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也防诈,警惕以“疫”之名的骗局

大学 作者: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2021-08-11 11:35:32



近期,部分市民报警反映一些社交软件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等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做快速核酸检测。这是典型利用疫情防控实施的诈骗行为,诈骗分子声称有所谓的“私人渠道”,诱骗受害人先转账再查收核酸检测报告。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这不仅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安全和正常出行,更有可能落入诈骗分子非法敛财的骗局。


教您识别:

1、近期部分地区开展全民免费核酸检测,采样地点和时间请以官方通告或社区通知为准,核酸结果请在官方正规平台查询。

2、个人付费核酸采样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私人渠道”。



除此之外
近期还出现了其他几类
利用疫情防控实施的电信诈骗
请大家注意防范

01

新冠疫苗接种预约诈骗



2021年7月28日,李某接到79开头的短信,内容为“疾控中心提醒,新冠疫苗政策在我市开放预约,名额有限,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请点击链接LU12ZU.C0N/QWECV预约接种。”李某根据短信提醒,点击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并在链接中填写了验证信息,后发现其银行卡内9万元被转出,发现被骗后向警方报案。

诈骗手法

NO.1 广泛撒网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其发送疫苗接种预约诈骗短信。

NO.2 诱导填写

诈骗短信附带陌生链接,诱导通过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进行预约。

NO.3 资金转出

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后,通过盗刷、转账的形式将其卡内资金转出。


教您识别:

1、疫苗接种一般直接登录官方平台或网站预约,所有附带预约链接的短信,都是诈骗。

2、预约接种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凡是要求市民预付接种费用的,都是诈骗。

3、预约信息仅包含本人身份信息,如平台要求本人提供银行卡帐号或短信验证码,都是诈骗。

02

借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


近日,市民刘女士在家中接到了6519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并准确说出了她的身份证号码,刘女士信以为真。对方称其名下的手机号码涉嫌网上散布疫情谣言,要协助警方调查。电话转接后,一名自称是深圳市公安局民警的李警官告知刘女士,她的身份证信息被人用来注册微信、办理银行卡,并在网上散布疫情谣言和负面消息,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受害人20余名。随后,李警官让刘女士退出微信,在手机设置里将短信电话拦截功能关闭,并以案件审查为由加刘女士QQ后发送虚假法律文书,吓唬其正在被全国通缉,必须配合调查,且不得泄露涉案相关内容。随后,李警官通过QQ给刘女士发送了一个链接,打开后显示“最高人民检察院主页”,刘女士输入了所谓的“案件编号”,并点开了一个小程序,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之后卡内的40余万元被骗子转走。

诈骗手法

NO.1 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会冒充通信管理局、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国家单位与受害人进行沟通联系,告知其涉嫌疫情防控违法,当受害人进行辩解时,对方就会很自然地告知受害人,是由于身份信息被泄露才造成这样的结果,之后会帮受害人转到公安机关进行解决。

NO.2 树立权威

电话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该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要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NO.3 轮番恐吓

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协查通报、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NO.4 成功行骗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实际上是木马软件),并按指示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填写完毕,受害人卡上的资金就会被迅速转走。


教您识别:

1、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常规套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如果你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对你进行传唤。传唤分为书面传唤和口头传唤。如果你不在违法犯罪现场,民警是不能口头传唤的,必须按照书面传唤程序,向你当面出示人民警察证和传唤证,传唤你到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你的住处进行讯问,还得在传唤证上签名、捺指印。

2、任何企事业单位都无权直接将电话转接至公检法机关或者民警个人进行通话

3、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涉案资金进行查询,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处置,但这些程序是会根据法律程序来进行操作,绝不会指定当事人自己去转账,更不会让当事人缴纳自证清白的保证金或下载手机APP进行自查等等。

4、公安机关在依法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必须当面出示拘留证、逮捕证,外地公安机关异地办案,还需当地警方的配合,是不可能在电话里跟你商量,更不可能网上执行的。

03

借疫情诱惑投资诈骗


2021年邓小姐(化名)报案,称其通过一个“Soul”APP交友平台认识一名叫赵向东的男子,对方表示有特殊的渠道可以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并不断向邓小姐灌输投资未上市的新冠疫苗可以大量赚钱的信息。邓小姐在其反复洗脑下,通过对方提供的投资网址进行了多次投资,最终被诈骗了19.1万元。

诈骗手法

NO.1 潜伏撒网

骗子潜伏在目前比较流行的社交软件、网络直播平台等,通过私信的方式广撒网。

NO.2 冒充身份

一旦发现容易上当的受害者,便冒充部队军官,谎称其有内部关系,有渠道购买“新冠疫苗”。

NO.3 深度洗脑

不断给受害者洗脑,灌输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可赚大钱的信息。

NO.4 诱导投资

最后以其身份不方便投资为由,诱使受害者在其提供的平台、APP上进行投资转账。


教您识别:

1、不要轻易相信社交软件或投资平台里所谓的“内部人士”“老师”、“专家”,更不要直接充值投资,很多APP或网站都是骗子搭建的虚假平台,可以随意修改数据。

2、对于互联网上遇到的有关理财、炒股、贷款、中奖等可疑信息,不看、不信、不转账,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


04

新冠特效药推销诈骗



近日,张某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疾控中心某主任”,告知健康码和检测报告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而现在有一款特效药,只需58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张某信以为真,购买三个疗程后并没有收到特效药,发现被骗。

诈骗手法

NO.1 假冒身份

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

NO.2 行骗名目

谎称受害人核酸检测结果有异常,引发受害人恐慌心理。

NO.3 诱导购买

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虚假购物网站)钓鱼链接购买。




教您识别:

1、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疾控部门会将其立即转运至指定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并开展流调溯源,排查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不可能电话通知其在家服用特效药。

2、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疾控中心不会向群众推销所谓的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

3、核酸结果可以通过健康码等官方渠道查询。

请时刻牢记
好事不常有,天上无馅饼
虽然骗子的行骗招数五花八门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一定会诱导大家
填写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
特殊时期
各位市民一定要警惕,谨防被骗!



来源:江苏警方

责任编辑:校传媒中心  李裕菲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