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美好!9本书解构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河南暴雨洪涝到华东地区龙卷风爆发,从美国大范围暴风雪到欧洲灾难性洪水……全球城市正日益受到与气候相关的挑战和灾害带来的影响。
据预计,至少有130个拥有100多万居住人口的港口城市将受到沿海洪灾的影响,而10亿生活在城市非正规住区的人口尤其面临危险。如果现在不能建立起抵御多种灾害的城市韧性,以应对潜在的冲击和压力,到2030年,气候变化和其他灾害将使全球城市每年损失3140亿美元。
要创建更加可持续的、气候适应能力更强的社会,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减少贫困、确保基本的服务生计、提高负担得起的、能够满足需求的住房的供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非正规住区、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管理等。
成功的、治理良好的城市会大大减少其人口所面临的气候相关的风险,也有助于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这一愿景。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今年世界城市日的年度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旨在提高有关适应气候变化和城市韧性的公众意识,通过分享提高城市韧性解决方案,推动各国和各城市采取有效的气候行动,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世界城市日是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精神遗产。今天的“世界城市日”主题书单,让我们跟随城市气候专家、城市规划学者、城市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视角,思考并探寻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道。
01
《城市与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也是全球每个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城市安置了现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场所。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深刻的挑战。本书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环境政策以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城市政策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研究了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城市如何治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分析了如何看待城市中已经出现的减缓和适应措施,以及气候变化对社会正义和环境公平的影响。
这本书提供详细的案例说明,便于读者了解在城市尺度解决气候变化的潜力和局限性,有助于探索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
02
《城市小气候》
如果我们理解了影响城市小气候的因素,如果我们以适当的方式让建成环境的形式对这些影响城市小气候因素作出反应,成千上万居住在城市的市民的生活质量一定能够得到改善。这样一种信念的理论基础是,能够对气候作出反应的城市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设计建筑之间的空间时,只要我们考虑了改变局部气候的可能和局部气候本身的约束,就会提高步行舒适程度,就会用各种城市设计去鼓励城市居民做更多的室外活动,减少他们对空调建筑和私人车辆的依赖。城市尺度内的综合设计也会让单体建筑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地”能源,改善建筑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减少对使用石化燃料供暖和降温的依赖。
这本书把气候学研究与应用城市设计联系起来。所有尺度上的建筑环境结构如何影响建筑之间那片空间的小气候条件,本书就这个问题给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业人士提供了一种认识,而且还分析了小气候与每一种城市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
* 相关阅读:人居微气候团队的校园实践
03
《中欧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实践》
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联合国称,该报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亮起“红色警戒”。与2013年发布的第五次报告相比,这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变得更加明显,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比1979年预期的要快得多。
近年来,中国和欧盟在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建设韧性城市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以防范气候风险为核心目标的韧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流路径。
本书由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IUC-Asia)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RCSD,CASS)联合编写出版,汇集了欧盟和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管理、韧性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案例,旨在分享中欧城市的气候政策和实践经验。其中,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案例篇介绍了陕西西咸新区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案例。
04
《城市与自然过程》
对于城市中的自然,人们的感知中往往存在着一种根本性的矛盾情感,而这恰是迈克尔·哈夫编写的《城市与自然过程——迈向可持续性的基础(原著第2版)》所要探讨的。同时这本书也传达着一种深植于自然过程的本质需求,这将为城市及城市区域的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并对发挥城市的潜力,使之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皆可持续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书还通过考察自然和人文过程的根本运作方式,揭示了新的价值观是如何打破平衡,从而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建设性关系,并由此提出一个设计框架,以形成一种替代性的、更接近环境本质的城市视角。
05
《后碳城市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社区的七项法则》
城市设计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城市是如何影响导致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这本书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向读者阐述这个世界可能呈现的样子和它是如何有机地从我们现在所知的世界进化出来的。作者尝试帮助读者理解我们城市的基本架构.并提出了一套简单的原则,旨在帮助人们为低碳未来做好准备。
书中提出了七项简单的原则,适用于从一个小地块到整个区域的所有尺度。在这本重要的书中,康顿教授为我们的城市和地区,乃至整个地球,提出了一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以及我们需要采取的具体步骤。
06
《可持续城市化》
作者:道格拉斯·法尔[美]
索书号:TU984.1/12
道格拉斯·法尔是一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并且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邻里发展核心委员会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导力(LEED)的主席。如果你渴望通过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环境产生影响,不论是设计师、规划师或建筑师,那么这本书将是理想指南。
本书为我们详尽介绍了丰富的实际案例,包括英国伦敦的贝丁顿(BedZED)生态村、澳大利亚悉尼的纽因顿(Newington)、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铁路(New Railroad)广场项目、中国上海东滩(Dongtan)项目等等。本书是对于实际行动和系统化指南的呼唤;可持续城市化——各种可持续设计策略的集合,在考虑步行可达性与区域多样性的基础上,提供高性能基础设施和建筑物。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的标准法规,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扩张和非可持续发展。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持续城市化的范例: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通过改造各种建成环境来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此基础上,作者还阐述了如何在城市、乡镇、社区等不同层面通过合作、交流机制来实现可持续城市化。
07
《设计结合自然》
《设计结合自然》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本书在很大意义上扩展了传统“规则”与“设计”的研究范围,将其提升至生态科学的高度,使这真正向着包含多门综合性学科的方向发展。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从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侵害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
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 、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在我国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由“空间论”转向“环境论”,进而发展至“生态论”的今天,书中讲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书中所介绍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方法,依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着鲜明的借鉴价值。
08
《绿色城市法则》
基于生态法则的城市主义可以永保绿色吗?
如何设计、建设和运营城市及基础设施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本书展示了如何通过建筑与城市设计策略,来改造和升级后工业时代的城市。答案是运用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可更新建筑类型的节能的、零碳的模式。本书介绍了基于绿色城市法则的城市可持续扩展新模式。
现有的和新兴的城市形态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催生了新一代“零排放城市”的思想。这些城市应用增加密度和扩展的新概念,将节能和可持续性作为设计的首要标准。这种“系统思考”的目的是将可持续设计法则与城市未来的整体思想相结合,以形成城市景观复兴永不过时的策略。
本书的第一部分明确解释了这些法则及其应用,并配有清晰的图表,便于读者理解。随后,通过后工业时代澳大利亚城市纽卡斯尔的深入的案例研究,进一步探讨、应用法则,因为这座城市正处于发展演变的重要节点。本书提及的绿色城市策略在规模和相关性上既有地方专属的,又有全球通用的。
09
《未来社区》
1987 年,彼得·霍尔在《明日之城》一书的开篇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城市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无论是好是坏,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某些远见者身上,尽管他们的很多思想几乎被同时代的人们所忽视或强烈反对,但他们在真实事件中得到了逝去后的清白。甚至可以说,他们对此进行了复仇。”
从埃比尼泽·霍华德、罗伯特·欧文到柯布西耶,再到卡尔索普和理查德· 乔治· 罗杰斯……不同时代的规划者们对未来的城市进行了宏伟畅想。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对未来社区的理解和试验,是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城市病、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国内外多个国家的城市更新案例,梳理城乡规划学者、建筑设计师、社区经营者等群体的观点与洞察,寻找未来社区的中国模式。
/ 往期阅读 /
秋分时刻,带着这8本书寻访田园山林
不说再见!10本书点亮奥林匹克之光
9本书共读月球,开启神秘探索之旅
品牌传播部媒体中心
编辑丨王佳宁 李晓飞
投稿邮箱 | 3332794105@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