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盛景,如您所愿!北航人永远怀念您!

大学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12-11 16:03:25

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你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上面这段话

钱学森24岁时写下的

日前,6名中国航天员

在太空胜利“会师”

如今,神十五乘组将在太空

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嫦娥”问月、“北斗”指路

“天宫”揽月、“天问”探火

中国航天事业今非昔比

而每每回忆这筚路蓝缕的征程

都绕不开一个传奇

钱学森

(1911.12.11-2009.10.31)

青年时期的钱学森

他献身国防,鞠躬尽瘁

实现了他立下的誓言

“我将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他被称为“两弹一星功勋”“火箭之王”

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新中国航天事业

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长期关注北航的发展

并给予极大支持与指导

田文浩 摄

2002年,钱学森的全身铜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成

这是全国首个钱学森全身铜像

铜像高2米,取材于青年时期钱学森手捧书卷认真钻研问题的形象,体现出钱学森一生为人严谨、大度谦虚又可亲可敬的学者风范。

在北航学院路校区

图书馆前的求是广场

钱老的铜像静静地矗立在此

已经有20载春秋

激励着代代北航学子不断前行

并为他们点亮攀登科学高峰的路途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左三)为钱学森铜像揭幕。钱老的夫人蒋英女士(左二)和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科协的有关领导以及北航校领导、师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揭幕仪式

今天是2022年12月11日

是他诞辰111周年纪念日

也是他离去的第13个年头

他代表民族抒发的壮志不曾磨灭丝毫

更是在祖国的沃土上开花结果

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

指引着我们抵达更深远的星辰大海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

走近钱老的传奇人生

感悟人民科学家的精神伟力

传奇 ● 永无止境

Final.

Nothing is final.

1936年,钱学森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学习过程中他想,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

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

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钱学森从一名航空工程师

转型成为了航空理论研究者

他向加州理工学院提出入学申请

并成为世界著名力学家

冯·卡门教授的博士生

1941年,钱学森在美国《航空科学学报》

发表科研成果《柱壳轴压屈曲》一文

攻克了困扰航空界多年的

薄壁扁壳和薄壁圆柱壳的失稳问题

经过反反复复计算推导

以及吸收了其导师冯·卡门教授的建议后

编有页码的研究手稿便有800多页

其中有些计算数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8位

但最终成文后仅有寥寥10页

做到精准的同时也足够精炼

论文完成后,钱学森把手稿存放到纸袋里

并在纸袋外面写下了“final(定稿)”字样

但作为科学家的他立刻想到

对真理的探索理应是永无止境的

于是他紧接着在后面又写上

“nothing is final(永无止境)”

传奇 ● 归国苦旅

无一日、一时、一刻

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宣告成立的喜讯传到美国之时

作为享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家、火箭专家

钱学森热烈地盼望着早日赶回祖国

被美国以各种方式阻挠

直到1955年6月的一次机会

他躲过联邦调查局的跟踪

在一张香烟纸上写下了求助信

艰难地辗转寄回了祖国

经过重重谈判后

1955年10月8日

钱学森阔别祖国20年后

终于回到祖国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1956年10月,由钱学森受命组建

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55岁的他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

承担起了研制新中国导弹的重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先后研制成功

背后都有他的心血

传奇 ● 倾心护航

我将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1956年,在钱学森的主持下

王弼、沈元参与研究制定了

全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愿景规划纲要

其中对“喷气和火箭技术”的规划

我国第一个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

落户北航奠定了基础

1956年,全国12年科学规划会议航空组代表合影 (前排左起: 沈元、钱学森、苏联专家米哈伊洛夫、王弼、陈亚娥)

沈元(右二)与钱学森(右一)在北航

钱学森与北航建校元老

中国空气动力学奠基人

陆士嘉有着长达一生的友谊

陆士嘉

陆士嘉后来在北航建立空气动力学专业

离不开钱学森的大力支持

陆士嘉教授在超音速风洞旁和研究生讨论

钱学森与北航另一位建校元老林士谔

也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

林士谔

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

钱学森提议,林士谔在北航创建

“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

为“两弹一星”作出了突出贡献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了

我国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

林士谔与研究室师生讨论液浮陀螺工作(右一为林士谔)

对于北航的科研成果

钱学森亦十分关心

在北航第一届、第二届科学讨论会上

钱学森分别作了《航空技术展望》和

《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专与广、

远与近、易与难等问题》的报告

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方法上

北航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

1956年5月北航第一届科学讨论会,钱学森作《航空技术展望》的报告

第一届科学讨论会邀请函和钱学森签名的签到表

1957年11月6日

前苏联成功地发射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北航师生员工和全体苏联专家

在主楼前举行隆重庆祝大会

苏联专家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分别在校作科学报告

同年,北航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签订互助合作协议书

当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正是钱学森

1957年,北京航空学院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签订互助合作协议

1958年,国防部举办的

“北京航空学院十一献礼展览会”

周恩来总理、钱学森等

先后来参观展览

赞誉北航的型号研制工作

我国航空事业的开拓发展

做出了重要探索和贡献

1958年,国防部举办 “北京航空学院十一献礼展览会”,周恩来总理、钱学森以及六位元帅参观了北航的科技成果展示

1962年,在北京航空学院

建校十周年校庆之际

钱学森亲笔题词祝贺

1962年,钱学森为北京航空学院建校十周年题词

北航高歌教授攻克“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

获1984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钱学森称之为

“一项长中国人志气的重要发明”

1978年

北航举办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

钱学森来到夏令营基地

与营员会面并发表讲话

1978年8月,北航举办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钱学森亲自来到营地

钱学森善于从年轻一代中发现栋梁之材

在他的培养和提携下

许多青年才俊成长为科技领军人物

北航首届毕业生

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

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王永志夫妇看望钱学森

戚发轫等看望钱学森

除了在科学上、工程上、管理上做出很大贡献之外,钱老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是培养出一大批学生和航天人才队伍,我作为接受过他教诲的一分子,永远怀念钱老对我们这代人的关怀。

——戚发轫

九十八载风雨路

五轮春秋漫归途

钱老用他的一生实践着

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航天报国梦

为祖国的航天事业

鞠躬尽瘁、奉献一生

请您放心!

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

我们将稳步向广袤的宇宙踏足

不断探索和抵达星辰大海

今日盛景,如您所愿!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中国青年网 人民资讯等

编辑 | 李彤韵 谢奥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延伸阅读
  • 北航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大会暨首届产教论坛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7月2日,北航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大会暨首届产教论坛,系统谋划和深入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

  • 祝贺!七一前夕,这些北航人获北京市表彰!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和全体校领导亲切走访慰问了我校老党员、困难党员代表学校党委送上了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校党委书记赵长禄到电子信息

  • 把“冷板凳”坐出“热效应”!这些北航人,榜样引领!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6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点击图片回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会上表彰80名优秀共产党员4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