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 北理工校长龙腾院士: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加快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肩负着服务支撑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近日,《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23期)刊发了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署名文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加快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现登载如下,以飨读者。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加快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以“四个面向”为根本遵循,特别是要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鲜明导向,以服务支撑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一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勇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发展突破多重约束、直面生存挑战的最优求解过程。这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只有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于危机中把握先机,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以人才培养的贡献和科技创新的价值形成竞争力,才能真正赢得优势,赢得发展主动。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充分发挥大学职能的必然要求
高校具有科研基础深厚、高水平人才聚集、创新要素活跃的天然优势,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是我国应对全球人才竞争、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与高等教育提供的高水平人力和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的能力,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排头兵”和科技创新“国家队”,必须坚持以“四个面向”找准大学发展方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任务,抢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战略制高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断释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潜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
二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着力点
急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卡脖子”攻关能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仍有差距,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明显,前沿发明专利数量少,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不足,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缺乏,科技创新体系整体能效还不高。基于此,高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进一步突出顶层谋划、系统布局,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堵点痛点,着力突破占领未来科技发展前沿的重点难点。二是要切实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超前部署战略关键领域,推进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开拓生物、能源、海洋、环境等前沿交叉战略领域,抢占极地、深地、深海、深蓝等未来竞争制胜点。三是要瞄准突破“卡脖子”难题,大力实施有组织的前瞻性科研,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能源交通一体化、集成电路、新材料研发、医工融合、智慧社会等重大科技领域扩容提质,努力实现更多“从1到N”的突破,持续贡献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拓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度和广度,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急需发挥高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作用
重点在于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制,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局中的作用,做到各创新单元明确分工、协同配合、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前沿引领发展,连接起各创新主体从基础到产品的科研全链条创新,形成串并共存、协同发展的闭环设置,健全有利于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筑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根基。当前,一是要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实验室布局的结构优化、领域优化和区域协同,以国家实验室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为契机,组建若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团队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二是要进一步统筹国家实验室与已有科技重大工程的关系,加强国家实验室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的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厘清国家实验室与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界面,做到各有侧重,避免重复分散支持。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布局和建设力度,强化“大学+企业+政府”联合建设模式,成立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
急需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融合转化机制
一是要强化区域协同、开放共享,推动国家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与高校办学功能拓展区域建设协同发展,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校地科技合作平台,在办学功能核心区、拓展区布局创新产业链,充实和发展全链条科研体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高校、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实现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倍增。二是要强化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高校的协同创新,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快建设产学研融合的技术转移体系,服务学校对外合作布局。发挥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及布局地方的技术转移分中心平台优势,搭建对接市场、产业、区域发展需求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资源统筹能力。
急需提升科教融合和科研育人整体效能
一是建立科教融合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深化“科教融合、以教为先”理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环节,立足教学科研融合相长,强化互动,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优质科研资源面向人才培养的资源协同共享,促进科教协同提质,使科研优势资源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科教融合发展效能。二是激发创新潜能,组织带动青年师生在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历练成长。通过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合理规划和培育高校战略布局的优先发展方向,着重引导青年师生开展聚焦基础研究、科学探索的学术交流活动。三是针对重大科研人才进行靶向培育,结合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大数据分析,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强化人才导师作用,通过导师给激励、学院给政策、专项给支持、考核给保障,实现精准培育、高效突破。
三
聚焦“有组织的科研”,
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
有组织的科研是在学科交叉融合、国家战略需求、技术创新发展需要等新的驱动因素下演化出来的新模式,旨在从研究选题、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协同创新等方面加强有组织性。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开展“有组织、有设计、可闭环、可复制”的科研
一是要加强战略谋划、六级联动,强化有组织的科研。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以构建有组织的科研管理模式为抓手,条块协同,建立领军人才主动担当、创新团队齐心协力、学院部门协同推进、学校顶层引导支持、战略专家科学建议、区域创新资源贡献增量的“六级联动”工作机制。
二是要科学绘制图谱、分解任务,打造有设计的科研。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要从全局角度把握,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准确、科学绘制学校科研和人才图谱,做好资源的动态科学配置,做到规划合理、重点突出、组织有序、落实有力,下好科研攻关“一盘棋”。
三是要注重周期推进、内外平衡,形成可闭环的科研流程。要把握当前重点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均衡,关注国家战略部署和学校发展布局的结合,对于形成优势的发展领域,要继续深化拓展,周期推进,形成高水平的内外平衡,进而实现项目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四是要善于总结规律、建制运行,推广可复制的科研。要注重对科研规律的研究、把握和利用,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健全科研支持与服务保障机制,优化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精心设计科研管理流程,积极做好开拓性任务和日常化工作的协调,全面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高质量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基石作用支撑科技强国战略
一是探索建立稳定、多元、开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组织模式。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进行响应性或特殊性任务安排,依托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组织模式,推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二是抓住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改革重大机遇,加速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战略谋划由项目为主向项目与平台并重转化,加速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为主体的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创新。统筹规划,加强平台组织性,服务国家发展与安全重大需求核心能力建设,统筹学校创新力量、条件和资源,加强谋划、储备和培育,有组织地开展创新平台论证,实行专家咨询研究机制,提升创新平台论证质量。
三是探索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高校内部运行管理模式。针对创新平台类型、定位、目标和要求等不同,定制运行管理模式,形成“一区一策”的运行管理机制。研究人、财、物自主管理机制改革,探索以重大任务为牵引,项目、设施、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方案,为学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建设开创一条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加强策划宣传,提升平台影响力,树立平台品牌。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向重点行业企业的转移转化,增强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效应
一是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重点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回馈机制。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优势,积极参加国家各项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开展“事先赋权+事后行权”的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探索发挥科技金融手段的引导作用,不断培育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亮点。
二是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挥“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运行机制优势,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念,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建成一支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开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专项行动计划,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
三是加快建设产学研融合的技术转移体系。服务学校对外合作布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资源统筹能力,支持异地研究院发展。发挥平台优势,搭建对接市场、产业、区域发展需求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的精准对接和协同发展,促进学校科技成果高质量、高效益转移转化。
深化高质量的科教融合,构建全链条的科研育人体系
一是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立和落实“大人才观”,加快人才培养与有组织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二是加强科教融合顶层设计,加大“双创”培育专项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原始创新和前沿交叉支持项目,加强对基础学科的稳定支持,对具有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原始创新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择优进行滚动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资助。
三是坚持共享发展,营造科教融合“新生态”。要促进科教融合、相互支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科研、教学的全过程,构建科研育人体系,打造教学科研双轮运行、互为支撑、相互融合的机制,将“大科研”优势转化为拔尖人才培养优势,推动最新科研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推动“双创”教育提质升级,实现优质科研资源面向人才培养的共用共享。
一流·奋进 特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