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轨道学院2021年成绩单

大学 作者: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2022-01-20 16:25:00

2021年度

质量报告


又到了一年一度
揭晓职教成绩单的日子
2021年
全院师生勠力同心、开拓进取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双高”建设全面提质提速

崭新的突破有目共睹

现将“轨道学院答卷”奉上

学院概况  学生发展
教学改革  政策保障
服务贡献  国际合作

你想了解的

尽在这里

↓↓↓



三、构建专业群课程教学体系


(一)重视教材改革,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切入点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学院特别重视教材改革,并以此为重要切入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展专业群精品教材建设,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精准合作,邀请行业主流技术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等工作中来,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内容,建设活页式、数字化、融媒体、立体化的专业群精品教材,满足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学院获奖2项,该奖项系教材建设领域最高奖。

∆学院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两项大奖

2021年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主持。学院赵矿英教授、副院长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并受邀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分会场参加会议。同时,《电力机车控制(M+Book修订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

▲全国教材工作会议

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

▲副院长赵矿英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赵矿英作为学院第三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负责人,积极组织教师开发编写校企合作教材41部;主编的教育部规划教材《铁路行车组织》获铁道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教育部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第三届“电子信息类职业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独著论文《关于运用车保有量分析方法的探讨》《合理确定区段站到发线接发列车方案探讨》得到科研院校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充分肯定,发明的换算保有量公式,被许多本科院校同类教材采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每门教材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和时代发展步伐,紧跟现场实际,密切关注产业升级,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要,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四新”内容,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特点,这些教材在全国100多所职业院校和全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工中广泛使用,得到职业院校师生和现场职工的一致认可,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电力机车控制》是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学习内容抽象、知识面宽广、知识基础前后衔接关联度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已不能满足知识信息有效传递。基于M+BOOK教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教材通过融合纸质书和数字资源,系统化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校内教室、实验室、实训场“围墙限制作用”,为混合式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有效奠定了基础。教材自2017年8月出版以来,在铁路职工培训、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及铁路职业院校在校生中使用,使用效果良好。该教材2020年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电子电路及操作视频演示资料

▲教材中可交互PDF   

(二)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配合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出发,加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学生中心、能力本位,配合专业群“平台+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组建各具特色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模块团队分别负责各自模块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模块团队教师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科学分工,共同开展模块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团队成员实现错位发展,逐步形成高质量的、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学院组织申报第2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运输服务、高速铁路乘务4支队伍入选。同时,为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储备力量,并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解析暨2021备赛训练营培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培训》《2021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培训》《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专题网络培训》《“全国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背景下课堂革命典型案例提炼与开发实践研修班”》《“提质培优”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奖项目培育、申报线上讲座》等师资培训工作,实现教师培训全员覆盖,完成各类培训共计1050人次。

▲河北省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师

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三)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着力点,推动高水平教法改革

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出发,学院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聚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专业群教师在线开放课培训,提升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能力。积极组织专业群教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实效。经建设,目前校内资源库已有教学资源62.46GB。

∆铁道车辆专业积极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实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客车电气装置》分别是铁道车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点内容抽象,电路分析方法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基于两门课的内容关联度较高,大胆进行改革,对内容进行重构,创新教学模式。内容重构后,采用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教学平台“智慧课堂”及富媒体教学资源库开展教学活动。

▲疫情期间的线上理论授课

2.在虚拟仿真教室,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使抽象理论直观化。

▲虚拟仿真教学

3.运用实训基地资源,采用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探索“岗课赛证”的有机融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实训教学

通过对两门课程的内容重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铁道车辆专业的教学团队参加了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一等奖。

(四)立足“三教”改革,加强“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建设

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院加强群内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开展专业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等课程结构改革。突出实践育人,将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技术引进专业群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效果。鼓励群内专业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坚持以岗定学,以赛促学,将与岗位能力对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将技能竞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真正实现岗位、课程、证书、竞赛深度有机融合。

∆“岗课赛证”融通下,《城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课程改革

《城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教研室多次研讨,确立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维护过程对接;教学评价标准与世界技能大赛和企业质量标准对接为原则。

▲教学研讨

课程则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技能证书和技能大赛的要求,重新梳理了课程体系,构建了四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并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中,实施“讲、练、评”的教学组织方式。

▲课堂教学

按照教师讲解一个知识技能点,学生反复训练,教师点评,技能提升拓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课程考核中,则注重过程性考核、成果性考核。

▲实训教学

组织学生参加2021年“捷安杯”铁道牵引变电技能竞赛,城轨专业指导教师在备战比赛期间,参赛选手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培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荣获大赛二等奖。

▲参加技能竞赛

岗课赛证融通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任务清单,开发工作情境,以技能训练、提升、培养为主要抓手,满足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

▲校企研讨



四、五育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全面部署。学院为促进专业群人才“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展开以下工作。

(一)开展课程思政比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所有专业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所有课程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所有课堂贯穿课程思政理念、所有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所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和元素建设目标。

为打造课程思政示范,组织开展第一届课程思政比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名。通过示范,以点代面,不断完善,逐步形成高水平的思政体系。

(二)加强体育育人,为全面素质发展提供身体条件

学院注重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教育中贯通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精神和体育风尚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和优良的意志品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级三级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体育竞赛,贯通机智、勇敢、灵活、顽强与坚毅的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平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和奋斗拼搏的精神。营造“终身体育”的校园新风尚,加强体育育人,以体成德,为全面素质发展提供身体条件。

∆学院男排荣获河北省第二十一届大运会排球赛季军

7月2日至7日,河北省第二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乙组)在河北经贸大学举行。来自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男女26支代表队,共计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经过六天的激烈角逐,学院男子排球队取得季军的骄人成绩,这是继上一届省大运会取得季军之后,再次蝉联好成绩。

▲学院男子排球队队员拼搏赛场

学院男子排球队队员由12名学生组成。在小组赛中,学院男排运动员们大力弘扬“懋华精神”,以霸气十足的进攻、无懈可击的防守和密不透风的拦网,一路不畏强敌,顽强拼搏,以小组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晋级八强;八强赛时,又以较大比分战胜对手晋级四强;在半决赛中,以微弱劣势遗憾负于上届大运会冠军;在季军争夺战中,力挫劲旅,获得本次排球赛的季军。

▲学院男子排球队荣获比赛季军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体育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排球项目作为体育教育教学主要工作之一也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得到了省教育厅、省大体协领导以及各界体育人士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获得成绩的同时,学院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推动我院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创新心理育人模式,培养全面型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的重要手段。

学院从心理育人模式的内涵和当前心理育人模式的具体应用现状出发,实现育心与育德的双重融合,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有效地整合了学校资源,给心理育人模式的积极应用提供了保障,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满足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育人要求。

本年度心理教研室推送心理知识等文章49篇;提供了心理热线服务707人次;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活动19次;组织线上督导13次,邀请专家线下督导1次;组织线上心理健康教师疫情服务培训32场;组织全院“战疫安心、立志报国”和“积极、希望、幸福、成长”二期空中主题心理班会;为河北轨道学院隔离点人员发放宣传资料400份、开通心理服务专线并为28人次提供咨询服务;王立前老师借助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为全国近8万名高校师生做了朋辈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心理教研室利用专长勇奉献,服务社会护安全

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积极发挥心理服务专长,为学院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疫情心理健康服务。

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成立了“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学生管理团队、朋辈队伍”三个临时工作小组开展三线工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全校师生和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研室提供疫情心理健康服务

2021年1月17日,河北轨道学院开发区校区隔离点正式运行。隔离点筹备期间,心理健康教研室老师,早筹谋,为保障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稳定情绪,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大家用心拟定“致隔离点人员的一封信”并认真放置到每个隔离房间显眼位置;专门开通河北轨道学院隔离点心理服务专线0311-67265525并在“轨院心理”公众号开通“疫情养心”专栏,为隔离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和抗疫心理知识。

▲“轨院心理”公众号开通“疫情养心”专栏

▲心理健康教研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老师们都表示,在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维护师生和社会大众的心理安全不断做出新贡献。

(四)树立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学院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改革,着力推进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使得劳动教育改革兼具理论支撑与实践方向,为高校培养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依托校企联合,寻求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规格层次互补,探索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模式,满足企业对于人才实践性和实用性的需求,学院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时效性,构建具有人才培养职业性与时效性的劳动教育体系。

∆加强劳动教育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模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6月,经学院党委会研究决定,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开展劳动教育,由教务处牵头组织成立了《劳动教育》教研室,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制定了“234”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避免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杂乱、单一。“2”即两种劳动教育的形式: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劳动实践;“3”即三种开展劳动实践的方式:学校综合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4”即四个模块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家庭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校内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社会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分别利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寒假和暑假期完成。通过延伸劳动教育周期长度和劳动教育的覆盖范围,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

学生评价采用“2435”评价模式。“2”即两种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4”即三类评价主体:教师、家长、社区、学生。“3”即三大版块评价内容: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家庭劳动教育实践、社会劳动教育实践。“5”即五个主要评价要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其它。依托《学生校内劳动教育实践记录评价得分表》《学生家庭劳动教育实践记录评价得分表》《学生社会劳动教育实践记录评价得分表》等,既注重学生在毕业前参与劳动总得分的结果性评价,又关注每次劳动得分的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毕业之前,每个学生参与劳动的多与少,劳动的态度优与劣,劳动效果好与差等,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可记录、可追溯、可视化。

为了便于劳动实践的管理,劳动教育教研室于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将劳动实践纳入到“工学云实习实训管理系统”,实现了劳动实践中劳动地点、劳动时间、劳动内容的数字化统一管理。不仅如此,学生的劳动感触、劳动心得,服务对象对学生的劳动评价,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工学云实习实训管理系统





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质量管理办公室

点亮在看,为学院打call~
延伸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