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书房 | 宋秀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大学 作者:成都体育学院 2021-12-07 23:44:32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我认为每一位当代青年应该学习与具备的最佳品格。”


余韵沉淀历史,散发缕缕馨香。天气寒冷,而老师的书房却被温暖裹挟着,夕阳余晖下,浓厚的咖啡飘着香气,温和的言语讲述着过去。


本期《老师的书房》栏目组特别邀请到成都体育学院历史文化系、体育史研究所宋秀平教授,在她的书房里,让我们与风雅作伴,细细倾听系列丛书《南渡北归》,换一刻沉思静悟。


(图为宋秀平教授书房一隅)


书目介绍


《南渡北归》是岳南倾注心血著成,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洋洋洒洒约180万字。2003年至2011年间,经过岳南实地考察采访,批阅超过千万字的历史文献,翻阅众多大师的手稿、日记,得以创作完成并出版。


本书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腹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


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文体介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之间。作品对这个时期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


(图为《南渡北归》封面照)


因缘际会,结缘历史


1999年,宋秀平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时,选择报考了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方向,这个听起来较为冷门的体育历史研究却恰好满足了她对历史研究的强烈兴趣,博士求学阶段攻读近代史研究方向,宋教授带着博士论文选题方向多次赴宜宾、昆明、蒙自等地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她得知原中央博物院的一大批国宝级文物在并不起眼的宜宾李庄躲过战火浩劫。为探究这段历史,她找到《风过华西坝》一书,也是在研究这段动荡年代的过程中,她接触并阅读了《南渡北归》。


“书中的描述特别生动鲜活,引注也很清晰,为我博士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线索。”宋老师回忆道。


(图为宋教授去西南联大昆明校区实地考察)


南渡,保文化血脉


宋教授钟爱《南渡》,是为时代,亦为情怀。


何谓南渡?


所谓“南渡”,即当时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大后方”属于国防战略的范畴,是抗战时期支持和支援前线战争的战略基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迎来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同年10月,蒋介石在《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中作出迁渝的明确指示。而伴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为了持久抗战,做出了迁都重庆的决策。


“南渡”即为“内迁”。


“南”与“内”即从空间角度来看。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抗战战略大后方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地区( 四川、重庆) 、拓展地区( 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和西康,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外围地区( 包括上述地区以外的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 。


(抗战时期部分大学西迁路线示意图)


“渡”与“迁”即从时间角度看。抗战“大后方”是一个动态的时间范畴,其战略地位随抗战的兴起而确立,随抗战的发展而演变,也随抗战的结束而结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华,政府与人民开始了流亡的岁月。那时的中国炮火纷飞、风雨飘摇,悲痛的知识分子无法给予敌人实质性的重击,只能忍气吞声,被迫内迁西南。唯一能够慰藉的是,当时的内迁,是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内迁,所以迁入西南腹地,全面保卫了中华教育精华免遭日寇的毁灭。因此此次南渡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因为它不仅保存了中国文化的精英血脉,更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壮丽探险”。


(西南联大纪念碑)


宋秀平教授告诉我们,她对《南渡》第一章写到的李济印象尤为深刻——


 李济说:“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美国长久地待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就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


 同李济一样的大师还有很多。如陈寅恪、傅斯年等游学国外多年未拿一个学位,为学问而学问;胡适去国离乡抵达华盛顿,为民族的命运四处奔走;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科研条件,回到了战乱中的中国;从这些大师们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未来的无比关切。


 大师们力求所学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所有留洋学生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投身祖国怀抱,且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下伟大功绩。


(图为宋教授采访照)


衣冠南渡 烽火薪传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出自陈寅恪为王国维先生写的纪念碑铭。宋秀平教授认为,这十个字足以担当得起每一个读书人的至高追求。


“我会很主观地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于‘我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的思考远远不够深刻,大师的风骨也正是大家所欠缺的。虽然有时代的特点、局限性,但我们选择专业、读书、投入工作,往往潜意识里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略了国家哪里真正需要人才,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生活是否舒适安逸。”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宋教授坦言,我们的教育确实还存在不足,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充满着希望与无尽新的可能。


“留学的时候,国外大学生的刻苦程度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多的是凌晨时分依然在图书馆披星戴月的普通同学。很欣慰的是,一天清晨我路过成体图书馆门口,看见学子们背着书包排着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大师们虽离我们远去,但风骨尚存。《南渡北归》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们可以看到,振兴中华的使命、中西合璧的功底以及学术自由促使那个时代大师辈出,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大更成功培养了一大批极有建树的学术大师,是那个时代的“宝藏”。


(1938年,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徒步迁徙)


宋教授谈到,虽然我们处于和平时期,生活节奏较为平缓舒适,但现今中国面临的压力不亚于抗战时期,资本列强的“制裁”,是我们面对的巨大挑战。民族复兴,更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和重任。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两句话不仅可以作为我们读书、求知最好的座右铭,也是教育培养人才应当遵循的原则。就像李白的诗一样,大师对今日的影响,如皎皎明月,永不褪色亦或暗淡。宋教授表示,作为历史文博行业的从业者,通过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也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而广大青年人,必须要做到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前提就是大量阅读。“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和自信,理想要远大,尊重、缅怀、深刻学习书中所写历史和大师风骨”,宋教授说,要明白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不断充实自己,逐步具备独立思考、辨别的能力。


“大师精神长存,愿后人能够传承他们的治学精神与人格品质。”


咖啡渐冷、书卷轻合,宋教授在她的书房里为我们留下了对成体青年们的期许。



  行健不息积健为雄  —

【成体新媒体中心原创作品】

撰稿 | 麻慧琪 宋依霖

编辑 | 王凯悦 况妮缦 

责编 | 欧阳晗萌


往期精彩回顾:
“田”满希望,“径”取未来

成体官微
包罗万象
成体官博
同样精彩

我知道你在看,请点一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