正常情绪反应,大家应该客观、从容面对,理性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3)保持正常生活节奏、作息规律,制订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4)可适量进行室内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减轻焦虑、保持良好心态。
(5)通过看电影、阅读书籍、跟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听轻松、愉快的音乐,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6)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做瑜伽、冥想、打太极等。
(7)正向思维、积极关注。告诉自己: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1)首先清楚察觉自己的情绪。受到突如其来的人身自由限制,个人有可能出现不满、恐慌、不知所措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暂时的情绪波动是自然反应,不必过度紧张,努力自己调节,克服负面情绪。
(2)隔离但不能隔断联系。通过通信工具向亲友倾诉,让自己有发泄情绪的渠道。与遭遇同样境况的朋友倾诉、互相鼓励。保持对他人的关怀,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3)通过深呼吸、做运动、听音乐、阅读、写日记等转移注意力,帮助减轻焦虑。
(4)制订作息时间表。
最后,如果你觉察到焦虑、恐惧、担心、无助无望的情绪强烈且无法消除,或出现明显的睡眠问题,请及时找专业医生咨询。
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干咳、气促、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告知医生发病前两周的出行史,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
如果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和居住史、与肺炎或者与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就诊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以下两条:
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在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或者有聚集性发病。
临床表现:发热,部分早期患者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对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症病例是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迅速,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适度饮水。
(2)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
(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
(4)抗菌药物治疗: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5)中医药治疗:根据证候辨证施治。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特效药吗?
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制造的新冠药物,获批上市。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冠特教药网站信息显示,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药物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批准应用,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伴有进展为重型COVID-19危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kg) 患者。这种新冠特效药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目前有报道将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的安巴韦单抗及罗米司韦单抗称为“新冠特效药”。三期临床试验显示该抗体组合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抗病毒疗效。
如何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
如果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开始曾有过近距离接触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比如共同生活、同乘汽车、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或在办公室、车间、教室、食堂、电梯等同- .场所有近距离接触,或在密闭环境下共餐、娱乐等情况,可能会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特别是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就是我们所说的次密切接触者,也叫密接的密接。一般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应该怎么做?
当被判定为以上三类人员特别是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首先不要慌张,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可以有效阻止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的潜在感染者与其他人群接触,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同时还可以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的发病人员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请积极配合调查人员核实相关信息,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携带好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必备药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规定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配合体温监测和定时核酸采样工作,如期间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告知隔离点工作人员,并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将新型冠状病毒用理化方法灭活处理后制成的生物制品。该制品无致病性,但保留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并有效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于2020年年底获批附条件上市,目前各地有关部门正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三步走”策略,规范疫苗管理,实施全民免费接种。
如果我们自身出现感染的疑似症状,或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有过接触,应尽快就医,主动隔离,接受14天医学观察,防止传染他人。
在此期间被隔离人员应注意:
(1)不得随意外出,主动接受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期询问。
(2)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用塑料袋或保鲜膜严密包裹后丢人有害垃圾桶。佩戴新口罩前、处置完使用过的口罩后,均需及时洗手,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正确洗手,避免经手污染其他物品,造成二次传播。
(3)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从而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4)拥有独立房间,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生活用品与其他家庭成员完全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餐具应单独清洗,可用消毒剂清洗,也可用开水蒸煮方式进行餐具消毒。换洗衣物、毛巾等可用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也可采用蒸煮消毒。
(5)以静养为主。食物要清淡、多样化,保证营养充足。心态要平和,不能着急、害怕。保证睡眠充足,减少上网、长时间看视频等。
(6)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要全程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免传染他人。
家属防护应注意:
(1)最好固定一个身体状况好的家属负责照看。
(2)与病人共处一室时,戴好口罩,口罩应完全贴合面部,禁止随意触碰和调整。口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口罩后,清洗双手。
(3)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人病人隔离空间后,清洗双手。在准备食物前后、吃饭前、如厕后均应清洗双手。
(4)不要直接接触被观察者的分泌物,特别是痰液和粪便。使用一次性手套处理被观察者的尿便和其他废物,摘掉手套后也需要洗手。
(5)做好室内消毒,用消毒剂清洁餐桌、床头柜、卧室家具等台面,被观察者的床单、被罩、衣物应用60C ~90C的水浸泡清洗并彻底烘干。
(6)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特别是伴有呼吸困难时,请及时就诊。
自觉主动接种疫苗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1)提前预约;
(2)携带身份证;
(3)接种当天适当进食,避免空腹、饱腹;
(4)接种前3天不喝酒;
(5)接种前3~7天不吃消炎药、止痛药、退烧药等。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留观至少30分钟以便出现过敏反应时可以及时进行抢救;
(2)接种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洗澡造成针口感染;
(3)避免接触既往过敏原;
(4)接种后1周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饮酒、剧烈运动等容易导致不适的因素;
(5)接种前2周内避免接种其他疫苗等等。
如果必须在接种24小时内洗澡,需要避免过度按压、刺激接种部位。
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1)核酸检查前需要注意清洁口腔卫生,检查前两小时不能进食,避免在检查的过程中,棉签触碰至扁桃体部位,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影响检查的结果。其次在检查前半小时不要抽烟、酗酒,吃口香糖等。检查后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核酸检测是用于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标准,如果核酸检测为阳性,则说明体内存在新冠病毒,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且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
(2)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不要进行核酸检测。
陕西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来源:新华出版传媒公众号
编辑:张永超
审核:马露
最权威丨最及时丨接地气丨有担当
-
成都疫情2022年9月5日成都高新区全员核酸检测通知
成都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继续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的温馨提示各位市民朋友:为继续做好成都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一、成都高新区将于9月5日-9月7日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每日采
-
菏泽疫情最新消息2022年9月5日
菏泽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新增本土0新增本土无症状0现有确诊0累计确诊37累计治愈37累计死亡0新增数据统计周期为昨日09.04 0-24时本地播报09月04日 09:509月3日菏泽市无新增本土病例0
-
无锡疫情2022年8月25日
无锡连续1个月无本土新增新增本土0新增本土无症状0现有确诊0累计确诊103累计治愈103累计死亡0新增数据统计周期为昨日08.24 0-24时本地播报08月19日 11:49无锡江阴发布疫情防控通告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