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①丨熊飞——科研路漫 笃行求索
今年初,我校创立了“炳灵学术论坛”科研宣教平台,以“交换思想、交流学术、交叉学科、交融团队”为宗旨,旨在搭建“科研典型、身边榜样、深度交叉、多点群发”的科研交流新机制,促进学院(机构)、学科及科研平台间的合作交流与交叉融合,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促进学校科研跨越发展。5月上旬,学校举办了“炳灵学术论坛”启动仪式,论坛上,主讲专家与师生分享了各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心得体会,他们用亲身经历的一个个科研小故事,激励着广大师生不忘科研初心、砥砺前行,为努力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接续奋斗!
生命科学学院 熊飞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访问学者,湖北省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河流鱼类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生物监测与评价、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
科研路漫 笃行求索
记得我刚进入江汉大学工作的情景,那时踌躇满志,一腔热血,立下科研初心。15年过去了,回望来时路,历尽艰难,不言放弃,拨云见日,终有收获:一个稳定进取的团队,几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漫漫科研道路上,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面临着各种迷茫和困难,没有项目、没有人员、没有团队、没有仪器设备,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多亏那份坚守,一点点克服,一步步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回想起来,“三个环节”非常重要。
一是突破基金申请。青年基金非常重要,它是科研“青椒”的第一桶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科研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充满热情,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所以,应该立志在入职后3-5年内拿下青年基金。
首先要坚定信心,信心来源于对科学问题的专注和积累。我们学校也有硕士讲师,在“三无”(无博士学位、无副高职称、无科研平台)的条件下拿到基金。因为申报书写得好,前期有很好的研究积累,把劣势转化为了优势。尽管平台有限,但申报书写得很好,评委眼前就会一亮,反而会更加支持。我博士毕业当年由于工作的调动没来得及申请基金,第二年写了一份申请书,但落榜了,主要原因是没有经验,研究内容过于宽泛。次年继续申请,对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凝练,便一举中标。对于青年老师来说,博士研究生期间都要很好地研究基础,攻下青年基金应该有信心。
其次要坚持不懈。我曾经评审一份项目,申请者很坦诚写到:“本年度已是本人第五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屡败屡战,锲而不舍,从最初的不获认可,到去年得到各位专家的肯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距离高水平研究人员成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会继续努力,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中肯意见和建议。虽然仍未能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但本课题组在学校和兄弟单位课题的支持下,多年以来持续在该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已经发表论文1篇”。后来我注意到,当年这个项目获批了,那份坚持和努力终有回报。只要我们立自信、讲技巧、下功夫,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终将厚积薄发。
二是指导学生科研。2010年,由于科研项目的需要,没有研究生,我就从生物技术专业大二学生中招了4名学生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开始了指导学生科研的历程。经过系统地培养,这些学生成了得力的科研助手,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团队开展了“汉阳六湖连通工程湖泊水质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获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团队负责人阮柏野同学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汉阳湖群表层沉积物磷含量分布特征”发表在核心期刊《水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5期,其毕业论文“汉阳湖泊水栖寡毛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几番实践,创新性提出了“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科研这条主线,把学生个性化培养、自主性学习、研究性教学等人才培养理念融合在一起。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分为基础训练期、社会实践期、项目参与期和创新提高期等4个阶段,由导师团队(3-5人)引导学生团队(4-6人)依次开展开放性实验训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研项目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和研究,循序渐进、系统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该模式已在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园艺、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该培养模式实践中,指导本科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其中本科生第一作者论文5篇;指导学生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校级重点项目5项),指导学生获奖7项,指导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5篇。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力突出,表现优异。实践证明,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组建科研团队。科研需要氛围,需要协作,需要建立团队。一个良好的团队,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10多年的奋斗积累,我深知科研不易,要想更好地开展研究,需要团队的力量,青年博士的发展更需要团队的支撑。2019年开始,我开始筹划组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团队。
通过现有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凝练,目前团队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固定的实验场所,采购了精密的仪器设备,制定了具体的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团队核心成员10人,以青年博士为主,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研究,重点开展武汉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江上游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研究。经过共同努力,团队成功入选江汉大学学科特色方向协同创新团队,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农业农村部项目2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6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授权专利3项。2名教师入选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和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团队为生物学重点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大力弘扬这种科学家精神,专注自己的科研事业,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
江大新媒体工作室
信息来源: 科研处 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丰昌 陈敏英
审核:江小薇
小薇投稿邮箱:jiangdaguanwei@163.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2022年小艺帮开通考试啦!(附考试流程说明)
- 中国共产党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隆重举行
- 诚信考试|学以载道 始践必行
- 防疫知识讲座 | 疫情之下的心理与健康(一)
- 来了来了!SUFE校庆活动指南来了!
- 叮咚,常大假日"甜甜圈"已出炉!
- 重磅喜讯!力明研学基地获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称号
- 河北考生请注意!7月27日—7月30日,报考代码:1850,医学类特色专业呼叫你!
- 2021全国招生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外省招生简章
- 大学外语教研室组织“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活动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分类招生线上考试手册
- 今日清明,山河万里一樽酒,思念不言中\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